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博山風景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是中國孝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汩汩流淌的孝水哺育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博山自古便是歷史悠久的陶瓷琉璃之鄉,被譽為“陶琉之鄉”。別具風味的博山菜餚和地方小吃,在魯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地方特色飲食文化,被譽為“中國魯菜名城”。
博山風景名勝區由顏山公園景區、白石洞景區、石門景區、樵嶺前景區、五陽山景區、泉河頭景區、魯山景區以及金牛山景區八大景區組成,大小景點200餘處,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景區內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兩處,有中國第一長城——齊長城;有大自然奇蹟――石海;有高聳入雲的望海樓;有魯中第一高山――魯山;有被譽為山東第一洞的開元溶洞、江北第一溶洞的博山溶洞。
自然資源
石門風景區
石門景區的村名多“峪”,岳峪、鎮門峪、珠寶峪。足見其山之多。山眾而多奇,水豐而多秀,是石門風景區的主要特色。
石門的山,絕壁突兀而立,村莊房舍隨山勢而建,青石崖、青石房,錯落相間。“十八盤”上,石壁石柱如林,就象黃山西海一般。以此北望,山頂平坦之地,曰夾谷台,史傳春秋戰國時,魯定公和齊侯在此舉行過“齊魯會盟”。
金牛山風景區
“博山”由來,“山多”為一解,然眾山之中,確有名“博山”者,這便是位於北博山鎮南之山,現名辰巳山。
山博景多,辰巳山前,淄河水三支交匯,田園豐潤,西行數里,淄河北岸一山形似金牛藏於數峰之間,故名曰金牛山。山上亭台樓閣,多在峭壁懸崖,蒼松翠柏中隱見。拾級而上白雲洞、凌霄洞,洞洞相連。
五陽山風景區
五陽山因五峰簇擁向陽而得名,位於石馬鎮。山崖險峻,古建築臨壑構造,形成這裡以“石”為特色的天然與人工並造之景觀:跨澗東西的“擔山”石橋,“惠恰鄰里”,“道統三三”等摩崖石刻,石條為台,石檐石屋,石閣石殿。醉酒台、霧雲洞,皆天然生成,懸崖石壁縫中,五杈松柏,枝幹蚺曲,相傳生在唐代貞觀年間。
五陽山還比鄰碧波蕩漾的石馬水庫,殿閣參差的五鳳山、鳳頂山。景區古建築皆保存完好,庭內壁畫依然清晰可見。
白石洞風景區
白石洞風景區位於博山西郊域城鎮,來博山者必游白石洞。因為白石洞美,美在山色;白石洞奇,奇在山容。當一條青石曲徑引你到上里時,你便融化在綠色當中。山榆、流蘇、黃櫨、烏桕,樹樹交錯,把頭上的藍天遮個嚴嚴實實。若趕上暮秋時節,鵝黃、橘黃、絳紫,萬木霜天沐金風。白石洞,洞在半山,晶瑩白石鑲嵌洞口;懸崖欲墜,細水涓涓流出石縫。龍神祠、團圓殿、玉皇閣,建築獨特,小巧玲瓏。柿岩,因“柿林千樹,高下扶疏”而得名。
樵嶺前風景區
樵嶺前風景區位於博山區西南6公里處的群山綠水之間。整個景區以樵嶺前村為中心,方圓5公里。景區內峰秀岩峭,茅舍錯落,小橋流水,一派山野風光。山奇、水碧、林幽、景秀是其獨有特色,居博山八大景區之首。景區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爽,清泉、流水,沒有半點污染,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是省內難得的休閒、娛樂、避暑、納涼的天然公園,被譽為“魯中山水畫廊”。整個風景區由博山溶洞、王母池、天星湖、齊長城遺址、淋漓湖、山東公路第一高架橋等構成,尤以博山溶洞、王母池、天星景區為人所稱道。
博山溶洞位於樵嶺前村東寨峪頂山,於1995年5月由樵嶺前村自辦開發、開放。初步勘探主洞全廠約5000餘米,歷經數年開發,主洞現已開發、開放1600餘米,有待開發景區達4000餘米,且整個主洞周圍支洞交錯,洞中有洞,曲折幽邃,結構十分奇特,在北方地區十分罕見,洞內一般寬10米左右,最寬處20餘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方行。高一般30米左右,最高處達50餘米,最低處須匍匐方可通過,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藝術宮殿。
淋漓湖,水面數百畝,系一人工湖,原設計容水量為250萬立方米。
王母池位於樵嶺前村南,兩山相交形成一峽谷口處,飛流疊瀑,“疑是銀河落九天”,巨大的水簾衝擊崖底,流光溢彩,絢麗動人。在瀑布的右上方七塊巨石疊立、高達10餘米,恰似一嫻淑的仙女在俯首凝思,人稱“王母石”。
天星湖由天星峪而得名,與淋漓湖一山之隔,遙相呼應。為開發旅遊景點,樵嶺前村投資300餘萬元,歷時兩年,將這裡建成了集划船、垂釣、游泳、避暑、就餐為一體的天星湖旅遊度假村。
源泉風景區
源泉風景區坐落於博山區東南部綿延不絕的山麓之間,距城區25公里,傍依淄河水,北靠二郎山。景區以其山高、谷深、林茂、灘淺、石怪、泉清、洞幽、水美而獨具特色,被譽為“江北小桂林”,主要景點有開元洞、青龍山、二郎山、淄博第一索道,天然游泳場等。
開元溶洞因洞內有唐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是廊道廳堂式洞穴。洞廳大而高,鐘乳石、石幔、石筍、石旗、石葡萄等自然景物富多彩,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洞內出土有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摩崖石刻和西漢、北魏、隋唐時期的陶片、鐵器、兵器等文物,給開元洞內的人文景觀又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泉河,水面上映襯著青龍山的倒影。水清見底,魚游淺灘鵝鴨嬉戲,令人耳目一新。上龍灣和下龍灣兩大泉群內泉眼密布,噴珠吐玉,長年不竭,且水溫常年保持5℃左右,水中飼養引進的虹鱒魚,可令遊客一飽口福。 從下龍灣沿山路盤旋而上,可見一組古建築鑲嵌於懸崖峭壁之間,掩映在綠樹繁花之中。頭一座便是舊時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龍王廟”。
再拾級東攀,至山門,一座磚砌單檐三門牌樓,高寬約6米,凌空矗立,上書“清音萬古”。進牌樓,迎面是座規模宏大的殿宇---“三宮殿”。據殿前“透龍碑”記載,此殿系明萬曆十二年修建,距今已有400餘年。這“透龍碑”浮雕石龍,光滑如鏡,當地有首民謠:“青龍山前一條河,既有鴛鴦又有鵝,抬頭望見透龍碑,一眼看到太陽窩”,晚霞夕映,碑端能照見高聳的“無影山”。
交通信息
駕車從淄博出發,途徑山泉路、S294到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