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原民喜(はら たみき)日本小說家、詩人。1905年11月15日(明治38年)生於廣島縣廣島市的幟町。父親是商人。11歲時接觸到《聖經》,中學時代酷愛19世紀俄羅斯文學,與友人創辦同人雜誌《少年詩人》,發表詩作。1924年入慶應大學文學部預科,開始寫小說和雜文。1929年升入慶大本科英文系,1933年畢業,其畢業論文為《論華茲華斯》。曾因女友的背叛而自殺未遂。在校期間曾參加左翼運動。同年,與評論家佐佐木基一的姐姐結婚。1935年自費出版短篇小說集《火焰》。次年,其妻病故。他根據跟妻子的回憶寫出了《忘卻的遺物》(1946)等作品。1945年回到廣島故鄉,不久即遭核子彈轟炸。他於妻子去世後一年曾萌自殺之念。這時深重的民族災難,使他又在孤獨和絕望中振奮。目睹罹災後廣島的悲慘景象,為控訴滅絕人性的暴行,他寫了一系列優秀作品。其中《夏天的花》(1947)是他的代表作,再現了在廣島發生的可怕圖景,展示了前所未見的“超現實派畫裡的世界”,第二年獲第一屆水上瀧太郎獎。
1946年重新返京,時任慶應大學商學部等夜校英文講師,其間培養了諸如遠藤周作等一批新人。1947年12月辭去講師職務。從此專注雜誌和寫作,寫出了盪氣迴腸的《安魂曲》等一系列的作品。1951年3月13日,臥軌自殺。《夏之花》、《來自廢墟》、《毀滅的序曲》被稱為《夏之花》三部曲。作品有青土社《定本 原民喜全集》等。
個人榮譽
原民喜(1905–1951),日本近代著名的“原爆文學”作家、詩人。中學時代,與友人創辦同人雜誌《少年詩人》,發表詩作;
個人作品
1935年,自費出版短篇小說集《火焰》1946年,根據跟妻子的回憶寫出了《忘卻的遺物》等作品
1947年,寫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其中《夏天的花》是他的代表作,並獲得第一屆水上瀧太郎獎
個人其他信息
他生於廣島,慶應大學英文科畢業,富有文學才華,從廣島師範附中時代他就喜愛舞文弄墨。1946年8月6日,回到故鄉廣島的原民喜遭遇了核子彈爆炸。其後他一口氣寫出了《夏之花三部曲》等作品,其中《夏之花》最為有名,獲“第一回水上滝太郎賞”。作家以第一人稱如泣如訴地再現了廣島被炸後種種人間地獄的慘象,揭示了遭受滅頂之災的人們心靈、肉體所受的無以言狀的殘害。其後,他還曾經為反核、反戰而奔走呼號。這裡舉出一位是將廣島挨核子彈爆炸的情景寫成著名小說《夏之花》的日本詩人、作家原民喜,他於戰後不久的1951年臥軌身亡,年僅46歲;有人說原民喜有憂鬱症。不錯,他確實患有程度較重的憂鬱症。但是,正如研究自殺的先驅杜爾開姆所說,自殺是社會的病態。從日本自殺人員的原因來看,完全因為精神因素自殺的幾乎微乎其微,凡是自殺都和當時的社會有關。而原民喜的自殺,其主導原因就在於日本發動的那場戰爭。他完全是日本侵略戰爭次生災害的受害者。
原民喜是於深夜11:30在東京中央線西荻窪站和吉祥寺站之間臥軌自殺的。當電車距他40米時發現了鐵軌上的他,雖鳴笛剎車但已來不及,他被電車拖出50多米,當場死亡。原民喜感受性極其敏銳,自幼就有一種恐怖不安症,但暴虐的戰爭和殺戮無疑助長了他的恐怖。也許正因為神經過於脆弱,廣島被炸後的現場對他神經的刺激,遠遠大於普通人。也難怪他能把挨了核子彈的此情此景寫得那樣逼真,那樣富有心靈震撼力。不可否認,關於他的自殺原因,不排除一定的病理因素,死前的原民喜在惡劣絕望中好像產生了類似賣火柴小女孩劃著名火柴後的那種甘美的幻覺。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病理因素的根子卻在於日本的窮兵黷武。
社會評價
原民喜從二戰前就對戰爭的懷有強烈的恐怖、抵制和反感。在他自殺前一天,東京的晚報上整版刊登的是標題為《決心使用原爆 強調對蘇必勝》的艾森豪在上院的證言;經冷戰解消後披露的資料證實,麥克阿瑟的確從東京給華盛頓拍發了將中、蘇列為核打擊目標的密電;當時的報章雜誌上都整版報導朝戰戰況。挨核子彈轟炸心靈創傷未愈,再加上這種戰雲密布的背景,雪上加霜使他產生了強烈的絕望感和虛無感。正是對人類前途的絕望,把他推上了不歸路。對原民喜的自殺,日本著名評論家佐佐木基一說,“原民喜的恐怖決不是妄想”,原民喜是“別人酣睡我獨醒”,對其評價很高。原民喜的自殺告訴人們:侵略戰爭是萬惡之源頭,人類必須以理性來取代獸性;日本軍國主義不僅讓幾千萬無辜喪生,也奪去了詩人原民喜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