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約禮

博文約禮

博文約禮,基本信息為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博文約禮”為孔子之主要教育規訓,其言載於《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香港中文大學校訓為“博文約禮”。博文約禮,每個字分開來解釋,博就是廣泛,如博覽全書,文就是事情,也就是格物之物。王陽明告訴我們如何約禮,就是要博文,或者說要去人慾存天理,就必須在事情上磨練。古人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些都是內心修煉的極好例證。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博文約禮”為孔子之主要教育規訓,其言載於《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詳細釋義

【解釋】:博:廣泛;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示例】:~,詎窮於鑽仰也。 清·王闓運《八代文粹序》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校訓

香港中文大學校徽校訓香港中文大學校徽校訓

香港中文大學校訓為“博文約禮”,“博文約禮”出自《論語》:“君子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它是孔子的主要教育規訓。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因此,中大的教育方針是德智並重。

“博文約禮”翻譯為英文:Broadening one's intellectual horizon and keeping within the bounds of propriety.

辨析

禮字即是理字。理之發見可見者謂之文。文之隱微不可見者謂之理。只是一物。約禮只是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見處用功。如發見於事親時,就在事親上學存此天理。發見於事君時,就在事看上學存此天理。發見於處富貴貧賤時,就在處富貴貧賤上學存此天理。發見於處患難夷狄時,就在處患難夷狄上學存此天理。至於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見處,即就那上面學個存天理。這便是博學之於文,便是約禮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惟一。

與我們所熟悉的現象與本質的關係相當接近。博文約禮,每個字分開來解釋,博就是廣泛,如博覽全書,文就是事情,也就是格物之物。約就是簡單、單一、一的意思。禮就是理,天理的意思。文和禮互為表理。文就是事情,禮就是事情上存在的道理。博文約禮就是廣泛地經歷事情,得到唯一的道理。

在王陽明看來,一方面要約禮,約禮就是要去人慾存天理,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就必須要事情上用功,要在事情上學存此天理。如在事親上、在事君上學存此天理,在貧賤的時候,在富貴的時候,在患難的時候,在身處夷狄的時候都要學存此天理。在行動的時候,在休息的時候,在說話的時候,在沉默的時候,都要學存此天理。說到底就是要時時、處處、事事學存此天理。博文和約禮是一物,如同知與行是一物。

王陽明告訴我們如何約禮,就是要博文,或者說要去人慾存天理,就必須在事情上磨練。古人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些都是內心修煉的極好例證。博文是約禮的功夫。要提升道德的修養,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上磨練,如當我們遭遇失敗,傷心痛苦的時候正是我們用功的時候,類似於佛家的修行。我們看很多偉大人物,為什麼當他們面臨危險的時候,還能鎮定沉著?這難道不是平時磨練的結果嗎?為什麼他們處於人生最落魄、最困難的時候,還能東山再起、捲土重來?難道不是內心修煉的結果嗎?我們在培養領導的時候,不是也需要讓他去鍛鍊一下嗎?對於年輕人來說,要學會的就是進行自我鍛鍊。去人慾、存天理,其實包含整個的心理狀態,而這也通常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以此心理狀態就能妥當地應對所有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個人的修養是從所應對事情的成效來檢驗的,比如你固然可以認為自己已去了人慾,但你處理事情還是不行,就只能說你的心理還是存在人慾。雖然要在事情上去磨練,但並不是經歷越多,能力越強,事情辦得越好。關鍵的是我們內心的改變有多大,提升有多大。博文和約禮實際上就是同一個事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