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賀新港區

茂名港博賀新港區位於茂名市電白區東南部的博賀灣,地處南海之濱。經茂名博賀灣大橋直達博賀漁港,經博賀半島濱海大道直達水東灣新城,茂名高新區。

陸路運輸距茂名市中心城區60公里,距珠江三角大部分地區300公里左右,水路運輸距廣州236海里、距香港192海里、距海口130海里、距上海1134海里、距新加坡1240海里。

博賀新港區陸域範圍自325國道起向南至蓮頭嶺,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5.5公里,可開發面積約50平方公里。最早開發於1994年,於蓮頭嶺建設30萬噸級單點系泊裝置1 個,是我國首套海上原油接卸系統。

博賀新港區以建設現代化大型深水港區、服務腹地經濟發展為目標,規劃建設一批大型專業化深水碼頭,促進石化、能源、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的發展,將建設成為茂名港的主體港區和粵西地區重要的綜合性港區。

茂名博賀新港港區通用碼頭是廣州港集團與茂名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重點項目,自2016年9月28日動工。總投資額21.69億元的茂名博賀新港港區通用碼頭一期2個通用泊位將於2019年一季度投產。 博賀新港區擬建1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年吞吐量1600萬噸,預計未來茂名石化新增的原油運輸需求量將主要通過博賀新港區新建的原油接卸碼頭進行運輸。

該港區將於2019年3月22日開港。

歷史沿革

百年前,我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的第二部分《實業計畫》用大量篇幅詳細規劃了我國的沿海港口發展,並在第四部分“建設沿海商埠及漁業港”中將現在博賀新港區(文中為電白港)列為必須發展的沿海港口之一:

“此港在廣東省海岸、西江河口與海南島當中之點。其周圍地區富於農產、礦田,則此地必須有一商港,以供船運之用矣。如使以堤全圍繞電白灣之西邊,另於灣之東南半島頸地開一新出入口,以達深海,則電白可成一佳港面,而良好通路亦可獲得矣。港面本甚寬闊,但有一部須加浚渫,以容巨船,其餘空隙則留供漁船及其他淺水船之用。”

2003年,茂名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博賀新港區建港條件研究工作,以《關於成立茂名市博賀新港區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牽頭組織博賀新港區早期研究工作。在領導小組及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2004年中交四航院完成了《博賀新港區建港條件研究》並通過了專家評審,初步確定了博賀新港區優越的建港條件,成為今後博賀新港區工作基礎。

2004年3月,茂名市委、市政府以《中共茂名市委辦公室 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茂名博賀新港區建設指揮部的通知》(茂委辦〔2004〕9號)成立了茂名博賀新港區建設指揮部。博賀新港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在建港條件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委託交通部規劃院完成了《茂名港總體規劃》,最後確定了博賀新港區開發方案和規劃範圍,描繪了港區開發的具體藍圖。在配套設施規劃上,指揮部辦公室初步提出了航道碼頭、進港大道、進港鐵路、供水工程、供電工程、配套生活區等港區六大配套工程,為港區公共設施規劃和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7年8月,為適應新一屆領導人事變動,市委、市政府以《中共茂名市委辦公室 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調整廣東省茂名石化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等議事機構臨時機構成員的通知》調整了博賀新港區組成人員,由時任中共茂名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海光市長任指揮,副市長黃心強同志負責日常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由市發改局局長梁羅躍同志擔任。指揮部辦公室下屬小組增加了環保、產業、海洋、港航、建設5個小組,共11個小組,基本涵蓋了市直各有關單位。調整後的指揮部辦公室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進了博賀新港區的各項工作。市委、市政府也將博賀新港區的開發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8年6月,國家交通部原則批覆同意《茂名港總體規劃》後,市政府常務會議十一屆十五次會議對博賀新港區融資、征地、規劃、招商等多個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明確了博賀新港區征地方案,開展全面征地工作。

