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加萊菲

卡羅·加萊菲

卡羅·加萊菲(Carlo Galeffi,1882-1961),義大利男中音,1882年6月4日出生於威尼斯,1961年9月22日卒於羅馬,享年79歲。

基本信息

經歷

1904年作為《Lucia di Lammermoor》中的Enrico首演於羅馬Adriano歌劇院,1907年演出於La Favorita,從此開始了輝煌燦爛演的舞台生涯,橫跨半個世紀,出於世界各大主要歌劇院,從1913年起僅在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就演唱了不下17個賽季,劇目廣泛,尤其擅演威爾第男中音角色,其中包括Nabucco , Don Carlo , Simon Boccanegra , Ernani , Rigoletto , Luisa Miller , Ballo in maschera等,以及普契尼的《Il Tabarro》和《Gianni Schicchi》,麥斯卡尼的《Isabeau》和《Parisina》等。

演唱聲部

男中音是一種介於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間的聲部。大體有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前者的音域一般為F-g1,相當於現在一般稱之為男中音的音域,後者為E—e1或f1。(較低的音域)稱之為“低男中音”。

在浪漫主義時期的義大利,由於作曲家套用音域的擴展,男中音越來越多地扮演複雜的角色,因此,在羅西尼作品中男中音音域與男高音相似。如貝利尼《海盜》中的恩奈斯托,《清教徒》中的泰爾波等等。

無獨有偶威爾第的歌劇從《弄臣》開始要求歌唱家把胸聲提到較高的音區因此“威爾第男中音” 出現了。大歌劇的黃金時代,作曲家們也紛紛模仿威爾第,如托馬的《哈姆雷特》、德彪西《佩里阿斯與梅麗桑德》中都安排了極具個性的男中音角色。在德國也有“表演性男中音”、“英雄男中音”、“高音—男中音”、“騎士男中音”和“低音—男中音”的細分;他們還把一些音區偏高、音色輕巧、帶鼻音的稱作法國男中音。

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男中音(baritone),一種介於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間的聲部,通常兼備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質,既亮堂、柔潤,又莊重、沉著,著名的比才歌劇《卡門》中的《鬥牛士之歌》就是由男中音獨唱。世界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都有誰呢?讓我們來做這個任務,一同走近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的音樂世界。
蒂薩·魯弗
漢斯·霍特
提托·戈比
傑拉德·蘇哉
喬治·倫敦
巴魁爾
米爾恩斯
里奧·努齊
格哈德·胡希
尼爾森·艾迪
伊戈爾·格林
吉諾·貝基
胡安·龐斯
西奧·亞當
卡羅·加萊菲
沃爾特·貝里
盧西奧·蓋洛
吉諾·奎利科
馬克·德拉凡
列奧納德·瓦倫
勞倫斯·提貝特
朱塞佩·塔代伊
萊那托·布魯頌
托馬斯·漢普森
卡洛斯·馬林
奧托·愛德爾曼
威廉·沃菲爾德
卡羅·塔利亞布
路易斯·奎利科
馬里奧·賽雷尼
何塞·凡·丹姆
赫爾曼·普萊
菲舍爾·迪斯考
阿爾多·普羅蒂
布萊恩·特菲爾
朱塞佩德·盧卡
朱塞佩·丹尼斯
羅伯特·梅里爾
卡羅·塔利亞布埃
亞歷山大·斯菲德
馬爾克·羅特米勒
保羅·肖弗萊爾
殷格瓦·維克塞爾
哼里希·許魯奴斯
拉格羅·拉伊蒙迪
托馬斯·夸斯妥夫
費魯喬·富拉內托
帕威爾·利西齊安
羅德尼·吉爾弗利
馬里奧·巴斯奧拉
康奈爾·麥克內爾
尼古拉·赫爾萊亞
加斯提諾·迪亞茲
詹姆斯·莫里森[男中音歌唱家]
維力·多姆格拉夫·法斯
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
吉安·賈科莫·圭爾菲
埃托雷·巴斯提亞尼尼
希爾·杰倫特·埃文斯
馬提亞·馬提斯提尼
彼得·史密斯·道森
安東尼奧·斯科蒂
皮耶羅·卡普契里
安塞爾莫·科爾扎尼
希爾·托馬斯·艾倫
謝爾蓋·雷弗庫斯
愛博哈德·華希特
弗里德里希·蕭爾
魯道夫·博克爾曼
帕斯夸萊·阿馬托
瑞卡多·斯特拉奇亞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