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鹿自然保護區

南鹿自然保護區

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南麂保護區)是1990年9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首批五個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1998年12月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南麂保護區)是1990年9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首批五個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1998年12月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該保護區是一個以海洋貝藻類及其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
南麂保護區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南海域,由52個面積大於500m的島嶼,數十個明、暗礁及周圍海域所組成。保護區總面積為201.06km,其中島嶼陸域面積11.13km,海域面積 189.93km。西離大陸最近點約55km、北距溫州市最近點約93km、南至台灣基隆港約270km、東為寬闊的東海大陸架海區。
南麂保護區處於台灣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匯處。生態環境獨特、物種資源豐富、生物區系複雜。據初步調查,區內有貝類421種、大型底棲藻類157種、微小型底棲藻類459種、魚類379種、甲殼類257種和其它海洋生物157種。南麂保護區貝藻類資源尤為豐富,兩者種數均占全國的20%左右,其中22種貝類目前在我國沿岸僅見於南麂海域,黑葉馬尾藻、頭狀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是在南麂保護區發現的世界海藻新種。該區不僅海洋生物物種繁多,而且還具有溫帶、熱帶兩種區系特徵和地域上的斷裂分布現象,是中國南北貝藻類分布的交錯帶,在科研、生產和學術上具有很高的價值,被專家譽為“貝藻王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