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諾Kano奈及利亞歷史古城卡諾,位於國境北部,坐落在哈代賈河上游高原上,這裡原是西非穿越撒哈拉沙漠同北非、東非進行駱駝商隊貿易的交通要塞,素有“沙漠港口”之稱,現為奈及利亞北部工商業重鎮和文化、交通中心。市區名勝古蹟眾多,氣候涼爽宜人,花木爭艷,每逢旱季時期,遊客紛紛來此避暑遊覽。
地理位置
卡諾地處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邊緣,早在公元1095年到1134年已成為非洲著名的豪薩七邦之一的卡諾王國的首邑,已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以當年率眾建城、功垂青史的阿布加亞瓦族的首領卡諾的名字命名的。卡諾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城市,不單是在奈及利亞,就是在西非乃至整個非洲大陸,只要提到卡諾,幾乎是無人不知曉的。卡諾不同於非洲其他歷史古城之處是,雖然經歷漫長的歲月,但沒有因受到戰火或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遭到毀壞,古城迄今保存完好,在西非可稱是碩果僅存的了。卡諾城是豪薩古文化的發源地,城市居民主要是豪薩人,通用豪薩語。豪薩族現有6000多萬人口,是西非最大的民族。
發展歷程
公元11世紀前後,豪薩人在奈及利亞北部建立了7個城邦王國,卡諾王國是這7個城邦王國中的典型代表。豪薩族的建築藝術,在卡諾城得到充分的體現。如今,卡諾舊城區多為豪薩傳統建築的式樣,紅土築牆,高大堅實,牆面有浮雕裝飾,內容為飛禽走獸,花卉人物,富有生氣。築在房屋頂端的女兒牆和垛口,造型優美,宛如中世紀的城堡,一派古香古色。房屋的門窗較少,便於抵擋來自北方沙漠的風沙。卡諾城舊城區的泥築城牆,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全長24公里,高4米左右,有14個城門,迄今基本保存完好。城內名勝古蹟很多,坐落在舊城中央位置的埃米爾王宮,占地廣闊,建築宏偉,外觀樸實,內部豪華,是卡諾最著名的古建築。每逢伊斯蘭教重大節日,埃米爾(亦稱上王或酋長)身著色彩繽紛的民族服裝,由馬隊和持古代兵器的衛士簇擁出席集會或遊行,陣容龐大,威風凜凜,浩浩蕩蕩,引得萬眾矚目。中央清真寺塔尖高聳,寺內祈禱大廳寬敞華麗,寺前廣場面積很大,整個建築為深黃色,寺內寺外可同時容納10幾萬人做禮拜,是老城區最巍峨堂皇的建築。庫米爾市場是非洲的古老市場之一,從16世紀初便是進出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商隊的歇腳處,也是當時大西洋到尼羅河之間的重要商貿場所之一。整箇舊城區劃分為100個小區,每個區都有一座清真寺和一個傳統市場。舊城區和新城區之間隔著中央商業區。新城區與舊城區的風格迥然不同,到處是高聳的現代化建築群,街道寬闊筆直,樹木蔥鬱,花草遍地,街心公園眾多,每個街心公園中央都豎立著一座構思獨到、寓意深刻的雕塑。市區現代化賓館、高級飯店、豪華酒吧以及大型運動場、遊藝中心等,同歐洲大都市裡的情景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新城區布局和諧美觀,給人以繁華、大方、清新、幽雅之感,使卡諾城成為一座古代文明與現代風貌相結合的城市。在非洲,卡諾是一座別具風采的城市,城市北部可以觀賞起伏不平的沙海景觀,在市區可以遇見闊步行走的駱駝、戴著面紗的女性、萬人祈禱的場面以及阿拉伯人相互問候的情景。可以說,卡諾城既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又是一個現代文明的櫥窗。今天的卡諾城是奈及利亞卡諾州首府,工業很發達,擁有紡織、皮革、榨油(花生油)、罐頭食品、捲菸、汽車裝配、製鞋等工業。商貿活躍,以牲畜、皮毛、皮革製品、陶器、手工業品、柯拉果等貿易最盛。卡諾還是西非現代化的陸空交通樞紐,現代化公路自市中心向四面輻射展開,密如蜂網;鐵路通向拉各斯和哈爾科特港;現代化的大型國際機場,飛機頻繁起落,東到喀拉蚩,西去紐約,北往羅馬、倫敦,均有直達航線。奈及利亞北部工商業重鎮,卡諾州首府。位於豪薩蘭高平原上,賈卡拉河畔。人口59.5萬(1991)。12世紀初構築城牆成為豪薩部落王國首邑。15世紀後半葉為西非至尼羅河流域間最重要的商業、手工業中心。中央庫爾米市場為橫越撒哈拉隊商貿易的終點站,皮革、柯拉果等由此運銷北非和歐洲。19世紀初為富拉尼部落城邦國家首邑。1903年被英國占領。1912年與拉各斯間鐵路通車,開闢了通向大西洋的貿易通道,加強了與國內各地及鄰國的聯繫。現為中北部花生、活畜與皮革的生產和集散中心。工業以食品加工為主,其他有紡織、皮革、日用化工、水泥、軋鋼、汽車裝配等。附近有錫、鈮鐵礦。老城中心區有古城牆、王宮和全國最大的清真寺。現代化工業區、商業區、高級住宅區及重要文教設施均在新城,建有巴耶羅大學、阿拉伯法律學院、農業(花生)研究所等。為公路樞紐,鐵路通恩古魯、拉各斯和哈科特港,有國內第二大國際航空港。
相關信息
