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老的海相碳酸鹽沉積物當其處於同生成岩階段時,曾因短期海平面下降而暴露於大氣淡水成岩環境,遭受大氣淡水成岩作用的改造,其成分與組構的變化與現代碳酸鹽沉積物暴露於大氣淡水成岩環境後的變化特徵相同。但石灰岩是經歷了埋藏成岩環境的改造,遭受了多個成岩階段和成岩環境疊加和改造後的綜合產物。由於多種成岩作用重複、疊加和相互干擾,不論是劃分成岩序列,區分不同成岩階段的成岩作用特徵,還是劃分成岩環境都有一定難度。
大氣淡水滲流亞環境的主要成岩作用
1)溶蝕作用
在CaCO3-H2O-CO2成岩體系中,若水流量大,而且對文石和高鎂方解石都是強烈不飽和的,那么所有文石質和高鎂方解石質生物骨殼、鮞粒、內碎屑、膠結物、基質將完全被溶蝕,形成溶模孔隙和組構型溶孔。石膏、硬石膏晶體、小結核亦可被溶蝕成溶模孔隙。如水流量較小,僅會發生小規模溶解,形成粒內、晶內溶孔。生物碎屑或鮞粒邊緣的泥晶套對於溶模孔隙的保存方面起了重要的保護作用。有時滲流水溶蝕亦可形成非組構型溶孔、溶洞。一些溶孔、溶洞、溶縫可在大氣淡水潛流或埋藏成岩環境被再充填。
2)膠結作用
新月形膠結、重力或懸垂膠結是大氣淡水滲流成岩作用的典型膠結類型,但在石灰岩中由於不同成岩階段各種成岩作用的疊加、干擾和相互影響,例如後期的膠結物常常在早期滲流膠結物之上或之外繼續生長,從而抑制和破壞了滲流帶膠結物的特徵的識別,所以在古代石灰岩中新月形膠結往往由於這種干擾而很難辨認。
大氣潛流成岩亞環境的主要成岩作用
1)溶蝕作用
在半乾旱-潮濕氣候區,在潛流帶上部的CaCO3不飽和帶,文石、高鎂方解石緬粒、內碎屑、生物(屑)等亞穩定礦物溶蝕後可形成溶模孔隙、粒內溶孔、晶內溶孔、粒間洛孔、晶間溶孔等。其形成條件與大氣淡水滲流成岩亞環境類似,但形成非組構型溶孔、溶洞也很普遍。
石膏或硬石膏晶體和小結核亦可被溶蝕為溶模孔隙或溶孔。
2)膠結作用
方解石膠結物透明,早期呈菱形或粒狀沿孔隙壁或顆粒周緣形成粒狀環邊膠結,第二期為粒狀方解石,向孔隙中心晶粒依次增大現象常見。葉片狀方解石等厚環邊膠結大多是高鎂方解石新生變形所致,是大氣潛流亞相中特有的膠結類型。在生物體腔中,有時在鮞模孔、生物碎屑內溶孔或溶模孔中粒狀方解石的充填組構也很常見,常形成生屑、緬粒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