古勞大堤

古勞大堤

在古勞,你會很容易看到一堵白玉般鑄成的大堤矗立在西江河畔,使人油然而生安穩和壯麗的感覺。

概況

古勞大堤古勞大堤從明朝初年到解放前五六百年間,經前人的艱苦努力,只得一座百孔千瘡的土堤。西澇來臨,處處暗涌流泉,年年要耗費無可估計的人、財、物力以應付兇險的洪水。可解放後只五十多年,就把土堤變成鋼堤,這又不能不信服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能不信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同時也看到黨和政府領導下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也只有這些,才產生出當前的碩果:穩健的鋼堤。

歷史淵源

古勞地區,宋朝時,西江邊已出現大片沖積灘涂,土質肥沃。當時,北方連年戰亂,災民大量南來,正好利用這些土地耕作維生。枯水期,安享其成,每年夏秋間,西(江)水來臨,常是顆粒無收。民眾渴望除此洪災,官方為了安定和稅收,雙方都急須築堤抗洪。最先是官家督修。據道光鶴山縣誌•建置》(注)說:明洪武末來年派遣國子生和技官到各處,集吏民乘隙修治水利。經費由當時政府給付,也向殷富募集。到清初,兩廣總督鄂爾達奏請改官督改為官修,但官修不力,致堤圍“歲有衝決”。

乾隆14年(1749),這個相對今天來說是落後的低級土堤,也起到了保護生產的作用,圍內到處興起了水塘養魚、塘基種桑、養蠶,西江邊又出現了漁埠(撈魚苗及經營水產業等。)這些塘、基、埠都可招佃收租,款額頗鉅。這時,知縣張甄陶因修堤經費也大,為減輕當時政府負擔,他提出把每年招佃定租的收入,撥作修堤經費。由官撥改為取自招佃租,是堤政上一個重大變化。但吏治腐敗,起了反面作用。史稱:“各漁埠自乾隆14年撥歸古勞大圍,實則歸之於官,自後請領需時,或準給而實不給,遂至歲有崩潰。”至此,官督民管民修的願望就在官民之間湧現出來。到嘉慶十八年,藥逕司巡檢竇玉 和縣令蔣善功極力向兩廣總督蔣悠申請,才有“批佃則歸諸民,查勘則委諸官”的規定。

嘉慶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魚埠招佃告示》作了詳細規定:“……將該處(古勞)圍基魚埠撥歸業戶自理,遞年聽眾招紳打撥。俾得依時落石,修築完固……此項經費應歸紳士經理。仰即轉公舉殷實紳士充當首事;速將低薄浮鬆處所,遂一修築堅固;核實支用經費,到冊報銷;至魚埠 ,殷實紳士批佃輸租,永作修築基圍經費;如遇收支銀兩,仍列冊報明該水利巡檢轉報查核;毋許浮冒侵漁。……如有身家殷實,熟識水性,諳曉裝撈,情願承佃古勞魚苗埠 者,許即向首事等承批輸租。”

歷史作用

從此,古勞圍的堤政,走上了一條比較合理正規的道路,一直保持到解放時,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蠶桑興旺,塘魚大盛遠銷,紡織業也繁榮起來,出現廣泛流行的“古勞家機”布這個品牌。據史書載當時人均田四畝即可足衣食,因一畝桑月採葉五百斤,餵蠶得絲四斤,家有十畝桑可養活八口人。使這一帶成為漁米富庶之區,文化、教育也相應發展起來,成為縣內教育發達的地方。同時,在歷年洪水為虐期,險近許多堤圍崩缺殆盡的情況下,此土堤獨巍然不動,曾被時人賦予“鐵圍”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