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古代醫家經驗
腹瀉
戴元禮 泄瀉從濕,治有多法
繆希壅 泄瀉證治案析
王肯堂 泄瀉證治述要
張景岳 泄瀉論治
李中梓 治瀉九法
張 璐 五更瀉證治發微
陳士鐸 通因通用 大黃止瀉
葉天士 泄瀉案繹
陳 歧 治瀉傳燈
俞 震 泄瀉醫案按
王士雄 霍亂治法
張錫純 溫中益脾餅 養陰山藥粥
範文甫 泄瀉類案
痢疾
李中梓 痢疾虛實寒熱辨
秦皇士 病多濕熱壅遏,慎用溫補兜澀
喻 昌 識標本先後,勿過苦寒 審病之虛實,斟酌攻補
張 璐 痢疾論
馮兆張 始用推盪,維護胃氣
程鍾齡 治痢指要
葉天士 痢疾案繹
汪文綺 疫邪作痢說
倪宗賢 治痢禁忌
邵新甫 治腑以三焦為統 治髒以三陰為要
俞 震 治痢醫案按
程文圍 桂圓肉裹鴉膽子仁愈久痢案
齊秉慧 痢疾類案
吳鞠通 休息痢案
王孟英 痢疾醫案舉隅
張錫純 噤口痢案
範文甫 痢疾三案
現代醫家經驗
腹瀉
劉樹農 祛風利濕化瘀逐邪大法求通 溫髒清腑斡旋升降寒熱並用
杜雨茂 久瀉重祛邪 大法通為要
王少華 宜先行通腑 勿率用兜澀
熊繼柏 久瀉需細審 祛邪乃首務
衣震寠 久瀉秘鑰逐留飲 甘遂半夏起沉疴
洪哲明 久瀉重痰瘀 蕩滌乃要策
嚴蒼山 峻逐寒積愈久瀉 三物備急建奇功
許蘭葶 晨泄非僅腎脾虛 泄木化瘀每可倚
黃一峰 祛邪務盡 調暢氣機 郯理升降
陳繼明 溫潤奇陽,應循新法 條達肝木 勿拘舊章
胡翹武 治瀉非扶土一途 調理審肺心肝腎
焦樹德 健脾利濕,久瀉不可偏執 補火調肝,入微方臻化境
丁光迪 綿綿晨泄病 不盡命火衰
程煥章 權衡標本溫清 斟酌潤燥通澀
曹永康 久瀉治從八法 臨證務求入細
鍾新淵 熱非邪實,宜甘潤甘涼 泄非濕聚,循緩中存津
唐良佐 斂養脾陰療久瀉
李翼農 液傷與脾腎陰陽兩傷泄瀉
秦家泰 久瀉執三證 辨識需入微
葉益豐 虛實疑似 必審的證
步玉如 健脾利濕應為主 酌用固澀並昇陽
李日倫 溫燥升補不應 平秘陰陽收功
史壽之 久瀉執甘溫 焱理建中焦
俞長榮 參苓白朮方 化裁貴得宜
秦進修 桃花理中湯 久瀉可循方
陳耀堂 證病同辨療腹瀉 化裁蕶香正氣方
顧丕榮 久瀉調理唯求入細 末治厥陰烏梅化裁
麻瑞亭 脾濕肝鬱病 每仗仲景方
朱良春 補火益土奇經求 兼顧虛實仙桔方
胡翹武 固腎瀉濁 攻補兼施
董建華 調脾肝腎,疏理消導 溫清並用,升清降濁
時振聲 消補溫澀 寒溫並進
李壽山 運脾重三法 達藥大黃炭
馬新雲 勿惑於發熱口渴而遠扶陽 不偏執久瀉脾虛而遽呆補
朱進忠 治久瀉須知三戒 成方圓必循八法
徐小圃 濕熱葛根芩連,脾虛七味白朮
谷振聲 脾胃虛寒重附子 下利痞滿仗瀉心
姜春華 溫清酸澀,寒熱並用
謝昌仁 驅風勝濕 焱理寒熱
陳景河 慢性腹瀉治療二法
任繼學 久瀉不愈求肝肺
陸永昌 遵溫澀法 擬久瀉方
路志正 “理氣散瘀”治濡瀉
張志秋 痛瀉乃良方 化裁更應機
徐景藩 術芍連脂巧配伍 口服灌腸兩結合
王祖雄 久瀉疏肝
趙紹琴 慢性腹瀉虛實辨
瞿文樓 從肺治久瀉
董建仁 運脾溫腎主斂澀 兼顧陰液慎剛燥
夏睿明 久瀉論治舉隅
陳道隆 清腸須蘇胃 培土避溫燥
痢疾
趙紹琴 治以分化祛邪外出 當彆氣血開通郁滯
林鶴和 大法溫陽扶土 要策升清降濁
董建華 久痢六法
蒲輔周 痢疾的治療經驗
魏長春 治痢瑣言
韋獻貴 久瀉每從實證治 逐邪務盡方收功
張澤生 痢疾證治述要
陳耀堂 補火扶土久痢法 配用乳沒方建功
周鳴岐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方達藥
俞尚德 慢性痢型腹瀉 自擬秦桂良方
趙金鐸 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克隆氏病
董廷瑤 烏梅丸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
冉雪峰 加減桃花湯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謝海洲 錫類散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王建孚 大劑附子愈沉疴
印會河 清理腸道湯
李庭芬 自製木薯粉治熱痢
趙恩儉 重用當歸與白芍 安胎治痢兩無礙
周炳文 疫毒痢宜解肌托邪
俞長榮 初期勿用止澀 久痢應重氣化
王國三 口服與灌腸並進 溫補與清熱同參
董建仁 急性菌痢 亦可兜澀
張伯臾 證審六端唯入細 膠執一法難為功
祝味菊 通因通用 排膿止痢
谷振聲 芍藥湯與檳藥順氣湯治療痢疾
董國立 家傳驗方痢疾散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