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供應條件分析要點
1.原材料的數量
根據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選用的工藝技術和使用的設備估算所需原材料的數量,並分析和預測其供應的穩定性和保證程度。以項目的生產周期、生產批量、採購運輸條件等為依據計算原材料的經常儲備量,同時還要估算為預防原材料延滯到貨風險而增加的保險儲備量以及為預防由於季節變化可能引起供應條件變化而增加的季節儲備量,以便保證項目的正常生產經營。經常儲備量、保險儲備量和季節儲備量三者之和就是原材料的儲備總量(即最高儲備量),作為生產物流方案(包括運輸、倉儲等)分析的依據。
2.原材料的質量
通常情況下,原材料的質量性能對項目的生產工藝、產品性能和資源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應該根據產品方案和工藝技術方案,對項目生產所需原材料的質量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研究,建立必要的檢驗、化驗和試驗設施,以確保採購的各種原材料的質量能夠符合項目生產工藝要求,保證項目投產後的正常生產運營。
3.原材料的供應來源與方式
應確定原材料的採購地區、供貨企業和供貨方案。進口原材料應調查國際貿易情況,分析擬選用的供貨企業的資信狀況,確保原材料供應的可靠性。大宗的原材料還要對供應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調查研究,並且簽訂供貨意向書。供應方式一般分為市場採購、投資建立原料基地、投資供貨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等方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4.原材料的運輸方式和存儲設施
原材料運輸方式的選擇和運輸距離的遠近,對項目生產的連續性和生產成本的高低有很大的影響。根據項目所需原材料的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運輸距離、包裝方式、運輸費用等因素,並結合社會運輸能力的實際情況,確定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
原材料存儲設施的建設,使原材料供應連續性的保證,也是項目生產連續性的保證。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要有合理的儲備量,所以,要根據原材料的存儲要求建設存儲設備。
5.原材料的價格
原材料的價格是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要調查分析原材料當前價格的變動情況,並且預測其未來的波動趨勢。在市場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要分析、計算原材料的出廠價、到廠價,以及進口原材料的到岸價和有關稅費,進行比選。另外,要充分考慮原材料供應的彈性和互補性,以保證原材料的合理替換和選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提高工藝技術的經濟合理性。
原材料供應條件分析內容
原材料供應條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分析和評價原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在評估時,對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的名稱、品種、規格、化學和物理性質以及其他質量上的要求加以了解。一般來說,投入物的質量和性能特徵對特定項目的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和資源利用程度影響極大。因此,還必須分析相關投入物的質量和性能是否符合特定項目的要求。
(2)分析和評價原材料的品種和供應數量能否滿足項目的要求。根據項目產品方案詳細分析並提出所需各種物料的品種、規格。對於工業項目來說,如果所需原材料沒有穩定的來源和長期的供應保證,其生產將會受到極大影響。因此,應根據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選用的工藝技術和使用的設備來估算所需原材料的數量,分析預測其供應的穩定性和保證程度。為了保證正常生產,還應根據生產周期、生產批量、採購運輸條件等計算所需原料的經常儲備量,同時考慮保險儲備量和季節儲備量。
(3)分析和評價原材料的供應來源與方式。對於可以從市場採購的原材料和輔助材料,比較不同地區市場上原材料採購的綜合成本,確定合理的採購地區;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應提出擬選擇的供貨企業及供貨方案。供應方式一般有市場採購、投資建立原料基地、投資供貨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等,需根據項目自身特點選擇經濟合理的供應方式。
(4)分析和評價原材料的價格、運輸方式及其變動趨勢對項目產品成本的影響。一般來說,項目主要投入物的價格是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所以,不但要觀察主要投人物目前的市場價格,還要預測其未來價格的變化趨勢。要充分估計到原材料供應的彈性和互補性,以保證原材料的合理替換和選擇,這實際上體現了資源優勢利用和加工工藝的經濟合理性。另外,項目所需主要原材料運輸費用的高低,(5)分析和評價原材料的存儲設施條件。原材料供應條件應包括合理儲備量,在評估時,應分析擬建項目存儲設施規模是否適應生產的連續性,其原材料的儲備量是否合理。如果有條件,應編制原材料和能源平衡流量圖或表示數量流動的圖表,這些圖表應當說明不同的各項在何時如何進入到生產流程的各個部分。製造過程以外的部分也應包括進來,特別是投人物的供應、運輸和貯藏,成品包裝,產品的儲運以及生產過程中各階段的排放物都應加以確定。
總之,評價原材料供應條件的目的是選擇適合項目要求、來源穩定可靠、價格經濟合理的原材料作為項目的主要投入物,這樣可以保證項目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項目生產的連續性和產品成本的高低都有很大影響。運輸費用的高低與運輸距離的長短及採用的運輸方式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就地取材、縮短距離和採用合理的運輸方式將有助於降低運輸費用,進而也會減少產品成本。為此,在評估時,應分析計算其運輸能力和運輸費用,以做出正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