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保護區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南海域,由52個面積大於500m的島嶼,數十個明、暗礁及周圍海域所組成。保護區總面積為201.06km,其中島嶼陸域面積11.13km,海域面積 189.93km。西離大陸最近點約55km、北距溫州市最近點約93km、南至台灣基隆港約270km、東為寬闊的東海大陸架海區。
南麂保護區處於台灣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匯處。生態環境獨特、物種資源豐富、生物區系複雜。據初步調查,區內有貝類421種、大型底棲藻類157種、微小型底棲藻類459種、魚類379種、甲殼類257種和其它海洋生物157種。南麂保護區貝藻類資源尤為豐富,兩者種數均占全國的20%左右,其中22種貝類目前在我國沿岸僅見於南麂海域,黑葉馬尾藻、頭狀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是在南麂保護區發現的世界海藻新種。該區不僅海洋生物物種繁多,而且還具有溫帶、熱帶兩種區系特徵和地域上的斷裂分布現象,是中國南北貝藻類分布的交錯帶,在科研、生產和學術上具有很高的價值,被專家譽為“貝藻王國”。
相關詞條
-
壽鹿山自然保護區
壽鹿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甘、蒙、寧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574公頃。公園地處騰格里沙漠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周圍被荒漠所包圍,享有“沙漠綠島”之美譽。壽...
簡介 歷史由來 傳說 相鄰景點 相關詞條 -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風景主峰五鹿山,海拔1946米。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是呂梁林局建起的第一個以保護國家珍禽褐馬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以保護國家珍禽,...
簡介 景點 自然保護 同圍古建築 地質地貌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推進生態文明、構建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
法律規定 華北地區 東北地區 華東地區 華中地區 -
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
基本情況 發展沿革 作用 意義 類型 -
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
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地處長江天鵝洲故道邊,屬典型的近代河流相衝積,洪積的堆積形成的洲灘平源,地勢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區內土壤肥活,水質良好,牧草豐盛,...
簡介 歷史發展 外形特徵 分布範圍 保護級別 -
湖北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
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林茂草豐,人跡罕至,是麋鹿野生放養的天然理想場所。 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約52頭麋鹿在這裡被野化放歸。
麋鹿歷史發展 外形特徵 分布範圍 生活習性 保護級別 -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東部林區,伊勒呼里山南麓,在松嶺區境內。保護區地理位置為東經125°07′55″--125°50′05″,北緯51°0...
詳細資訊 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 管理狀況 發展規劃 -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臨滄市境內,總面積50887公頃,西起滄源縣小母空山頂經班洪村到耿馬縣三家村,東自滄源縣登革洛河岔口到耿馬縣石樓梯,南起滄源縣...
景區簡介 地理位置 保護與開發 管理狀況 旅遊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