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

排卵期

正常育齡女性每個月來1次月經,從本次月經來潮開始到下次月經來潮第1天,稱為1個月經周期。從避孕的角度考慮,可以將女性的每個月經周期分為月經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是卵細胞和周圍卵丘顆粒細胞一起被排出的過程。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自卵巢排出後在輸卵管內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的生殖道內可維持2-3天受精能力,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後幾天裡性交容易受孕。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因為在排卵期內性交容易受孕,所以排卵期又稱為易受孕期或危險期。

基本信息

主要表現

1、食慾下降: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的飯量是一個月經周期中最低的,專家指出這是人類的自然本能保留至今的結果——排卵期的雌性動物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尋找異性交配上,而不是尋找食物。

2、精力旺盛:這也是遺傳自人類的自然本能,為了能夠成功地吸引異性,排卵期的女性會變得神采奕奕,愛表現自己。

3、性慾高漲:總體來說,女性在排卵期的性慾會特別旺盛,這是女性希望懷孕的身體信號達到最高值的體現。

4、抵抗力下降:在排卵期,女性的陰道粘液會變得稀薄,這是為了讓精子能更容易地通過從而增大受孕成功的機會,與此同時,女性的鼻腔粘液也會減少,這就增加了細菌侵入人體循環系統的機會。

5、肛門墜脹或一側下腹痛:成熟的卵子從卵巢表面排出要衝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層薄膜的濾泡,濾泡內的少量液體就會流入盆腔的最低部位,女性會感到肛門有輕度下墜感,同時也有一側下腹輕痛。

6、陰道分泌物增多:女性排卵前陰道分泌物少、黏稠且不透明;隨著排卵期的臨近,陰道分泌物逐漸增多,呈稀薄乳白色;至排卵期分泌物量明顯增多,並呈水樣透明清亮,女性會感到陰部潮濕滑溜,用手紙擦時會有雞蛋清樣的條狀黏液。女性這種陰道分泌物增多一般持續2-3天,是女性最易受孕的時間。

7、排卵期出血及體溫上升:卵巢兼管著女性內分泌激素的分泌,因此排卵前後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量的波動,可能會引起少量子宮出血,稱為排卵期出血。排卵後由於孕激素的分泌,使體溫在排卵後略有升高,如能堅持每天清晨測量基礎體溫,就能根據體溫的變化,尋找出自己的排卵日期。

測試方法

經期推算

許多女性不知道自己的排卵到底是哪一天,利用下面公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很容易計算出來的。

對於月經周期正常的:

女性排卵是受腦下垂體和卵巢的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兩者的周期長短是一致的,都是每個月1個周期,而排卵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女性的月經周期有長有短,但排卵日與下次月經開始之間的間隔時間比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么根據排卵和月經之間的這種關係,就可以按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就是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這也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論根據,因為在月經周期里除了月經期和排卵期,其餘的時間均為安全期。

例如,以月經周期為30天為例來算,這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經來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從10月29日減去14天,則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也就是從10月10-19日這十天為排卵期。

用這種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經周期的長短,也就是說要有很正常或是有規律的月經周期,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經來潮的開始日期進而才能算出排卵期,所以只能適用於月經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如果要是月經周期無規律或者不正常則無法推算出下次月經來潮的日期,故也無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排卵期 排卵期

對於月經不正常的話,排卵期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例如月經期最短為28天,最長為37天,需將最短的規律期減去18(28-18=10)以及將最長的規律期減去11(37-11=26),所以在月經潮後的第10天至26天都屬於排卵期。

正確的掌握排卵期,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很重要:想懷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開始,保持兩天做愛一次的頻率,堅持幾個月,如無特殊情況,一般會懷孕的。而不想懷孕的女性,則需要錯過這幾天過性生活,這時候,排卵期就會被稱為另外一個名詞:危險期。

計算公式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例如月經期最短為28天,最長為37天,需將最短的規律期減去18(28-18=10)以及將最長的規律期減去11(37-11=26),所以在月經潮後的第10天至26天都屬於排卵期。

