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無色桿菌

反硝化無色桿菌

它具有周身鞭毛、有動力,氧化酶、觸酶陽性,在O-F基礎培養基上不分解葡萄糖,不產生尿酶,不液化明膠,苯丙氨酸脫氨酶,精氨酸雙水解酶皆陰性,被鑑定為產鹼桿菌屬以及不分解糖類無色桿菌屬。而符合上述特性,在O-F 幕礎培基中氧化葡萄糖,木糖,還原硝酸鹽,枸櫞酸鹽陽性的,能在42 度生長, Cetrirnidt瓊脂上生長,鑑定為本糖氧化無色桿菌木糖氧化亞種(分解糖類無色桿菌) 。該菌與放射根瘤菌的鑑別是乳糖、麥芽糖、甘露醇、七葉甘、尿酶試驗,前者都是陰性。人蒼白桿菌尿酶陽性。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反硝化無色桿菌
屬名Achromobacter
種名加詞denitrificans
其它保藏中心編號
來源歷史來源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環境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
收藏時間2008-7-8
原始編號PQ-1
原產國中國
資源歸類編碼15131112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教學
特徵特性革蘭氏陰性、能運動、好氧桿菌。生長溫度25-40℃。菌落米白色不透明,邊緣光滑,濕潤且凸起。可在30℃下,3天在基礎鹽培養基中將20ppm的3-苯氧基苯甲醛92%轉化為3-苯氧基苯甲酸。
具體用途能將3-苯氧基苯甲醛轉化為3-苯氧基苯甲酸

形態特徵

菌株在瓊脂平板上培養2 d後可見其菌落旱圓形,輕微隆起,淡黃色,濕潤,半透明,邊緣整齊,光滑。
生理生化特徵
是寄生於昆蟲病原線蟲腸道內的一種共生細菌,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屬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無色桿菌屬(Photorhabdus)細菌。生理生化特性檢測結果見表1。革蘭染色陰性、桿狀、無芽孢、液化明膠、不還原硝酸鹽及從葡萄糖不產酸。

防治對象

線蟲、鱗翅目類

生防特點

通過與其共生的線蟲攜帶,無色桿菌有多種方式可以侵入寄主昆蟲:一是由線蟲攜帶進入寄主的食道,然後被釋放到血腔;二是從寄主幼蟲的呼吸孔直接進入體內,然後被釋放到血腔中.另外,還可以由線蟲直接刺透寄主表皮進入體內,再被釋放到血腔中,與線蟲一起作用.通常在48 h內殺死寄主幼蟲,尤其在36 h殺蟲效果最好。在這個過程中,昆蟲病原線蟲顯示出很強的致病力,而共生細菌在其中也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同時,細菌在蟲體內大量繁殖,分解其中的營養物質,並產生一些抑菌物質,減少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