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什群峽古城

北部臨河岸無牆,城內有一沙溝將城牆隔為兩部,黃河岸處有石質橋基遺蹟,未見遺物。 外城東西長180米、南北寬60米。 從古城夯築方法及遺物看皆為唐宋時期,未見有漢代時期的遺蹟遺物。

位於古什群峽東口。古城東南北二城,南城坐落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察汗都斯鄉贊卡乎村西。已坍陷成土壠,門開於南,東西長120米、南北寬20-30米。北部臨河岸無牆,城內有一沙溝將城牆隔為兩部,黃河岸處有石質橋基遺蹟,未見遺物。北城坐落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峽口村西,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偏西,北城牆與外城西城牆重合,南臨黃河岸邊,無城牆,岸邊也有石質橋基遺蹟。與南城橋基相對。外城東西長180米、南北寬60米。東西各開一門,夯土築,保存基本尚好。地面散布有泥質灰陶、罐、瓮等遺物。據鄧隆《甘肅黃河橋樑考》認為此二城可能始建於漢時,即漢代時期的逢留河橋,或宋時的河津渡口。從古城夯築方法及遺物看皆為唐宋時期,未見有漢代時期的遺蹟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