2008年9月,博賀新港區進港大道等多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初步具備了全面啟動條件。市委、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以《中共茂名市委辦公室 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加快建設博賀新港區會議就要>的通知》通過了博賀新港區10月份開發啟動儀式的重大決定,並同時就港區征地問題、東區進港航道建設問題、西區進港航道建設問題、港區辦人員配備問題上做出了重大決策,成為博賀新港區開發建設歷程中最重要的指導檔案。
為了保護沿海深水資源,市委、市政府堅持高起點、高水平規劃的原則,在2008年決定委託世界一流的規劃諮詢機構——新加坡裕廊國際進行茂名沿海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包括三個部分,對茂名整個沿海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就是總規劃面積為200平方公里的《茂名港博賀新港區概念性規劃》,內容主要有:博賀新港區港口總體規劃的回顧、評價及建議;博賀新港區工業區臨港產業、產業轉移、園區功能定位研究;空間布局規劃、重大基礎設施規劃等方面,範圍包括博賀新港區、臨港工業區(含大型產業轉移區)和配套生活區,力爭將博賀新港區規劃成為港區一體、港城互動的世界一流現代化港口。
2008年7月,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鐵路支線、博賀新港區航道碼頭建設項目、博賀新港區物流基地項目、粵電茂名博賀電廠等項目列入了廣東省新十項工程項目,標誌著省對博賀新港區開發建設的重視和支持,在政策上為博賀新港區的全面啟動準備了條件。

2003年以來,博賀新港區完成了《建港條件研究》、《茂名港總體規劃》等規劃工作,建設深水大港,構建臨港工業的可行性已經得到各方面反覆驗證,港區的規劃構想也已經得到確定,進港大道等重要配套設施前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供電、供水工程建設工作初步完成,征地工作全面開展並積極推進,港區已經具備全面啟動的客觀條件。
2012年4月26日,位於茂名市電白區的“三大平台之一”廣東茂名濱海新區掛牌成立,博賀新港區成為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前沿陣地,進入了全面開發建設的嶄新時代。

港口規劃

規劃概況

茂名博賀新港區總體規劃圖 茂名博賀新港區總體規劃圖

博賀新港區通過建設大型專業化深水碼頭,以承擔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兼顧散雜貨運輸,引導能源電力、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布局,全面發展物流、信息、綜合服務等現代化服務功能,加速形成區域性的綜合運輸樞紐,逐步發展成為粵西地區重要的規模化、綜合性港區。是一個兼備水運、公路、鐵路、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集多種服務功能為一體,由港口企業、物流企業和臨港產業有機結合的服務整體,具備裝卸儲運、中轉換裝、運輸組織、現代物流、臨港工業、信息、綜合服務等主要功能。

博賀新港區以大宗乾散貨、液體散貨、通用雜貨、LNG為主。形成碼頭生產性岸線14860米以及支持系統岸線約200m,形成港區陸域面積32.1km 。可建設各類生產性泊位52個,綜合年通過能力可達2億噸。預測2020年、2030年博賀新港區的貨物吞吐量分別為10040萬噸和14230萬噸。

規劃目標

一.港口規劃指標

港口規劃指標一覽表

序號項目單位數量
生產性泊位及港口岸線個/m52/14860
15-10 萬噸級散貨泊位/岸線個/m8/3430
25-10 萬噸級通用泊位/岸線個/m10/3130
32 萬噸級以下通用泊位/岸線個/m36/7300
4支持系統岸線m200
港區面積(港界範圍內)km32.1
1碼頭生產作業區km10.1
2物流園區、生產輔助區及港口相關用地km3.5
3港口管理及支持系統區km1.0
4其它(臨港工業區、現有設施、綠化用地等)km17.3
港口占用海域、土地面積km15
1海域、灘涂(實際圍填)km12.5
2土地(不含臨港工業區、綠地、通道)km2.5

預測目標

二.博賀新港區吞吐量發展水平預測

博賀新港區吞吐量發展水平預測
單位:萬噸

港區2020年2030年
合計出口進口合計出口進口
博賀新港區100402310773014230364010590
1、煤炭2280600168034007002700
2、石油及製品542010204400656014605100
其中:原油4550400415054508004650
成品油8706202501110660450
3、化工原料及製品27090180370120250
4. LNG400400600600
5、金屬礦石400400500500
6、鋼鐵35050300550150400
7、其他件雜貨320190130930410520
8、貨櫃箱量(萬TEU)75453016510065
貨櫃重量6003602401320800520


三.茂名港博賀新港區主要貨種有煤炭、石油及其製品、化工原料及製品、LNG、金屬礦石等

茂名市煤炭需求量預測表
單位:萬噸

預測年份
項目
20202030
煤炭總需求量15402450
火力發電12402140
乙烯廠200200
建材行業8590
社會用戶1520

四、岸線利用規劃
博賀新港區從馬咀石至爵山扶嶺,規劃岸線長11.7km,其中已利用岸線1.1km,規劃主要用途為油氣化工、礦石、煤炭及通用泊位岸線。
五、港區布局規劃
規劃港區陸域總面積32.1km,主要劃分為港口用地、港區公用配套設施用地、港區管理中心用地、港口物流園區、鐵路站場用地和工業用地。
六、集疏運預測和規劃
1、博賀新港區集疏運預測
根據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吞吐量預測,結合具體貨種進出口運輸情況,預測2020年和2030年博賀新港區集疏運方式和運量。

