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雄黃1錢,巴豆1個(同研如泥),乳香(末研勻)少許,沒藥(末研勻)少許。
【處方來源】《醫學入門》卷八。
【方劑主治】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
【製備方法】雄黃、巴豆同研如泥,入乳香、沒藥,又再研勻。
【用法用量】每取少許點上。
相關詞條
-
於去惡
《於去惡》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原文 注釋 譯文 故事摘要 作者簡介 -
防風散
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 -
防風散[防風散]
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 -
惡實散
惡實散主治風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
散
中國漢字,有很多解釋,如分開,分布,排遣等。【卯集下】【攴字部】散·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8〔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拼音:s...
英文解釋 發音及解釋 使用 康熙字典 字源演變 -
惡脈
惡脈,病名。指靜脈血管局部發紅疼痛,狀如索狀物者。出《肘後備急方》卷五。該病由春冬之惡風入於脈絡,使血液瘀滯而成。症見局部疼痛,發紅,局部有硬索狀物,甚...
介紹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辨證論治 -
桂心散
桂心散,中醫藥方,用於傷寒後,腹脹氣急,連腰腳疼痛。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 -
王鎮惡
王鎮惡(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前秦丞相王猛孫。年少時因前秦敗亡,關中擾亂,隨叔父王曜南投東晉,客居...
人物生平 性格特徵 歷史評價 後世地位 家族成員 -
金箔散
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