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中文拼音 kǒu yān bù jiǎn chá fǎ英文參考 examination of oropharynx
操作名稱 口咽部檢查法
方法及內容
1.先將光線照於患者唇部,囑患者張口,注意唇部和口腔情況,包括舌、牙齒、牙齦、口腔黏膜、口腔底部、硬齶、頰部及涎腺開口部。2.以壓舌板將舌前2/3輕輕壓下,即可見口咽部。咽反射較強者,可先用丁卡因液表面麻醉。
3.囑患者發“啊”音軟齶上舉時,觀察齶垂、軟齶、舌齶弓、咽齶弓、咽後壁、咽側壁,觀察黏膜有無充血、潰瘍、新生物,咽後壁或咽側壁隆起應排除膿腫或腫瘤,注意扁桃體體積、形狀,表面是否潤澤和有無斑點、角化物或滲出物等。
4.若檢查小兒的增殖體,檢查者站在小兒的右後方,用左手及左前臂固定患兒頭部,然後以左手示指將小兒左側頰部軟組織推入上下齒列之間,使其張口,但須注意勿被咬傷;另用右手示指伸入鼻咽部,檢查有無增殖體肥大。或照鼻咽部側位像,了解腺樣體肥大程度和鼻咽腔氣道情況。檢查步驟檢查步驟是先查口咽,次查鼻咽,再查喉咽。檢查時,被檢查者正面端坐,態度自然,張口時自然呼吸,不要用勁,以免咽部緊張充血,改變咽部原來外觀。檢查可按下列各部循序進行。
1.口唇:觀察口唇及其周圍組織的形態色澤,是否正常,有無乾燥鱗屑、皸裂、皰疹和疤痕等。
2.口腔:用壓舌板推開口唇和頰部,觀察黏膜有無充血、潰瘍、新生物、斑點,以及腮腺管口情況。再觀察牙與牙齦情況,有無牙齦炎、出血或斑線等。檢查舌部時,要看舌苔、舌質、舌體及其運動機能。觀察有無伸舌偏斜、舌苔厚薄、乾濕和顏色,舌質紅白,舌體大小,有無糜爛、裂紋、地圖樣舌或白斑,有無肉芽組織、新生物或潰瘍等。舌的形態常反映全身虛實及消化系統狀態。要病人伸舌上翹,觀察口底,注意舌系帶是否過緊,伸舌有無困難,舌下有無潰瘍、囊腫,頜下腺及舌下腺管口是否正常。最後,囑被檢查者頭稍後仰,觀察硬齶及齶拱的深窄,有無潰瘍、新生物、穿孔、塌陷或齶裂等。
3.軟齶與懸雍垂:用壓舌板輕壓舌前2/3,壓向舌根。壓舌板不易伸入過深,以免引起噁心嘔吐。觀察軟齶顏色,有無潰瘍或新生物,有無紅腫或膨脹下塌。軟齶是否裂開。懸雍垂是否缺如、分歧、過長或紅腫。囑被檢查者發“啊”音時,觀察軟齶與懸雍垂的運動,能否上提,或一側不能上提:不能上提,示有軟齶癱瘓。患急性咽炎時,軟齶、懸雍垂明顯充血:慢性咽炎常使懸雍垂充血腫脹增長,可下垂觸及舌根。
4.扁桃體(齶扁桃體):移壓舌板壓舌側或囑被檢查者頭稍向左右偏,觀察由軟齶兩側下延的舌齶弓和咽齶弓,有無充血,其色為鮮紅還是暗紅,有無偽膜、滲出物、潰瘍、瘢痕粘連及外形改變。
扁桃體在兩齶弓之間,一般不超越齶弓,但其大小不能作為炎症有無或輕重的指征。檢查時,應注意扁桃體顯露的體積、形狀,表面是否潤澤和有無斑點、角化物或滲出物,小窩是否清晰和有無瘢痕,兩側是否對稱。一般以扁桃體顯露的體積大小分為四度(或級),0度深埋兩齶弓內不能看見,Ⅰ度(+)顯露於兩齶弓之間, Ⅱ度(++)遮蔽咽齶弓, Ⅲ度(+++)超過咽齶弓突向咽中線。
患急性扁桃體炎時,扁桃體紅腫,表面有黃白色點狀或小片狀滲出物;慢性扁桃體炎的扁桃體表面呈暗紅色,多有瘢痕,顯不平之狀,或有黃白色斑點,小窩中可有白色小囊腫。還須用另一壓舌板壓迫舌齶弓,查看有無膿液或豆渣(乾酪)狀物自小窩中擠出,亦可將隱藏不易看到的扁桃體擠壓突出,。又是扁桃體下極和三角皺襞不易看清,可囑被檢查者發“啊”音或深呼吸,即可看到。
5.咽後壁:檢查時,要求被檢查者正面端坐,以免頭位扭轉,使一側頸椎橫突向前突出,誤診為病變。當被檢查者發音使軟齶提高時,有時第一頸椎粗隆在咽後壁顯一突起,不可視為病理改變。
正常咽後壁黏膜光滑潤澤,呈粉紅色,有時見有微細血管或少數散在的小淋巴濾泡。患急性炎症者呈鮮紅色,慢性患者為暗紅色。如黏膜表面附有粘液或膿液,多示鼻腔和鼻竇有病變。黏膜乾燥、發亮或覆蓋膿痂,多為乾燥性或萎縮性咽炎。咽後壁淋巴濾泡過多,甚至融合成大片,則屬增生性或肥厚性咽炎。咽後壁黏膜緊張膨隆,應排除咽後膿腫或腫瘤。此外,應注意偽膜、潰瘍、瘢痕形成等。注意事項
1.當壓舌板壓住舌頭時讓患者平靜呼吸,不要憋氣,因為憋氣時咽部充血,黏膜顏色有改變,而且咽腔變窄小,不易仔細觀察到各部位。如壓舌超過2/3,易觸及舌根引起噁心反射甚至嘔吐。
2.檢查嬰幼兒器聲如有“鴨鳴”音時應提高警惕,是否有咽部膿腫,一方面動作要輕柔,儘量取得患兒合作,一方面作好膿腫破裂發生窒息的搶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