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去國樓,是雍王劉垓、橋侯劉儀最後的一幕溫馨的畫面,後來的劉垓、劉儀就成為了爭奪大烈王朝最高統治權的仇敵。去國樓的背景就是大名鼎鼎的麟德分封,麟德分封是在太宗皇帝依靠劉儀、劉垓聯合北方的慕容陛、慕容階取得統一天下的勝利,但是太宗皇帝看到很多的隱患在自己死後無法安排,所以安排了這場看似不合理的分封。就像太尉朱處的兒子朱雄所提出的《分封論》那樣,太宗把希望寄托在“所分封者,或出不意之人,或存萬一之望”。
去國樓,兩位主角就是雍王劉垓、橋侯劉儀。應該客觀的來說,劉垓、劉儀在平定秦國的事情上面功勞是差不多的。從小說情感上來說,好像是劉儀的功勞更加大一點。其實這是個誤區,後來我們再看看鳳州之戰,就比較清楚了。這裡就不做贅述。
去國樓,中心環節是對以後小說情節的一個自然鋪墊。去國樓本身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劉垓、劉儀的兄弟情也不是本小說的中心環節。政治軍事色彩已經掩蓋了兄弟情。更加多是劉儀、劉垓對以後政局的一個掌控。接下來的“天初之變”章節就是對去國樓這個場景的預測的體現,也是小說根據去國樓所預先埋下的伏筆的很自認而然的寫作。
相關人物
劉儀,字仲威,暱稱重脅王,平定公孫業之後,被封為橋侯;
劉垓,字仲疆,暱稱重瞳王,平定公孫業之後,被封為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