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北四區社區

南鐵北四區社區

南鐵北四區社區地處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衡陽街道辦事處西南面,東靠白蒼嶺路,南接火車站鐵軌,西毗衡陽南六巷,北鄰衡陽西路。是一個由85個居民小組組成的混合形社區。社區生活著漢、壯、苗等8個民族,現有總戶數3887戶,總人口8801人,其中流動人口有110戶,人口有249人。本社區設有藍球場、排球場等設施,具有離退休人員多的特點,2001年8月21日經南寧市城北區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10月4日經多方推選出55名居民代表,並於2001年10月14日依法選舉產生了南鐵北四區第一屆社區居委會。並於2001年9月14日建立南鐵北四區黨組織。

南鐵北四區社區地處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衡陽街道辦事處西南面,東靠白蒼嶺路,南接火車站鐵軌,西毗衡陽南六巷,北鄰衡陽西路。

社區概況

南鐵北四區社區範圍包括南鐵機務段等單位和白蒼西巷、白蒼嶺南一里等街道,是一個由85個居民小組組成的混合形社區。本社區生活著漢、壯、苗等8個民族,現有總戶數3887戶,總人口8801人,其中流動人口有110戶,人口有249人。本社區設有籃球場、排球場等設施,具有離退休人員多的特點,2001年8月21日經南寧市城北區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10月4日經多方推選出55名居民代表,並於2001年10月14日依法選舉產生了南鐵北四區第一屆社區居委會。並於2001年9月14日建立南鐵北四區黨組織。

社區發展

由於城市建設步伐加快,社區功能日趨完善,社區環境日趨改善,社區服務日趨拓展,大力開展道德,法制宣傳和治安防範宣傳活動,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建立了良好的社區秩序和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社區全體居民共同努力,一個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文明社區將更加充滿活力和生機。
社區成立後,全體社區工作人員形成共識:決心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大力發展社區事業,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和整個社區的文明程度,努力把南鐵北四區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和諧的文明社區。

人口衛生

截至2012年底,邊街社區有農戶47戶,鄉村人口112人,其中男65人,女47人。農業人口總數為112人,勞動力總數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39人,外出務工人數20人。
邊街社區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12人。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47戶,總計105人,參合率94%,享受低保6人,村民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

社區黨建

南鐵北四區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創建“安全型、溫馨型、誠信型、學習型”社區為目標,堅持以班子內部“小團結”來帶動各族民眾的“大團結”,把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族民眾和社區組織的雙向互動服務作用,全力為各族居民民眾做好事,解難事。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陽光愛心社區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社區黨支部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家政服務、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