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非約翰內斯堡植物園是1969年政府決定在JanVanRiebeeck公園的基礎上建設的,面積81公頃。當時整個園區的植物種植總體設計是以42科的喬木作為骨架,其他植物根據生態習性和觀賞特性來配植,10年的種植周期總共栽培了56000株喬木。當然,植物園現有的面貌跟合理保留和巧妙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生境分不開。現在植物園每年和世界各地植物園進行3000多份種子交換,一共收集了2萬多種植物。
地理環境
南非約翰內斯堡植物園所在地約翰內斯堡素有"黃金之城"之稱,地處海拔約1800米的非洲內陸高原上,晝夜溫差大,但氣候溫和。夏天平均氣溫在20℃,冬天則在11℃度左右。整個城市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空氣極為清新,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
發展歷程
在20世紀20年代就斷斷續續地有人提議要在約翰內斯堡建一個植物園,但直到1968年11月19日建設可行性報告才真正提交到政府。1969年政府決定在JanVanRiebeeck公園的基礎上建設植物園,面積81公頃。當時整個園區的植物種植總體設計是以42科的喬木作為骨架,其他植物根據生態習性和觀賞特性來配植,10年的種植周期總共栽培了56000株喬木。
植物園各園區
草本植物園
現代植物園被認為是源於16、17世紀的私家草藥園。為了體現植物園發展的歷史背景,植物園討論決定要建設這一主題園。布局上採用隱修院的迴廊設計,充分考慮人與植物的親密接觸。園區以月桂屬植物作為綠籬,以非洲柿為背景,收集展示了多種傳統藥用植物,還有非洲當地的藥用植物以及蔬菜、提煉化妝用品的植物等。
月季園
建於1964年,當時還是JanVanRiebeeck公園的一部分。後來雖經重新設計,但仍保持原有的巴洛克風格。60多種4500多株月季以花色為基調板塊布置在草坪中。噴泉、跌水則為寧靜的植物園增添了幾分動感。
莎士比亞園
外形呈橢圓形,中央是圓形下沉廣場,周邊是月桂綠籬。設計上受莎士比亞名著《仲夏夜之夢》第二幕第一場中的植物啟發,將涉及的植物如山楂、歐洲蘋果、香桃木、牡丹、大馬士革薔薇、黃春菊、黑角蘭、草莓,尤其還有些芳香植物如薄荷、薰衣草等配植其中。植物標牌上除了常見的植物學信息內容外,還注釋了《仲夏夜之夢》中的原文。每年這裡都舉行莎士比亞的誕辰紀念活動,如音樂、詩歌、喜劇等,遊客可以席地觀賞。
綠籬展示區
是約翰內斯堡植物園內非常精彩的一個園區。遊客不但可以欣賞到90多種適合修剪、造型各異的植物,還可以借鑑到自家的花園套用。
高山植物室
相對而言,赤道熱帶地區植物、南極植物和高山植物因其栽培條件要求高和栽培難度大而不常見。約翰內斯堡植物園的高山植物室是南半球兩大高山植物室之一,為南非人提供了欣賞高山植物的場所。
多肉植物收集區
植物園一開始就注重南非當地和納米比亞的多肉植物收集,也包括來自馬達加斯加、辛巴威、肯亞等非洲其他國家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多肉植物。尤其收集了兩大類科學價值很高的多肉植物。一類是收集了250多種豹皮花,另一個是ErnestFritz先生把畢生收集的生石花饋贈給了植物園,這裡包括了世界上很全的生石花種類。遺憾的是這個收集區僅對預約的專業人員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