羅德斯島的地理-學者王國卡諾(カノン王國/KANON)以島的東南部為主的卡諾王國(Kanon),是由學者為王而實施著仁政。另外加上大自然的恩惠,而被大家評判為島上最豐裕的國家。僅次於亞蘭(Allem)的島上第二大都市路德(rood),自古以來便是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同時也是最接近暗黑之島馬莫(Marmo)的港市。在晴朗的日子眺望海面的話,便可以看見遙遠那一頭的馬莫島。另外因為這裡可說是馬莫與陸地接觸的關卡,因此也是座被堅固城牆圍繞的城塞都市,並駐紮了強力的海軍以及騎士團。在小說中由於馬莫發動的英雄戰爭,使得鄰近馬莫的卡諾首當其衝,遭到了幾乎毀滅的命運。但卡諾的第三王子雷歐那大難不死,組織了“卡諾恩自由軍”。如今馬莫派來的領主實行著殘酷的統治,加上王室成員已被殺戮殆盡,復國之日似乎是遙遙無期,全民的希望都寄托在卡諾第三王子身上。在阿拉尼亞與卡諾恩之間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這便是聞名的“不歸之森”,也是羅德斯島上的妖精族兩大住所之一。高等妖精族的長老為了不讓低等的人類進入他們的住處,而與森之精靈王訂下了契約封閉了整個森林,不讓動物以外的人進入,也嚴禁族人離開這片森林。森之精靈王強大的精靈力,使得凡是一進入這個範圍的人類,其靈魂均會陷入妖精界而永遠迷失,因此除了有妖精族的蒂德莉特帶路的帕恩等人之外,並沒有任何人能夠安全脫離這個森林。
軍事工程師、物理學家 卡諾
一、生平簡介
卡諾(Sadi Carnot,1796—1832年)法國軍事工程師、物理學家。1796年6月1日生於巴黎。卡諾的父親是政治活動家,數學修養較高。他的父親在政治上失敗後,經常在家中教育卡諾。
1812年進巴黎查理曼大帝公立中學學習,不久以優異成績考入巴黎工藝學院,從師於S.D.泊松、J.L.蓋-呂薩克、A.-M.安培和D.F.J.阿喇戈等人。1814年進工兵學校。1816年任少尉軍官。1819年在巴黎任職於總參謀部,次年請長假回家,編入預備役,繼續從事他所酷愛的自然科學的學習和研究。大概從1820年開始,他潛心於蒸汽機的研究。1824年卡諾發表了名著《談談火的動力和能發動這種動力的機器》(Rlexions sur la puissance motrice du feu et sar les machines spropres _ delopper cette puissance),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他逝世後才引起人們的重視。1827年,卡諾又被總參謀部召回服役,並將他以上尉身份派往現役部隊任軍事工程師。在里昂等地經過短期工作後,1828年卡諾永遠辭去了在軍隊中的職務,回到巴黎繼續研究蒸汽機的理論。1830年卡諾因父親的關係被推選為貴族院議員,但他斷然拒絕了這個職務,因為他是一個共和主義者,認為職位的世襲不符合共和主義的思想。1832年因染霍亂病於8月24日逝世,年僅36歲。由於害怕傳染,他的隨身物件,包括他的著作、手稿,均被焚毀。
二、科學成就
在卡諾時代,蒸汽機已獲得廣泛套用,但效率很低。由於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對蒸汽機效率這一概念缺乏正確的理解,而沒有找到提高熱機效率的根本途徑。
卡諾看到從國外進口的發動機,尤其是英國製造的發動機,它們的性能遠遠超過法國生產的。他決心投身於發動機的研究工作中去。卡諾不象別人那樣著眼於機械細節上的改良。他從理論上對理想熱機的工作原理進行研究。1824年卡諾發表《論火的動力》,文章中指出了提高熱機效率的方向。他引入工作循環的概念,這就是所謂的“卡諾循環”。還以熱質為基礎證明效率最高的熱力學發動機,它的所有的工作循環都是可逆的。顯然,熱質的觀念是錯誤的,但他提出的原理卻是正確的。他說:在用理想氣體所作的由體積的等溫變化和絕熱變化組成的循環過程中,如果冷凝器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就無法避免熱量從熱源傳遞到冷凝器。這一原理後來被克勞修斯和開爾文加以論證,推廣為熱力學第二定律。
1832年8月24日卡諾在巴黎去世。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逝世之前已經發現了熱功轉化的規律,放棄了他原來信奉的熱質說。卡諾記在筆記本中的這些見解是在1878年由他的弟弟從倖免被毀的筆記殘頁中發現並公布的。
三、趣聞軼事
沒有公布的論文。
“熱不過是動力,或者更確切地說,不過是改變了形式的運動。動力是自然界的一個不變數,動力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可惜的是他的這個寶貴的思想並沒有發揮作用,因為他當時沒有公布他的論文,一直到1878年,他弟弟發現後才將論文公諸於世。
個人資料
中文名:薩迪。卡諾
外文名:SadiCarnot
國籍:法國
出生地:法國巴黎
出生日期:1796年6月1日
逝世日期:8月24日
職業:軍事工程師、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巴黎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提出卡諾循環和卡諾熱機
提出卡諾定律,建立熱力學基礎
代表作品:《談談火的動力和能發動這種動力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