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行為經濟學預期理論”的核心理念揭示了人們是“厭惡損失”的。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以色列籍教授卡尼曼(Daniel.Kahneman)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解釋了人在不確定條件下要如何做出一種對“自利”有利的決策。
卡尼曼把心理學運用到現代經濟學最成功的方面是“預期理論”。卡尼曼認為,在可以計算的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所損失的東西的價值”估計要高出“得到相同東西的價值”的兩倍。人們的視角不同,其決策與判斷是存在“偏差”的。
卡尼曼與其合作者特韋爾斯基的研究表明,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好像不是取決於結果本身而是“結果與構想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人們在決策時,總是會以自己的視角或參考標準來衡量,以此來決定決策的取捨。
舉例說明
比如賭客去賭場賭博,隨身帶了3000美元,賭客贏了100元,這時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沒什麼;但如果是輸了100元,這時同樣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就很難。
這是為什麼?
贏100元時身上的現金為3100,輸100元時身上的現金為2900,其本身是兩個獨立的結果:贏100為本金+100;輸100為本金-100。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賭客的“感覺”卻和3100、2900這兩個不同的結果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和這兩個結果“之間的差距”有關。換句話說就是:輸100元就是輸100元,但是賭客心理上“感覺”不止輸了100元,而像是輸了“2(3100-2900)=200元”,以此類推,就知道為什麼很多賭客“越輸越多”裡面一樣也是“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向在同時起作用了。
由此可以揭示:人們對財富的“變化”十分敏感!
而且人們一旦超過某個“參照點”,對同樣數量的損失和贏利,其“感受”是相當不相同的。在這個“參照點”附近,一定數量“損失”所引起的“負效應”>同樣數量“贏利”所帶來的“正效應”。
還是以上面的例子為例:簡而言之:此人輸了100元所帶來的“不愉快感受”要比贏了100元所帶來的“愉快感受”要強烈。而隨著“價值數量”的增加,這種“正負感受”也會同樣升級,“厭惡損失”的“感受”比“得到價值”的“感受”到一定階段要強烈得多得多。
損失帶來的痛苦遠大於收益給你的滿足,這就是“行為經濟學預期理論”的核心理念。
人們是“厭惡損失”的。
於是,“厭惡損失”會導致一些賭客在輸錢的時候,有一種“不惜一切代價”都要竭力避免損失的“心理”。抱著這種“心理”,無法把握自己逐漸喪失的“理智”卻偏要抓住“已經失利的局面”不放,最後就是“越輸越多”,直到“輸得精光”。
通過以上的分析,卡尼曼的“預期理論”確實能幫助我們在千變萬化的“賭局”裡面,在自己情緒起伏不定面前,以最快的時間做出對“自己”相對最有利的“決策”。
延伸
在博智的《打敗莊家》一書中通過對上面的分析,就有了相當“建設性”的【贏的策略】和【輸的策略】:
【贏的策略】---每當機會來臨,贏得每場資本額,應將“原始資本額(本金)”收入口袋,用“贏來的錢”作為“最新資本額”,繼續投注;同樣地,機會若再次來臨,贏得另一個資本額時,就應將贏得的兩個資本額中的一個資本額收入口袋作為“初步獲利”,繼續用“贏來的錢”投注,以此階梯式地向上(向前)發展。當然,每一位賭客設定的獲利滿足點不一,因此,在贏的階段中,可以隨時喊停,獲利出場。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某一天,贏的錢到了一個最高點之後,就很難再往上贏,這時應考慮今天是否就到此為止;特別是,出現了最高點之後開始往下掉,如果出現了最高利潤失去一半的情況,我們應該守住這還剩下的一半利潤,迅速出場。贏錢,不管多少,總是令人愉快的,這就是“贏的策略”。
【輸的策略】---現代賭場對賭客的心理有相當深刻的研究。在輸錢的時候,賭客或多或少,或長或短,無一例外都會表現出種種的“非理性”,而賭場的荷官往往就會在這個時候利用自己的手勢和語調來“誘惑”DU客下注,甚至讓DU客在失利的情況下DU注反倒下得更大。作為DU客應該明白“DU錢不DU氣”的道理,靈活地和賭場周旋,連輸4,5(6,7)次要換桌,換桌之後如果還是不好就換賭場。只有懂得“適度的迴避”才不會在賭場受制於人,只有克服由於資金有限而產生的不良心理和不理智行為,認清自己與生俱來的特點,才可以突破自己的“弱點”,做到“收放自如,靈活周旋並胸有成竹”,這就是“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