正確的掌握排卵期,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很重要:想懷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開始,保持兩天做愛一次的頻率,堅持幾個月,如無特殊情況,一般會懷孕的。而不想懷孕的女性,則需要錯過這幾天過性生活,這時候,排卵期就會被稱為另外一個名詞:危險期(易懷孕)

宮頸粘液觀察

月經乾淨後宮頸粘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沒有粘液稱“乾燥期”,提示非排卵期。月經周期中期隨著內分泌的改變,粘液增多而稀薄,陰道的分泌物增多稱“濕潤期”。接近排卵期粘液變的清亮,滑潤而富有彈性,如同雞蛋清狀,拉絲度高,不易拉斷,出現這種粘液的最後一天±48小時之間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現陰部濕潤感時即排卵期,也稱“易孕期”。計畫受孕應選擇在排卵期前的“濕潤期”。

試紙自測

排卵試紙是通過檢測黃體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來預知是否排卵的。女性排卵前24~48小時內,尿液中的黃體生成激素(LH)會出現高峰值,用排卵試紙自測,結果就會顯示為陽性。

輸入月經周期及上次月經開始時間,在標註紅色的日期開始用試紙測試,如果是測試結果為陰性可以隔天測一次,如果出現弱陽需要每天測一次,如果出現強陽(即檢測線和對照線都很明顯的時候)就說明在24-48小時之內就要排卵了。

一般強陽會持續2天,由強陽轉陰的時候就說明已經排卵了。試紙包裝後面有說明,使用前應認真閱讀說明。

卵泡是在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的作用下發育成熟的。在PL前的24小時內,LH會出現一個高峰,而且是一定會出現的。所以,我們就用PL測試紙來檢測這個高峰。當試紙第二條線的顏色接近,一樣,或者超過第一條線的顏色的時候,就知道在24小時內要PL了。很直觀,很明白,而且有充分的時間作準備。

需要注意的是:出現兩條線(即陽性)的時候也不一定就是排卵,也有弱陽、強陽之分,只有出現強陽(即兩條線顏色差不多深或者檢測線深於對照線)的時候才預示著將在24-48小時之內排卵。

所以,在出現強陽的時候每天測二次或多於二次。如果顏色開始變淺了,那么,前一次測的就是高峰了。

具體測試方法,一般在排卵試紙包裝上都有說明(須嚴格按照說明做,才能儘量減少誤差)。與早孕試紙不同的是,不可使用晨尿,並儘量採用每天同一時刻的尿樣,收集尿液前2小時應減少水分攝入,因稀釋了的尿樣也會妨礙LH峰值的檢測。那么對於月經周期比較規律,則應該在經期前14天(也就是預計的排卵時間),在這個時間的前三天加後三天,連續六天測定;要是月經不規律或者不正常,則一般在月經乾淨後第三天開始測。直到試紙上兩條槓一樣深或第二條槓比第一條槓還深,就說明將在24~48小時內排卵,其他測試結果可參考說明書的圖示。

需要提醒的是這是標準的排卵發生時的生理現象。試紙雖然使用方便,但由於製作過程、自測者本身等原因,準確率大概只有75%。另外,測試結果也並不是簡單的“有”或“無”。有些人可能連續強陽幾天,這樣既有可能發生排卵(一般發生在最後一天的強陽以後),也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排卵。適應範圍:各級婦保,計生站,超市,藥店及個人檢測使用。點滴出血觀測法卵泡從卵巢中排出時,會把卵巢壁撕破,引起局部出血。通常,這一點點血很快就在腹腔內被吸收了。但也有少數女性,出血量比較多,血液就會經過輸卵管、子宮、陰道流到體外,在內褲上出現點滴樣的血跡,有的女性把它稱為“小月經”,醫學上稱之為“排卵期出血”。

