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明學綱要

印度因明學綱要

印度因明學(邏輯學)是古典邏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獨特的理論有別於希臘邏輯學(亞里士多德)、中國邏輯學(墨子名學)等。本書論述印度古典邏輯學的基本要義,其篇幅短小,論述則精當,把印度邏輯哲學方面的思想收集無餘。其主要內容包括:1、知識;2、知識的來源;3、感覺量;4、推理量;5、聖教量;7.因果;8,確定因果關係的方法;9、真確原因的要件;10、非正確知識;11、謬誤推理;12、觀點說與或然說。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阿特里雅(B.L.Atreya),班拿勒斯印度大學教授,專注於吠檀多哲學和印度邏輯學研究,出版有TheYogavasisthaanditsPhilosophy等。

編輯推薦

印度因明學(邏輯學)是古典邏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獨特的理論有別於希臘邏輯學(亞里士多德)、中國邏輯學(墨子名學)等。本書論述印度古典邏輯學的基本要義,其篇幅短小,論述則精當,把印度邏輯哲學方面的思想收集無餘。其主要內容包括:1、知識;2、知識的來源;3、感覺量;4、推理量;5、聖教量;7.因果;8,確定因果關係的方法;9、真確原因的要件;10、非正確知識;11、謬誤推理;12、觀點說與或然說

目錄

第一章知識
第一節菩提(Buddhi)的意義
第二節知識的種類
第三節經驗
第四節知識正確性之覺得
第五節由記憶而得的兩種知識
第六節正確經驗之分類
第二章知識的來源
第一節知量的意義
第二節知量的數目
第三節知量的性質
第三章感覺量
第一節感覺量的意義
第二節感覺所啟示的是什麼
第三節二種感覺知識
第四節感覺知識之另一分類
第五節六種接觸
第四章推理量
第一節推理量的意義
第二節為己推理的步驟
第三節為他推理的五分段
第四節推理量與三段論法
第五節三種推理
第六節推理知識
第五章比喻量
第一節比喻量的定義
第二節比喻量的實例
第三節彌曼饈對比喻量的觀點
第四節比喻量為一獨立的知量
第五節比喻量與類推法不同
第六章聖教量
第一節聖教的定義
第二節或謂聖教非知量
第三節或以《吠陀》單獨為聖教
第四節尼耶也派所謂的聖教
第五節字句辭效
第六節辭的意指
第七節辭句可知的條件
第八節聖教知
第七章因果
第一節原因的定義
第二節原因之不可少性
第三節可少性之五例
第四節探求原因的方法
第五節結果及關於結果之三論
第六節三種原因
第七節對此分類的評論
第八節特有因
第九節獲得知識的原因
第八章確定因果關係的方法
第一節確定因果關係的諸法
第二節同隱同現法
第三節同現法
第四節同隱法
第五節周延與不周延
第六節條件
第七節同現例與同隱例
第九章真確原因的要件
第十章非正確知識
第一節非正確知識
第二節非正確知識的種類
第三節對虛幻學說的各種觀點
第十一章誤謬推理
第一節Hetvabhasa的意義及誤謬推理之種類
第二節差異推理
第三節自相矛盾推理
第四節平衡推理
第五節不正確推理
第六節背理推理
第七節其他誤謬
第八節其他誤謬之化為推理誤謬
第十二章觀點說與或然說
第一節知識之相對性
第二節觀點的學說
第三節或然學說(Syadvada)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