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代

博爾代

比利時細菌學家、免疫學家。研究溶血作用,建立“補體結合試驗”,奠定體液免疫學和血清學的基礎。發現百日咳桿菌並研製成百日咳菌苗,因這些成就獲19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博爾代

籍貫:比利時

職業:細菌學家、免疫學家

生卒:1870~1961

人物簡介

博爾代(1870~1961)

Jules (Jean-Baptiste-Vincent) Bordet

1870年 6月13日生於比利時蘇瓦尼的教師家庭。1961年4月6日卒於布魯塞爾。1892年獲布魯塞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894年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在梅契尼科夫實驗室工作。1901年回布魯塞爾,任狂犬病防治和細菌學研究所(1903年改名為布拉邦特巴斯德研究所)所長,直至1946年他的兒子保羅接任。1907~1935年在布魯塞爾大學任細菌學教授,此間每年都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講學。1895年他發現動物血清中存在著與溶菌作用有關的兩種物質:一種是特異性抗體,他稱之為敏感素,耐熱(55℃),僅存在於有免疫力的動物血清中;一種是非特異性的物質,不耐熱,稱為防禦素,即現在所說的補體,存在於所有動物的血清中。1898年他發現血清也能溶解異體的紅細胞,這過程與溶菌過程相似,也需要補體參與。1901年他研究免疫問題時發現抗體有與特異性抗原結合的能力,抗原、抗體結合的機制是吸附作用。抗原-抗體結合物能吸附補體,使血清中的補體固定,因此往這血清中加入紅細胞和它的抗體──溶血素後,這血清不再能使紅細胞溶解。他與O.讓古一起建立補體結合試驗,這工作為許多傳染病,如傷寒、結核、梅毒等的血清診斷方法奠定基礎。1906年他和O.讓古發現百日咳桿菌,今該菌稱百日咳博爾代氏菌。他們從此菌中提得一種內毒素,並製備成功百日咳菌苗。此後他還進行細菌抗原的變異性、血液凝集作用和噬菌體等的研究。他一生獲得許多榮譽。主要著作有《傳染病的免疫療法》。

研究成果

博代(Bordet,Jules Jean Baptiste Vincent)比利時細菌學家。

1870年6月13日生於比利時埃諾省蘇瓦尼;1961年4月6日卒於布魯塞爾。博代於1892年在布魯塞爾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隨後又到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在梅契尼科夫指導下繼續工作。

1901年,他在布魯塞爾也創建了一個巴斯德研究所並親任所長,從而開展了自己的工作。

1898年,博代正在巴黎居住,他發現,如果把血清加熱到55攝氏度,儘管血清中的抗體不致受到破壞(這可為血清仍能與抗原相互作用這一事實所證實),但卻喪失了摧毀細菌的能力。由此可以推斷,血清中一定含有某種或某組非常脆弱的成份作為抗體的補體,使之能夠與細菌發生作用。博代把這種成份稱為防禦素(alexin),而歐利希則將它命名為補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名稱。

1901年,博代又指出,當一抗體與抗原發生作用時,其補體便被耗盡。這一過程叫做補體結合,它在免疫學上證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乏色曼發明著名的乏色曼梅毒診斷試驗法依據的實際上正是補體結合。接著,博代於1906年又發現了百日咳桿菌,並研究出一種對這種病發生免疫作用的方法。

1907年,他受聘擔任布魯塞爾大學細菌學教授。博代對免疫學的研究以他榮獲1919年諾貝爾和生理學獎為其高潮,這是對他在補體結合方面的工作所給予的特別的表彰。

1920年,他寫了一篇論述免疫學的文章,精湛地總結了當時有關該領域的全部知識。然而,對當時不斷在豐富著的關於病毒的知識,博代卻持頑固反對的態度,他拒不承認圖爾特所發現的噬菌體實際上是生物,而在很長時間裡堅持認為它們只不過是一些毒素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