B超監測

通過B超檢查,有經驗的醫生會看到卵泡從小到大排出來的過程。這個方法應該是最準確的。在所有測排卵的方法中,目前最為準確的是陰道B超監測法,它不僅可以測出兩側卵巢中是否有優勢卵泡,同時還能測出優勢卵泡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等,不過這種方法一般只有患者確實需要時才使用,“比如有些宮外孕的女性,左側輸卵管已經被切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她的左側卵巢排卵,是無法懷孕的,因此可以通過做B超觀察是哪一側卵巢排卵”。

"用B超監測卵泡,最好找固定的醫生監測,”當醫生從某個角度觀察到一個優勢卵泡時,下次再從同一個角度去監測這個卵泡的發育情況會更好,“不同的醫療機構,不同的醫生,判斷都可能出現差異。”

儘管B超監測卵子是目前最準確的方法,但排卵只是受孕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使監測到卵子發育成熟即將排出,也不一定能保證在當時“播種”就百發百中,“除了身體條件之外,心理因素也很可能影響受孕的過程”。

在每月的第十二天開始用B超連續觀測排卵,隔天一次(每兩天一次)直至卵子排出,這樣便可以準確的確定是何時排卵及卵泡的發育情況,建議大家均可採用此方法進行觀測,B超測排卵準確度高,方便、經濟。

白帶觀察

在一個月經周期中,白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時候,白帶比較乾、比較稠,也比較少。而在兩次月經中間的某一天,白帶又清、又亮、又多,像雞蛋清,更像感冒時的清水樣鼻涕,這天就是排卵期。這是由於排卵時產生了較高濃度的雌激素,作用於宮頸口的柱狀上皮細胞,使它們分泌大量白帶。基礎體溫法

基礎體溫測定是指經過8小時睡眠後,醒來未進行任何活動(如說話、進食或起床等)所測得的體溫。按日期將所測得的體溫記錄相連成曲線,稱為基礎體溫曲線。

排卵期 排卵期

每天清早醒來,在沒有任何活動時,立即測體溫,這種體溫被稱為“基礎體溫”。把每天測得的基礎體溫標在方格紙上,排卵期規律的女性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在排卵期前兩周左右基礎體溫往往低於36.5攝氏度,而排卵期後兩周左右基礎體溫往往高於36.5攝氏度。即一個月中,出現基礎體溫前低後高的雙向曲線,這個雙向曲線開始變高的那天就是排卵期。由於兩個卵巢交替排卵,所以一般要至少測定三個月,才能真正了解雙側卵巢的排卵情況。在月經期,如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在測量時要注意,同時注意要特別標記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基礎體溫的測量必須要經6小時充足睡眠後,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測體溫並記錄,任何特殊情況都可能影響基礎體溫的變化,要記錄下來,如前一天夜裡的性生活、近日感冒等。需要反覆多次測試,並用看錶點線相連。若月經不規律或生活不規律,如:夜班、出差、失眠、情緒變化、疾病等,不能用此法判斷有無排卵。

基礎體溫變化的機理: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女性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孕酮,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荷爾蒙支持,繼續分泌孕酮,體溫持續高溫.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所以體溫將持續低溫.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以排卵日為分隔,排卵前為卵泡期,排卵後為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正常的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

基礎體溫的作用

1 判斷是否排卵指導避孕

一般卵泡期基礎體溫為36.5℃,黃體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現雙相表現,表示有排卵,若單相型無後期升高的體溫曲線,提示無排卵,其準確率為70%~80%。

如果在24小時之內,體溫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則表示處於排卵的狀態。另外,基礎體溫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質量優劣程度。如果基礎體溫高溫期較長,可以持續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質量不錯。

2 診斷早孕和判斷孕早期安危

如果持續兩周以上較高的基礎體溫,就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因為你有可能是懷孕了。若≥20日可確定為早孕。在孕早期BBT曲線漸漸下降,表示黃體功能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有流產傾向。

3 觀察黃體功能

排卵後BBT應立即上升,且持續在高水平≥11日。若BBT呈階梯形上升,曲線需3日後才達高水平或BBT穩定上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