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郡

陳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南陵郡治又成為北江州州鎮駐在地,南陵郡領南陵、石城、臨城,定陵、故冶(石埭)五縣。 隋開皇九年(589),“平陳之役”中,北江州南陵郡軍民頑強抵抗,隋軍“渡江,擊南陵城,拔之,擒其守將許翼”。 二,唐天寶元年(742年),春州改名南陵郡,並析陽春縣置羅水縣屬之;南陵郡領陽春(今廣東陽春市)、羅水二縣。

一,梁天監二年(503)設定,時領南陵、石城二縣,郡理縣治因沿古南陵戍故址(位於今池州市主城區秋浦街道辦事處長崗居委會所屬貓骷髏蓋)。此地相對於2000年前的安徽貴池市城區而言,則在其西南6公里臨秋浦河處,再上溯到趙宋皇朝開新河借秋浦河為長江新航道、鑿秋浦口以避江中激流礁磯之險前,則是臨江之處。這南陵戍,大概是戰國時期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滅越國後始設的。因為楚人滅越後,只是“盡取(春秋時越國吞併的)吳故地至浙江”,對春秋時的越國故地,則沒有直接統治,由越王“諸族子爭立,或為君,或為王,皆朝服於楚”。池州山區本為越國故土,此時亦有這種“土司國”存在,楚人為防止越人下山劫掠山下農漁民戶、襲擾江上行旅,故在他們直接統治而又緊鄰越人土司國、戶口稀少無法設城邑的邊緣地帶,設立這樣單純的軍事要塞。其名稱來源於這個要塞面對南邊高山。當時,九華山脈主峰余脈諸峰的專有名稱,因越人語言與楚人語言“待譯而後通”的隔閡,楚人不得詳知,故以山的普通名稱“陵”統而稱之。秦、漢直到三國孫吳政權初期,一仍其舊。漢代,這個古戍屬春谷縣,是其西部邊陲。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3年)在春谷縣內僑置繁昌縣、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式配置“實(際領)土”,在東部,鄰接蕪湖縣,剩餘部分於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年),詔追封晉元帝司馬睿之夫人、簡文帝司昱之母鄭阿春為簡文宣太后,為避其名諱,春谷縣改為陽穀縣。仍領有今銅陵縣全部、南陵縣西部、青陽東北部和池州市貴池區(原安徽省貴池市)東部(含池州市主城區)。東晉、劉宋、蕭齊三朝,南陵戍一帶成為頻仍發生的內外戰爭的戰略要地,多次出現在蕭梁皇朝奪齊祚的謀臣之一沈約所著的《宋書》之中,加上三國孫權稱帝後啟用諸葛恪任丹陽郡太守,把山越人從丹陽郡的崇山峻岭(主要是今池州山區)中逼誘下來,再將其青壯男丁編入軍隊,斫除了這一越文化的“殘株”,使這一帶發生飛躍性的漢化,漢族人口持續遷入增長,所以,蕭衍逼迫齊皇朝“禪位”的第二年,進行“斷諸州郡獻諸二宮”的重大政治決策,在此設立了這個郡。實際上南陵縣是改陽穀縣而設,卻把縣治移入新郡治這一戰略要地里。陽穀縣又與漢春谷縣有沿革關係,因此許多典籍中都稱南陵郡縣治設於“春谷故地”。而石城縣,據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斷定,漢代設在蕪湖縣下游江濱地,北接秣陵縣,東接丹陽縣,西晉時,亦因池州山區快速漢化,戶口日益繁茂而移入黃湓河之濱、今池州市區(原貴池縣)與東至縣之交,縣治暫失考。經編者考訂:漢石城縣乃楚人以石頭城(今南京有石頭城遺址)建縣,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移治秣陵,改秣陵為建業,翌年“城石頭”,即以石頭城為其軍隊大本營,石城併入建業,《三國志》稱之為“建業小城”。而今安徽省池州市境內的古石城縣,則是吳黃武二年(223),韓當封石城侯,升昭武將軍,領冠軍太守,後又加都督之號。率領敢死及解煩兵萬人,為打通丹陽郡與鄱陽郡之間的陸路,以捷暢孫吳新都武昌和舊治建業之間的驛傳,討伐丹陽郡深險山區亦即今池州市貴池區、石台縣、東至縣三縣區的秋浦河、黃湓河流域水源地的山越,破一路山越人所設壁壘,奪得越人冶煉場,建石埭場。奏凱即病卒,兒子韓綜襲侯領兵。是役從越地中開拓的孫吳新領地,成為石城侯采邑。吳黃武六年(227年),韓綜叛變投魏,石城侯采邑收為丹陽郡屬縣,今池州境域內的石城縣由此設立。[1]
唐宋往後的許多學者,對這一點發生集體性的失憶失語,總以為漢石城縣就是今池州市市區的領域,加上又不辨“春谷故地”與“春谷故治”之差別,故往往把南陵郡治判定在今繁昌縣境內的赭圻故城。
陳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南陵郡治又成為北江州州鎮駐在地,南陵郡領南陵、石城、臨城,定陵、故冶(石埭)五縣。
隋開皇九年(589),“平陳之役”中,北江州南陵郡軍民頑強抵抗,隋軍“渡江,擊南陵城,拔之,擒其守將許翼”。廢南陵郡入宣州,所領五縣並為宣州南陵縣。開皇十九年,割南陵西五鄉設秋浦縣,至五代時,楊吳順義六年,秋浦改稱貴池。
二,唐天寶元年(742年),春州改名南陵郡,並析陽春縣置羅水縣屬之;南陵郡領陽春(今廣東陽春市)、羅水二縣。乾元元年(758年),南陵郡復名春州。
[1] 見《三國志》本傳和《太平寰宇記》所引《吳錄·地理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