2020 年博賀新港區集疏運預測

單位:萬噸

集運疏運
集運總量水運公路鐵路管道疏運總量水運公路鐵路管道
1.煤炭228016808052022806001801500
2.石油及製品54204400102054201020
其中:原油4550415040045504004150
成品油870250620870620250
3.化工原料及製品27018040502709080100
4.LNG400400400400
5.金屬礦石400400400400
6.鋼鐵3503005035050100200
7.其它雜貨320130100903201907060
8.貨櫃箱量753045754530
貨櫃重量600240360600360240
合計100407730630610107010040231067021604900

2030年博賀新港區集疏運預測
單位:萬噸

集運疏運
集運總量水運公路鐵路管道疏運總量水運公路鐵路管道
1.煤炭3400270010060034007001202580
2.石油及製品656051001460656014605100
其中:原油5450465080054508004650
成品油11104506601110660450
3.化工原料及製品3702505070370120100150
4.LNG600600600600
5.金屬礦石500500500500
6.鋼鐵55040050100550150100300
7.其它雜貨930520290120930410190330
8.貨櫃箱量1656510016510065
貨櫃重量13205208001320800520
合計142301059012908201530142303640103043105250

2、集疏運規劃
(1)鐵路規劃:

貨運:為滿足博賀新港區集疏運要求,規劃建設的博賀疏港鐵路由博賀港支線和吉大港支線。博賀港支線北起廣茂線電白站南至博賀站,全長58.25km,中間設觀珠、馬踏、電城3箇中間站。電白站為地區性技術作業站,博賀站為港前技術作業站。吉大港支線起自博賀站,至規劃的吉達港區止。 博賀新港區支線為地方鐵路(單線鐵路),年輸送能力近期1.38×104噸;遠期2.07×104噸。博賀疏港鐵路2018年動工建設。

1.

貨運:為滿足博賀新港區集疏運要求,規劃建設的博賀疏港鐵路由博賀港支線和吉大港支線。博賀港支線北起廣茂線電白站南至博賀站,全長58.25km,中間設觀珠、馬踏、電城3箇中間站。電白站為地區性技術作業站,博賀站為港前技術作業站。吉大港支線起自博賀站,至規劃的吉達港區止。 博賀新港區支線為地方鐵路(單線鐵路),年輸送能力近期1.38×104噸;遠期2.07×104噸。博賀疏港鐵路2018年動工建設。

博賀新港區 博賀新港區

2.客運:2018年6月28日粵西首條快速鐵路深茂鐵路將如期通車,經馬踏站及茂名港大道直達博賀新港區。

2018年開建350公里時速的廣湛高鐵在濱海新區設博賀站,新區將進入高鐵經濟新時代並加快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加快實現:“建深水大港、興現代產業、造濱海新城”宏大目標。
(2)公路規劃:濱海新區規劃建設“東接、北上、西進、南連”的對外綜合運輸大通道,實現對外通道高速化,主動融入珠三角經濟區、環北部灣經濟區,輻射大西南和中南地區內陸腹地。

2017年11月重點建設項目包茂高速公路粵境段及延長段建設已實現通車、茂名新港大道已建成通車、G325國道改線建設已完成、博賀灣大道等幹線路網已建成通車。

2017年12月28日汕湛高速博賀港支線已建成通車並聯通博賀新港區。

2018年開建的廣東濱海公路茂名段作為樣板工程率先建設,公路組成部分茂名博賀灣大橋,博賀半島濱海大道,水東灣大橋與水東灣新城,水東灣新區,茂名高新區連線,推動新區的經濟擴容提質騰飛發展。。。。。。
(3)管道及皮帶長廊:博賀新港區連線液體散貨碼頭及罐區與臨港石化基地的管道集中沿管廊敷設,管廊布置港區東側,向北與吉達大道平行。博賀新港區乾散貨碼頭與堆場(或後方廠區)之間主要採用皮帶長廊方式進行集疏港運輸。

