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堆柵格由具有多邊形截面的圓柱段(11、13、31、41、51)構成,圓柱段上有切口部分(12、32、42、52、33、43、53),將鄰近固定燃燒棒(1)的圓柱段的凸起部分(15、35、45、55)按迭瓦狀排列在切口(12、32、42、52、33、43、53)中,隨後使圓柱段相連線。
一種用於組裝燃料棒的格子(22、60),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多邊形截面的圓柱段(11、13、31、41、51)構成,在圓柱段的高度某一部位上製成切口或開孔,將其連線起來,以便使其截面部分重迭,一些管段的凸起部分(15、35、45、55、進入鄰近管段的切口(1
相關詞條
-
反應堆臨界
反應堆內,中子的產生率和消失率之間保持嚴格的平衡,使鏈式反應得以恆定的速率持續地進行下去的工作狀態。具有給定幾何布置與材料組成的堆芯或裝置能夠達到臨界所...
增殖因數 臨界計算 分群擴散法 -
熱中子反應堆
熱中子反應堆 是用慢化劑把快中子速度降低,使之成為熱中子(或稱慢中子),再利用熱中子來進行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由於熱中子更容易引起鈾-235等裂變,這樣...
反應堆 熱中子反應堆 慢化劑 輕水堆 重水堆核電站 -
SLOWPOKE反應堆
是Safe Low Power Critical Experiment 之簡稱。它是一種水池式小型反應堆。
-
反應堆仿真器
反應堆堆芯是核電站熱能釋放的心臟,而電站反應堆熱工水力設計的總目標是提供與堆芯熱源分布相一致的傳熱,堆芯模擬和模擬堆芯設計成為反應堆水力模擬實驗研究的關鍵技術。
概述 模擬理論和方法 -
反應堆穩定性
一座反應堆受到某種擾動後,偏離其原來的平衡狀態,而趨向於新的平衡狀態的屬性。保證反應堆具有自穩定性,是核電廠安全設計原則之一。在反應堆發展過程中,曾由於設計不當,發生過反應堆功率共振的不穩定性問題。例如,美國...
-
第四代核電反應堆
第四代核電反應堆Gen-IV的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6月召開的美國核學會年會上提出的。在當年11月該學會冬季年會上,進一步明確了發展Gen-IV的構想。...
研發背景 研發目標 研發工作 -
微型中子源反應堆
微型中子源反應堆的主要用途包括中子活化分析、核儀器探頭的考驗、教學及培訓、少量同位素生產等。改造後的微堆固有安全性更高,一次裝料可運行30年。
運行 介紹 -
落棒法
反應堆的材料曲率以及在臨界裝置上進行的臨界實驗、堆芯柵格參數和中子能譜的測量...簡介 落棒法 落棒法是測量反應堆中各種反應性效應常用的一類方法,用於反應堆動態物理實驗的測量,即根據測量反應堆內中子密度或中子注量率隨時間變化...
簡介 落棒法缺點及改進 反應堆物理實驗 控制棒 壓水堆控制棒驅動機構 -
壓水堆核電站
,它是一個密閉的循環系統。該核電站的原理流程為:主泵將高壓冷卻劑送入反應堆...300℃多也不會汽化。冷卻劑把核燃料放出的熱能帶出反應堆,並進入蒸汽發生器...;冷卻劑流經蒸汽發生器後,再由主泵送入反應堆,這樣來回循環,不斷地把反應堆中...
基本簡介 相關區別 問題與防護 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