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觀測和分析大地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回響,推斷地下岩層的性質和形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叫作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鑽探前勘測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質勘查、區域地質研究和地殼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廣泛套用。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發地震波,在向地下傳播時,遇有介質性質不同的岩層分界面,地震波將發生反射與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檢波器接收這種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號與震源特性、檢波點的位置、地震波經過的地下岩層的性質和結構有關。通過對地震波記錄進行處理和解釋,可以推斷地下岩層的性質和形態。地震勘探在分層的詳細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優於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從數十米到數十千米。
爆炸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廣泛採用的非人工震源。目前已發展了一系列地面震源,如重錘、連續震動源、氣動震源等,但陸地地震勘探經常採用的重要震源仍為炸藥。海上地震勘探除採用炸藥震源之外,還廣泛採用空氣槍、蒸汽槍及電火花引爆氣體等方法。
地震勘探是鑽探前勘測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質勘察、區域地質研究和地殼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廣泛套用。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某些類型的金屬礦的勘查也有選擇地採用了地震勘探方法。
反射法
利用反射波的波形記錄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波在其傳播過程中遇到介質性質不同的岩層界面時,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透過界面而繼續傳播。
在垂直入射情形下有反射波的強度受反射係數影響,在噪聲背景相當強的條件下,通常只有具有較大反射系
反射波的到達時間與反射面的深度有關,據此可查明地層埋藏深度及其起伏。隨著檢波點至震源距離(炮檢距)的增大,同一界面的反射波走時按雙曲線關係變化,據此可確定反射面以上介質的平均速度。反射波振幅與反射係數有關,據此可推算地下波阻抗的變化,進而對地層岩性作出預測。
反射法勘探採用的最大炮檢距一般不超過最深目的層的深度。除記錄到反射波信號之外,常可記錄到沿地表傳播的面波、淺層折射波以及各種雜亂振動波。這些與目的層無關的波對反射波信號形成干擾,稱為噪聲。使噪聲衰減的主要方法是採用組合檢波,即用多個檢波器的組合代替單個檢波器,有時還需用組合震源代替單個震源,此外還需在地震數據處理中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反射波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遇到界面再度反射,因而在地面可記錄到經過多次反射的地震波。如地層中具有較大反射係數的界面,可能產生較強振幅的多次反射波,形成干擾。
反射法觀測廣泛採用多次覆蓋技術。連續地相應改變震源與檢波點在排列中所在位置,在水平界面情形下,可使地震波總在同一反射點被反射返回地面,反射點在炮檢距中心點的正下方。具有共同中心反射點的相應各記錄道組成共中心點道集,它是地震數據處理時所採用的基本道集形式,稱為CDP道集。多次覆蓋技術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除CDP道集之外,視數據處理或解釋之需要,還可採用具有共同檢波點的共檢波點道集、具有共同炮點的共炮點道集、具有相同炮檢距的共炮檢距道集等不同的道集形式。採用多次覆蓋技術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削弱這類多次波干擾,同時尚需採用特殊的地震數據處理方法使多次反射進一步削弱。