配套規劃

1、供電規劃
供電設計包括港區前方的貨櫃作業區、大宗散貨作業區、通用貨物作業區、油品庫區、液體化工品庫區及港區後方港口綜合物流區、港口商貿區等。根據電力系統現狀及規劃,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可依託鳳梨園220kV變電站進行供電。在博賀新港區內,規劃建設110kV變電站2座,單台變壓器容量採用50MVA,近期均為兩台,最終建設規模均按3台考慮。同時,根據港區各碼頭及作業區的供電負荷分布情況在碼頭及堆場和輔建區建設多個10kV中心變電所和10kV變電所,以滿足港區供電照明的需要。所有10kV中心變電所的電源皆引自上述兩座110kV變電站。
2、給排水規劃
(1)給水工程規劃。本港區規劃最高日用水量約為37000m/d,其中工業及環保用水量為27000m/d,生活及船舶用水量為10000 m/d。主要包括碼頭船舶上水、生產及生活用水、環保除塵用水等。其中用水量較大的為固體散貨碼頭區,該區用水量主要為環保除塵用水。
在電城北部規劃新建濱海第一水廠,近期規模10萬m/d,遠期規模35萬m/d,水源為儒洞河和河角水庫,主要向博賀灣新城和博賀新港區供水。
本次港區規劃範圍內港區用水近期均採用市政供水水源,用水均接自新港大道DN800管徑給水主幹管。遠期可考慮分質供水,生活用水和船舶上水接自新港大道DN600管徑給水主幹管,環保除塵用水和消防用水接自新港大道DN800管徑的工業原水管道。
(2)污水工程規劃。港區的含礦煤工業污水以自主處理為主,實行“誰生產誰處理”制度。本次規劃區域總生活污水量較小,由於港區面積較大,建築物比較分散,全部生活污水靠重力流和泵站收集較困難,根據港口的特點,規劃港區內設定若干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水經處理水質達標後全部回用作為生產用水或消防備用水或綠化灌溉水。
由於港區現階段無市政污水處理廠,港區已建工程均需自建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港區建設初期污水量較小,企業也可自建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港區液體化工倉儲區比較集中設定,因此港區規劃含油及化工污水處理廠1座,罐區和碼頭產生的含油及化工污水經管道收集後集中輸送至新建的含油及化工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標後排放。
(3)雨水工程規劃。規劃區域雨水管渠設定充分利用地形,結合用地豎向控制布置,雨水經有組織收集就近排向區內排洪溝或港池。
根據《港口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範》JTS149-1-2007的規定,礦石和煤炭散貨碼頭作業區的堆場徑流雨水和碼頭面初期雨水均為含礦、煤污水,此部分雨水需處理後回用,本次區域散貨碼頭作業區企業新建含礦、煤污水處理廠,堆場徑流雨水和碼頭面初期雨水經處理後回用做環保除塵用水。
(4)防洪排澇工程規劃。排澇設計標準按廣東省規定的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所產生的徑流量1~3天排除,即工業區生產用地按一天排除。雨水系統如需設定提升泵站時,排水泵站設計規模應與管(渠)設計標準和設計流量一致。特殊地區的治澇標準按保護對象要求確定,交通要道採取10年一遇暴雨中斷通車不超過三小時為限。
本港區排洪設施主要設定在蓮頭嶺山腳及東閣嶺開山地勢較高處。沿山體或港區邊界設定排洪渠,再通過排水口或排水涵洞排至港池或外海。
(5)消防規劃。港區規劃設定陸域消防站2座,建設標準按城市一級消防站設定。港區支持系統規劃建設水上消防中心1座。本次規劃在港區工作船碼頭設定A級水上消防站一座,由於水上消防站投資較大,建議近期配備消防能力達到FF2要求的拖消兩用船一艘,遠期再增加一艘。
消防用水由環保除塵給水、消防合一的給水管網供給,形成環路,沿道路設室外消火栓,布置間距不超過120米。工業環保除塵及消防給水系統主要提供固體散貨環保除塵用水和港區消防用水,近期水源接自新港大道生活給水管道,遠期水源接自新港大道工業原水給水管道。石化作業區設定獨立的臨時高壓制消防給水系統和泡沫滅火系統,消防用水由消防水池儲存。
3、通信信息規劃
(1)通信規劃。規劃港區內電話、數字網路、有線電視等有線通信由新建目標交換局接入,沿主幹道敷設主幹光纖和同軸電纜,構建寬頻網路和有線電視系統。
(2)信息規劃。港口信息系統應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改造現有生產經營方式,提供經營管理和巨觀決策服務,營造通暢的信息服務環境,提高港口對外服務能力。近期結合港區開發建設,建成港口內聯外通的網路信息系統;遠期建成港口EDI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建立信息資源庫及港口決策支持系統,全面提高港口的信息服務水平。
4、港口支持系統規劃
提供港作船、引水、海監、供水、航修、維修等服務是港口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博賀新港區規劃有港作船、引水、海監等船舶服務的工作船基地。
隨著博賀新港區的建設,到離港船舶數量將逐步提高,預計港口船舶交通環境潛在隱患和航行危險度也將上升,因此,建設專為茂名港服務的綜合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是十分必要的。根據茂名港總體規劃,在規劃期內考慮新建一中心一站或一中心兩站規模的VTS系統一套,對來往於博賀新港區水域的船舶實現交通動態管理。該VTS系統包括雷達子系統、VHF通信子系統、船舶數據處理子系統、船舶自動識別(AIS)子系統、CCTV子系統等。該系統應通過專用線路與廣東海事局其它系統實現聯網

