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

春谷

春谷又稱大穀子或稙谷,是中國北方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地區春播的粟。實際播種期多在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春谷也是一個古地名。

種植區

播種面積占全國粟田面積的85%左右。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寧夏、甘肅等省(自治區)以及陝北、冀北地區。此外,北京、天津、山東、河南等省市的丘陵山區春谷也較多。種植春谷比重較大的地區,是從黑龍江西部到山西的東南部這一長的丘陵山區和鄰近的平原地帶。產量較高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晉東南、北京、唐山和承德地區。

產量

一般產量為每公頃3000-3750kg,最高可達6000-7000kg。

生育期

春谷生育期較長,一般100-140天,品種以中晚熟種為主。由於出苗到拔節處於低溫、乾旱季節,生長速度較慢,分櫱比夏谷多,營養生長時期長,物質積累多,莖葉繁茂,植株粗壯高大。幼穗分化時期溫度相對較低,幼穗分化多為“分離型”,不僅開始遲,而且分化進程慢,分化時間長,所以穗大粒大就成為春谷不同於夏谷的另一顯著特點。同時,由於春谷灌漿期長,速度慢,籽粒品質優良,適口性比夏谷。

地名

春谷,古地名。

春秋時,為吳地。楚莊王在其十三年(公元前601年)滅江北群舒,把楚國邊界拓寬至江北濱,因此與江南的吳地發生接觸。楚靈王四年(前537年)冬十月,楚發起多國部隊伐吳,吳人曾在鵲岸(今銅陵市銅陵縣與蕪湖市無為縣相對的江段中洲渚,鵲頭在屬銅陵的南支江岸,鵲尾在北支江岸)打敗過楚國一支冒進的楚國孤軍。公元前472年吳為越滅,是為越地;公元前334年楚又滅越,又屬楚。 漢置春谷縣 見《後漢書》之《志第二十二·郡國志·四》“丹陽郡”載。又見《嘉靖寧國府志》卷二《制置紀》,知這一年是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

《府志》對春谷置縣前後,記載較明:“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以鄣郡合會稽、東陽二郡,封從兄子賈為荊王,置國(志註:都今鎮江府)。十一年(前196年)賈為英布所殺,改國為吳。封兄子濞為王,徙都廣陵(志註:今揚州府)。景帝三年(前154年)濞誅,封子渄於此,改號江都。渄後入為太子薨,武帝析封渄子敢為丹陽候。敢薨,國除。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丹陽郡,隸揚州部刺史,治姑熟(志註:今太平府),統縣十七。”

該縣的治所,今人按明清之交的學者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多指稱在今繁昌縣的赭圻城址。

說起春谷縣,不能不提及當時的繁昌縣。魏文帝曹丕代漢,曾立繁昌縣於漢潁陰縣繁陽亭(今河南許昌南)。晉永嘉之後,中原民族爭戰紛繁。元帝司馬睿大興元年(317年)被迫遷都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此時,隨著晉元帝的遷都,繁昌縣及襄城郡也同時遷至江南。《太平府志》卷二《建置沿革》載:這時“襄城、繁昌之民流聚春谷,割於湖南境,僑立郡、縣處之。”後,孝武帝司馬曜廢襄城郡,繁昌縣改隸淮南郡。《太平府志》卷二十五《古蹟·繁昌縣》又稱:“孝武帝時改春谷為陽穀,安帝時並陽穀入蕪湖縣,遂廢。”自此,春谷作為縣名在歷史上始消失。隋統一後,廢除了眾多因戰爭遷徙而僑置各地的郡、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僑立的繁昌縣併入當塗縣。直至南唐升元年間(937—942年),才析南陵縣五鄉(含原春谷縣地)復立繁昌縣,移治江濱,屬升(昇)州。明天順元年(1457年)繁昌縣治遷金峨上鄉今址。以故城稱舊縣鎮,今稱新港。這樣,春谷舊縣的主要境地,反處繁昌縣境內。繁昌縣名沿襲至今。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政權,北方漢人大批渡長江南遷。這些南遷的北方士族和民眾“並謂之僑人”。東晉王朝為維護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經濟利益,以鞏固政權,同時也為緩和南北士族矛盾,便採納大臣王導的意見,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之地,安置僑人,“皆取舊壤之名,僑立郡縣”。這就是後人所謂的“僑寄法”。

東晉安帝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由於北方戰亂,大批中原流民進入春谷縣(古時山西並沒有定陵縣可見這批移民並非來自山西。) 又在這裡僑置了定陵縣,屬襄垣郡,縣治初在當塗一帶,後遷設在今青陽丁橋鎮定陵村。

定陵自古就是北方的戰略重地,“定陵,有東不羹(音láng)。”東不羹是春秋時一個嬴姓子國,周初所封,後被楚滅。楚靈王曾誇口說:“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吾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畏我乎?”可見當時的不羹是一個“賦皆千乘”的“大城”。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多處周、漢墓群,出土的陶器上打有“定陵”等陶文。戰國時期,舞陽分隸韓、魏兩國,韓在原東不羹址設定陵邑。西晉後期,定陵一帶更是戰火頻仍。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十二月“乙酉,平陽人李洪帥流人入定陵作亂。”。這次禍亂給定陵古城帶來的重創是可以想見的。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清河太守賀耕聚眾定陵以叛,南應翟遼,慕容農討斬之,毀定陵城”,定陵城被毀,定陵和舞陽兩縣也合二為一,為舞陽縣。這兩次兵亂使定陵士庶逃散殆盡。

史載,“定陵令,漢舊名,本屬襄城,後割蕪湖為境。”《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七南直九“銅陵縣”條:“定陵城在縣(銅陵縣)東。本漢縣,屬穎川郡。晉屬襄城郡。東晉義熙中,僑置於蕪湖縣界,屬淮南郡。”(圖四)可見,“僑置於蕪湖縣界”位於銅陵縣東的定陵縣,原是位於今河南舞陽縣境內的襄城郡定陵縣(屬豫州),而不是來自於今山西省。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省襄垣郡,繁昌隸屬淮南郡,定陵屬宣城郡。入劉宋,二僑縣皆歸宣城郡。

歷史上的春谷縣自改陽穀後,縣名雖消失,但作為政區的鄉鎮名稱,在後來的繁昌縣一直被使用。春谷名稱不僅明、清、民國襲用,據繁昌縣地名辦編《安徽省繁昌縣地名錄》(1981—1984年)載:新中國建立之初(1949—1950年)繁昌全縣設8區,共163村,在第一區內即有春谷村。後1951—1955年和1955—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兩次全縣鄉鎮政區的調整中,均不見春谷村名。1961年人民公社管轄範圍調整縮小,全縣18個人民公社中始又恢復使用春谷名稱。1965年又將春谷改制為城關鎮。今已無春谷鎮、鄉、村名,只城關鎮尚遺留有春谷一路名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