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原油交接計量員培訓教材》從原油交接的實際出發,重點介紹了油田原油計量方面的基礎知識、我國目前原油計量交接所採用的計量方式及油量計算方法、原油化驗、油田單井計量油量以及降低原油損耗等內容。同時,為方便讀者閱讀,還選取了部分原油計量用表,以及原油計量方面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編輯推薦
《原油交接計量員培訓教材》貼近現場實際,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可作為油田從事原油計量、化驗操作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從事原油貿易交接的管理人員、計量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計量基礎知識
第二篇 石油基本知識及計量名詞術語
第三篇 原油化驗(密度與含水測定)
第四篇 流量計計量
第五篇 立式金屬油罐交接計量
附錄一 《石油計量表》(原油部分)
附錄二 有關計量技術標準
參考文獻
文摘
第一篇 計量基礎知識
第一章 計量概述
第一節 計量產生及發展
計量的產生和發展是與人類的發展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自從有了人類及人類社會,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通過實踐的不斷探索,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進行大量的比較,逐漸對事物形成“量”的概念,並形成早期關於測量的概念。
計量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原始、經典和現代三個階段。
一、原始階段
數千年前出於生產、貿易和徵收賦稅等方面的需要,古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等地均已開始進行長度、面積(尤其是土地面積)、容積(主要是為確定糧食的數量)和質量(重量)的計量。早在原始社會後期,由於生產力的逐漸提高,開始出現社會分工,先是農業與畜牧業的分工,繼而是手工業與農業的分工。由於這些分工,使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們的剩餘物資增多,於是人們就拿來交換各自所需的物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需要知道商品的數量、大小、重量等,以便從事最為簡單的貿易“物物交換”。為了進行公平合理的交換,這迫切需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容量、重量。人們便發明創造出了尺、斗、秤等測量工具。這就是我國早期把計量稱之為“度量衡”的原因。
由原始社會後期到奴隸社會時期,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商品生產不斷擴大,社會性的建設也不斷增多,從而又促進了計量器具的生產和發展。當奴隸制社會走向衰亡,歷史進入封建社會時期,封建王朝出於政治的需要,為了便於橫徵暴斂和經濟貿易,就在官府設立專門掌管度量衡的部門,負責度量衡器的製造和校驗及調解貿易糾紛。計量隨之得到更快的發展。但各諸侯國霸占一方,各國使用的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都不一致。後來,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商品貿易日趨繁榮,各諸侯國的度量衡之間的差異就逐漸縮小,趨向統一。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國後,在治國方略上採取了許多重大改革措施,使國家在短短的十幾年中得到迅速發展。如為了發展經濟,建立了統一的稅賦制,頒布了統一度量衡的詔書,並監製了大量的度量衡標準器具下發全國,規定對度量衡器實行嚴格的依法檢定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