建設成果

博賀新港區是茂名港向大型化、深水化、現代化目標邁進的重要依託,宜抓住先期開發機遇重點開發;未來隨著大型深水碼頭和後方集疏運通道的逐步配套,應預留為腹地中轉運輸的功能,同時,博賀新港區應兼顧服務茂名東部臨港產業,但考慮陸域資源、通道條件及環保等因素,博賀新港區在服務臨港產業方面應有所側重;截止到2016年3月,以下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1、粵電集團博賀煤電項目(已開工):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投資約180億元,占地約170公頃(2550畝),配套建設2個10萬噸煤炭碼頭泊位。
2、廣州港通用碼頭項目(近期動工):投資約25億元,占地約128.8公頃(1932畝),碼頭岸線長1320米,新建3個7萬噸級和1個3.5萬噸級通用碼頭泊位。
3、中化茂名博賀新港區儲運及液體化工碼頭項目:投資約20億元,占地約114.8公頃(1722畝),配套建設2個8萬噸級和2個3萬噸級碼頭泊位。
4、粵西LNG接收站項目:投資約110億元,占地約58公頃(870畝),配套48萬立儲罐及220公里管道,配套建設2個15萬噸級LNG接收站碼頭泊位。
5、中海油LNG--茂名博賀清潔能源物流基地項目造陸工程/茂名博賀冷能利用工業園項目造陸工程:茂名博賀清潔能源物流基地項目造陸工程擬填海形成陸域面積43.2329公頃,回填量480萬方,總投資估算99877.86萬元。
茂名博賀冷能利用工業園項目造陸工程擬填海形成陸域面積19.4449公頃,回填量350萬方,總投資估算36980.73萬元。
6、東達蒙古王旅遊地產綜合開發項目:投資約20億元,占地約133公頃(2000畝)的旅遊地產開發項目。
7、中鋁集團礦石堆場、倉儲項目:投資約20億元,占地約86公頃(1290畝),新建2個15萬噸級礦石碼頭、1個3.5萬噸級和1個2萬噸級散貨碼頭泊位。

項目進展

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防波堤工程項目 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防波堤工程項目

2018年1月,博賀新港區西防波堤建設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能在今年6月底完工。西堤已於2017年5月28日合攏,堤身內外兩側扭王字塊已經安裝完成,正在進行防浪牆砼澆築、堤頂護面塊石拋理、 胸牆砼澆築及堤頂扭王字塊安裝,其中防浪牆下層砼已完成1430米,上層砼已完成470米;胸牆砼澆築至+2.8米標高。

東西防波堤工程是博賀新港區的基礎和起步工程,防波堤建成後,將大大改善港內泊穩條件,降低港區內碼頭的建設標準和成本。能形成環抱式港池面積6平方公里,碼頭作業面積為11.2平方公里,岸線長度10.4公里。可建設萬噸級以上液體化工、煤炭礦石、貨櫃通用泊位、原油、LNG等各種專業生產性泊位33個,形成吞吐能力約1.2億噸,引入港口建設投資近300億元。

博賀新港區 博賀新港區

2018年7月20日,經過近三年半時間的高效施工,茂名博賀新港區西防波堤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西防波堤工程全長3315米,堤身為斜坡式結構,堤頭段為直立沉箱結構。西防波堤建成後,與東防波堤形成環抱式港池面積6平方公里,碼頭作業面積為11.2平方公里,吞吐能力1.5億噸。

茂名博賀新港港區通用碼頭是廣州港集團與茂名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重點項目,自2016年9月28日動工。

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項目位於廣東茂名濱海新區博賀新港區,碼頭岸線總長1208米,陸域縱深約700-1000米,陸域總面積120萬平方米,項目新建2個10萬噸級、1個7萬噸級和1個3.5萬噸級通用泊位。預測本項目碼頭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018萬噸,達產後年吞吐量將達到1000萬噸。

項目開工至今累計完成投資6個億,占第一階段總投資14億元的43%。碼頭公司有信心按計畫在2019年一季度內投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