反射法可利用縱波反射和橫波反射。岩石孔隙含有不同流體成分,岩層的縱波速度便不相同,從而使縱波反射係數發生變化。當所含流體為氣體時,岩層的縱波速度顯著減小,含氣層頂面與底面的反射係數絕對值往往很大,形成局部的振幅異常,這是出現“亮點”的物理基礎。橫波速度與岩層孔隙所含流體無關,流體性質變化時,橫波振幅並不發生相應變化。但當岩石本身性質出現橫向變化時,則縱波與橫波反射振幅均出現相應變化。因而,聯合套用縱波與橫波,可對振幅變化的原因作出可靠判斷,進而作出可靠的地質解釋。
地層的特徵是否可被觀察到,取決於與地震波波長相比它們的大小。地震波波速一般隨深度增加而增大,高頻成分隨深度增加而迅速衰減,從而頻率變低,因此波長一般隨深度增加而增大。波長限制了地震分辨能力,深層特徵必須比淺層特徵大許多,才能產生類似的地震顯示。如各反射界面彼此十分靠近,則相鄰界面的反射往往合成一個波組,反射信號不易分辨,需採用特殊數據處理方法來提高解析度。
勘探過程
地震勘探過程由地震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和地震資料解釋3個階段組成。
地震數據採集
在野外觀測作業中,一般是沿地震測線等間距布置多個檢波器來接收地震波信號。安排測線採用與地質構造走向相垂直的方向。依觀測儀器的不同,檢波器或檢波器組的數量少的有24個、48個,多的有96個、120個、240個甚至1000多個。每個檢波器組等效於該組中心處的單個檢波器。每個檢波器組接收的信號通過放大器和記錄器,得到一道地震波形記錄,稱為記錄道。為適應地震勘探各種不同要求,各檢波器組之間可有不同排列方式,如中間放炮排列、端點放炮排列等。記錄器將放大後的電信號按一定時間間隔離散採樣,以數字形式記錄在磁帶上。磁帶上的原始數據可回放而顯示為圖形。
常規的觀測是沿直線測線進行,所得數據反映測線下方二維平面內的地震信息。這種二維的數據形式難以確定側向反射的存在以及斷層走向方向等問題,為精細詳查地層情況以及利用地震資料進行儲集層描述,有時在地面的一定面積內布置若干條測線,以取得足夠密度的三維形式的數據體,這種工作方法稱為三維地震勘探。三維地震勘探的測線分布有不同的形式,但一般都是利用反射點位於震源與接收點之中點的正下方這個事實來設計震源與接收點位置,使中點分布於一定的面積之內。
地震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的任務是加工處理野外觀測所得地震原始資料,將地震數據變成地質語言──地震剖面圖或構造圖。經過分析解釋,確定地下岩層的產狀和構造關係,找出有利的含油氣地區。還可與測井資料、鑽井資料綜合進行解釋(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進行儲集層描述,預測油氣及劃定油水分界。
削弱干擾、提高信噪比和解析度是地震數據處理的重要目的。根據所需要的反射與不需要的干擾在波形上的不同與差異進行鑑別,可以削弱干擾。震源波形已知時,信號校正處理可以校正波形的變化,以利於反射的追蹤與識別。對高次覆蓋記錄提供的重覆信息進行疊加處理以及速度濾波處理,可以削弱許多類型的相干波列和隨機干擾。預測反褶積和共深度點疊加,可消除或減弱多次反射波。統計性反褶積處理有助於消除淺層混響,並使反射波頻帶展寬,使地震子波壓縮,有利於解析度的提高。
地震數據處理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實現正確的空間歸位。各種類型的波動方程地震偏移處理是構造解釋的重要工具,有助於提供複雜構造地區的正確地震圖像。
地震數據處理需進行大數據量運算,現代的地震數據處理中心由高速電子數字計算機及其相應的外圍設備組成。常規地震數據處理程式是複雜的軟體系統。
地震資料解釋
包括地震構造解釋、地震地層解釋及地震烴類解釋或地震地質解釋。
地震構造解釋以水平疊加時間剖面和偏移時間剖面為主要資料,分析剖面上各種波的特徵,確定反射標準層層位和對比追蹤,解釋時間剖面所反映的各種地質構造現象,構制反射地震標準層構造圖。
地震地層解釋以時間剖面為主要資料,或是進行區域性地層研究,或是進行局部構造的岩性岩相變化分析。劃分地震層序是地震地層解釋的基礎,據此進行地震層序之沉積特徵及地質時代的研究,然後進行地震相分析,將地震相轉換為沉積相,繪製地震相平面圖,劃分出含油氣的有利相帶。
地震烴類解釋利用反射振幅、速度及頻率等信息,對含油氣有利地區進行烴類指標分析。通常需綜合運用鑽井資料與測井資料進行標定分析與模擬解釋,對地震異常作定性與定量分析,進一步識別烴類指示的性質,進行儲集層描述,估算油氣層厚度及分布範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