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原勛, 新華社山西分社電視採訪室主任,山西省電影家協會理事,山西省電影家協會微電影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先後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先後在旅遊衛視、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擔任旅遊類、經濟類節目編導、攝像等。2009年進入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從事電視記者、編導工作,多次榮獲國內外紀錄片獎項,其中包括卡達半島電視台紀錄片節國際獎、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世界(青海)山地紀錄片“玉崑崙”獎、中國廣電聯合會“紀錄·中國”獎,新華社社級優秀新聞作品獎等。紀錄片作品有《我們的操場》、《勳章》、《我的石圪節》等。發表《淺談電視紀錄片創作》、《紀錄片的原生態創作》、《黃土、青石、山人——以山西為例探討山地紀錄片創作》、《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電視調研》等業務文章。
人物經歷
1982年出生於山西陽城,父母都是教師。
2003年畢業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幹部學院(現山西傳媒學院),同年進入旅遊衛視,從事電視記者、攝像、編輯工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遊衛視期間,走訪拍攝了祖國大江南北的名勝古蹟。2004年,參與欄目組“越南之旅”《美麗下龍灣》紀錄片的拍攝。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從事電視編導、攝像工作,採訪拍攝《財富故事會》欄目,參與拍攝的節目有《新農夫與蛇》、《太陽能鬥士》、《我為花狂》等。
2006年至2008年在中國傳媒大學學習,2009年進入新華社山西分社工作至今,從事電視記者、編導工作。
紀錄片作品
《我們的操場》是一部關於山西省太行山區國小教育的電視紀錄片,講述的是長治市平順縣虹梯關鄉西辿國小的故事。這裡僅有1名老師,6個半學生。這裡的操場其實是懸崖上的一塊不足20平方米的大石頭,沒有護欄,孩子們跑步、打球都會受到限制。這所國小只開辦到三年級,沒有英語課,孩子們不會唱歌,每天上下學需要步行十多里的山路,隨時還會遇到蛇。山上缺水,孩子們只能喝旱井裡存的雨水。沒有洗髮液,孩子們只能用洗衣粉代替......
《勳章》是一部以獨特視角創作的弘揚愛國主義的電視紀錄片,時長70分鐘。由新華社山西分社原勛擔任導演,歷經兩年時間記錄了9位抗戰老兵的真實故事。對於軍人來說,榮譽比生命更重要。每位抗戰老兵都在默默等待國家頒發的勳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的石圪節》講述煤礦工人集體記憶的故事,向山西石圪節這座見證中國煤炭工業發展歷程的紅色第一礦致敬,向創造並傳承“艱苦奮鬥、勤儉辦礦”石圪節精神的煤礦工人致敬......
獲獎經歷
多次榮獲國內外紀錄片獎項,其中包括卡達半島電視台紀錄片節國際獎、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世界(青海)山地紀錄片“玉崑崙”獎、中國廣電聯合會“紀錄·中國”獎,新華社社級優秀新聞作品獎等。
《我們的操場》榮獲第十九屆中國電視紀錄片“走轉改”新聞紀實優秀作品,評審會專家點評該片“視角獨特、筆調溫暖,展現了當下中國的教育現狀和希望”。
第四屆世界(青海)山地紀錄片“玉崑崙”獎“社會類”最佳長紀錄片提名獎、最佳攝影獎提名獎。
評審評語:“高山之巔,國小校的操場不足二十平米,卻反映出當下中國農村基層教育現狀;六個孩童渴望求學的面孔和眼神,給人以希望和向上的力量,操場、孩童,撥撩人心,喚起人們對教育本質的思考”。
評審評語:“本片鏡頭語言洗鍊準確,兩級鏡頭凸顯出山村國小的簡陋,也塑造了孩子們的童真無邪。充滿視覺衝擊力的畫面語言反覆勾勒著孩子的可愛,老師的可敬。樸素的田園風光、不可思議的課堂,是最純淨的地方,操場雖小,卻因有愛而無限遼闊。”
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
《勳章》第十二屆卡達半島國際紀錄片節“入圍獎”,第十屆“紀錄·中國”“優秀獎”,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
《我的石圪節》山西省電影家協會首屆“微電影大賽”最佳紀錄片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