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學校總體設計採用“立體書院”的設計理念,“品”字形布局,建築風格簡潔、純淨,建築形態、建築語言的選擇取意於書院文化的歷史文脈,通過組合式的建築布局,塑造便於交流的建築空間和尺度宜人、適合活動的公共庭院,營造出濃厚的學府氣息。
辦學條件
即墨區萃英中學將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汲取古代書院教育優點,形成有特色的辦學風格。校園總體布局秉承“立體書院”的設計理念,是一個集合式的群組建築,採用簡潔、純淨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建築形態、建
築語言的選擇取意於書院文化的歷史文脈,通過組合式的建築布局,塑造便於交流的建築空間和尺度宜人、適合活動的公共庭院。整個校區將建禮儀廣場、中庭及中心湖,校園“品”字形建築布局,寓意辦精品學校育精品人才。 9月招生可容納6000學生。新學校餐廳按照A級食堂標準建設,建築風格現代,設備設施一流。學生公寓樓實行公寓式管理,每個房間不超8人,生活空間開闊,每層樓都將配有專職管理員。每層樓配有熱水供應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實行集中供暖;每個房間都設有太陽能淋浴間,儲物櫃、晾衣架、盥洗間、衛生間,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國中部學生中午也將安排在公寓樓午休,而且一日三餐均可在學校餐廳就餐。
萃英中學的校園硬體設施都以超省標準化的檔次配設,功能室配設齊全。教學樓和科技樓內設計算機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衛生室,另外還設有網路中心、校園電視台等。萃英中學高中部設計規模為90個班,國中部設計規模30個班,今年9月份啟用後,可容納6000多名學生。投入使用後,將有助於緩解城區高中“大班額”和“偏遠”難題,滿足民眾對更加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需求。
校園分化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三大區域,並根據動靜屬性的不同,將教學區、生活區中辦公、公共活動和服務性的部分剝離出來,形成相對獨立的“公共區”。整個校區由“兩軸三空間”構成,軸線關係清晰,空間關係豐富。禮儀軸從學校主入口進入校區,將禮儀廣場、中庭及中心湖三個主要空間串聯起來;人文軸貫穿學校南北次出入口,通過一層和二層平台將行政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的建築有機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既相互獨立又融會貫通的功能區。校園環境空間打造注重細節,功能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充滿環境情緒的感染力和藝術情緒的張力;結合不同功能區域的特點,多層次深度綠化、美化,提高了校園生態質量。
校名來歷
即墨區萃英中學名稱來源於同為即墨區普通高中的 即墨區第一中學 ,即墨區第一中學建校於1904年,前身是清光緒30年德國教會創辦的 萃英書院。是青島乃至山東省建校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
萃英書院(1904—1914)
清光緒三十年(1904),德國基督教信義宗柏林教會青島公會,為宣傳“福音”,培植信徒,造就傳道人才,委派該會牧師邵約翰、齊明德在即墨城花園村德國教會的禮拜堂內設立萃英書院。邵約翰任院長,齊明德、盧維康和華人王守仁任教師。民國三年(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教會被日本侵略軍占領。為募款挹注留青同工,邵約翰應約經煙臺赴上海同濟大學任教,其他德籍牧師或回國或被監視。被稱為“造就傳道人才之唯一學府”的萃英書院被迫停辦。
作為一所新建的即墨城西高中,“萃英”二字無異於即墨一中的前身——德建基督學堂”翠英書院“而且即墨區萃英中學的設計理念也是”書院設計“更是呼應的即墨一中的歷史。
辦學宗旨
學校以“先進理念成就特色品牌學校;精準管理塑造高雅品位教師;優質教育培養高尚品格學生”為辦學宗旨,致力於實現學校的優質發展、教師的職業幸福、學生的和諧成長與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形成特色的辦學風格。
學校以建設精品名校為發展定位,實施初高中一體化辦學模式,實現學生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構建生本生態教育體系,營造促使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成長的教育生態,促使學生、教師、學校共同成功;構建以“六大體系”為框架的現代學校制度體系,打造“追求卓越、崇尚一流、保證質量”的管理文化;探索小班化走班制教學,讓每個學生充分享受教育資源; 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的教育; 以生本生態課堂為基本框架,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學科生本生態教學體系,大力實施“五年三步走”發展戰略,譜寫學校優質發展的新篇章。
校長寄語
即墨區萃英中學是一所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具有書院氣質的魅力學府,學校大力實施正統嚴格的管理,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構建生本生態教育體系,讓課堂充滿激情,讓校園充滿生機,讓師生和諧幸福;以事業統一思想,以發展凝聚人心,以質量贏得信譽,以特色開創未來,依靠師生的智慧和力量,建設精品中的精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