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簡介
原舞者是台灣省的一個文藝演出團體,1991年登記成立,以演出原住民樂舞,現已成為台灣省最具影響
力的演出團體之一。“原舞者”被公認為崛起最快、最受矚目、最能符合人文尋根風潮,也是最能表達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特色的藝術團體。成立背景
對沒有文字的原住民各族而言,樂舞其實是原住民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樂舞不但蘊含著民族的歷史、語言與文化,更具有宗教、文化傳遞、人格陶成與凝聚部落力量的功能。因而,“樂舞”本身即為原住民文
化傳承與族群記憶的“文本”;以樂舞紀錄、保存原住民各族文化,正如同以書寫記錄歷史。雖然原住民樂舞的採集與整理自日治時代已展開,但至民國60年代末期,台灣原住民樂舞仍以刻板、工具化的形貌,成為觀光事業的附屬娛樂表演。70年代中期,隨著台灣對歷史主體性的追求與本土化運動的進程,原住民運動乘勢而起,原住民主體世界獲得重生的機會與空間,並具體顯現在原住民文學及雕刻、陶藝、繪畫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面向。在此背景下,1990年,一群長期離開原住民部落的都市年青人,憑藉著營造屬於原住民共同的學習環境與傳承原住民樂舞文化的精神,在藝文工作者吳錦發、王家祥、崔國強等人的協助下開始集結並學習原住民歌謠、舞蹈。1991年,“原舞者”正式登記立案為演出團體,在高雄地區藝文界、新聞界的資助下,開始對外演出原住民樂舞。
發展過程
遷往台北1992年,經人類學家胡台麗、藝術行政工作者陳錦誠、黃金鳳及藝術創作者劉靜敏、平珩等人的參與協
助,“原舞者”搬遷至台北。在胡台麗老師的帶領下,“原舞者”積極地投入原住民樂舞的學習,並首次至台東南王部落,進行卑南族祭儀與樂舞的田野調查,以錄音、錄影、文字記錄的方式,採集卑南族的歌舞。最後將其學習成果製作成《懷念年祭——卑南傳統歌舞暨卑南民歌作家陸森寶作品集》,同時也為日後的展演風格定下基礎。多年來,原舞者在台灣北、中、南奔波演出數百場,在舞台上莊嚴的呈現原住民祭典精神,以充滿活力的傑出表演,促進族群的了解,豐富劇場文化,獲選為最受民間肯定的“吳三連文藝獎”藝術類得主。同時,並連續多年獲選為文建會傑出演藝團隊。原舞者更將舞台延伸至國際,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匈牙利、菲律賓、新加坡、香港、等歐美、亞洲的許多地方,除了積極參與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亦透過藝術節的參與,參與觀摩各國傳統文化的保存及如何以傳統素材呈現於世界舞台。成立藝術基金會
2001年,為了永續經營及長期多元發展的可能,並爭取更寬廣的生存空間持續為傳承推廣原住民文化藝術而努力。原舞者在屆滿十周年之際,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及各界朋友的協助下,終於在2001年6月13日召開董事會,並於8月份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第一屆董事會開會決議由當時任教於東吳大學哲學系之卑南族孫大川擔任董事長一職。“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宗旨在於辦理原住民樂舞、文化藝術研究及有關活動之推廣,期望藉由基金會的運作推動原住民文化藝術發展、促進各族群
2007年,原舞者自台北搬遷,並進駐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新址。原舞者希望藉由“重返部落、接軌原鄉”得以養精蓄銳,重新出發。台北讓原舞者成長、壯大並走向國際,如今原舞者東遷花蓮,並不是要切斷和台北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反地,原舞者正努力嘗試將都會和部落的臍帶拉緊,尋找原住民樂舞文化的原始能量本質,加深舞者文化素養的自我磨練,以及激發更多舞台演出的原創力,創造原住民樂舞傳承與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
大陸出演
2008年,應中華文化聯誼會及北京奧組委之邀,原舞者舞蹈團等台灣五大頂尖藝文團隊合計二百餘人來
到北京,自六月八日起至十八日,在國家大劇院、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長安大戲院等一流演藝殿堂盛大推出十場節目。原舞者在這次演出中的主打節目是《海的記憶》:港口部落(Makota’ay)位於花蓮秀姑巒溪河口北岸,可說是東海岸阿美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時至今日,港口部落尚保存著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與豐富的“海祭”、“年祭”等傳統祭儀樂舞。原舞者將阿美族港口部落珍貴的祭儀樂舞文化搬上“舞台”,展現了台灣特殊的原住民樂舞文化。2009年12月21日,原舞者參加了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台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展歌舞晚會,晚會在全國政協大禮堂舉行,原舞者在晚會上表演了《卑南南王部落傳統年祭樂舞》、《布農歌謠》、《阿美宜灣部落傳統年祭樂舞》,為觀眾獻上一台精彩的台灣少數民族歌舞。
推出專輯
截至目前,原舞者共推出兩張專輯——《牽 Ina 的手》、《年的跨越》,均取得不俗成績。
年的跨越發行時間:2004-01-01
歌曲數:57
本專輯入圍2005年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入圍2005年金曲獎“最佳演唱”獎。
專輯介紹
時序的輪轉,年的跨越在台灣原住民社會有深刻的意義。可是這意義經過外來文化的衝擊,在西曆“元旦”與漢人農曆的先導下,成為俗化的“豐年節”,原有的意涵隱沒不彰。對於台灣原住民社會的祭典活動作一比較全面的觀察後發現:有一類的聚落性祭典活動應視為原住民的“年”,有整體除舊布新,驅邪祈福,跨入另一“年”的含義。“年祭”是較為恰當的歸類。“年祭”在台灣各個原住民社會雖有不同的稱呼,它通常都是該社會中最盛大的祭典活動,在主要作物的農耕收穫儀禮結束以後才舉行,經此祭典進入新的年度。往昔台灣大多數原住民社會最神聖而重要的農作物是小米(也有陸稻等旱作),“年祭”之後新粟米才播種入土,和以水稻為主的台灣漢人社會形成對照。
“年祭”往往是以一連串活動的形式呈現,不能以單一的一項活動來代表,也不是一天可以完成。它的內容原先“祭”的成分十分濃厚,與各族的信仰體系緊密結合。同時,它也讓負有護衛部族安全重任的男子在祭典中組織、訓練、成長。有男子年齡階級的社會則舉行成年儀禮,隨著年的跨越,進入生命中另一個階段,負起
發行時間:2005-01-01
歌曲數:46
2006年6月,在第17屆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上,原舞者的《牽Ina的手》,榮獲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
社會評價
音樂學者
原舞者在歌聲祝禱中完成“年的跨越”,再現原住民部落祭典之美聽他們的聲音,就能看見山林與海洋!
吳三連文藝獎獎評
“最能符合人文尋根風潮,最能表達台灣的原始藝術群像的藝術團隊”
《紐約時報》舞評
“古老福爾摩沙之儀式,帶來鏇轉與掌聲之舞”
《紐約時報》藝術版舞評
“這個團體具權威性、單純賍朴、散發人性光輝的演出使得汽車喇叭聲、談話聲和飛機掠過的繁忙城市天空都黯淡隱退了。”
BACK STAGE雜誌
“近一個小時的演出,觀眾盡情的、完全的接受原舞者的演出。”
VILLAGE VOICE(村聲報)
“舞蹈表現簡樸充滿敬意,一絲不苟,絲毫沒有秀場式的花俏與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