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坐落在崇川區觀音山鎮南首的南通市八一中學,創辦於1959年8月,時稱“南通縣觀音山初級中學”, 首任校長陳健東先生。白手起家,因陋就簡,兩排平房(312m),兩個班級,100名學生, 8名教職工。雖然簡陋,但希望之光開始從這裡閃現。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學校更名為“南通縣八一初級中學”。1969年,齊心國中與其合併,規模 逐步擴大。
1970年,設立單軌高中春季班,學校從此進入完中行列。奮發進取的八一人,勵精圖治,幾年間,不斷擴建校舍,新建教室、儀器室、教工宿舍,學校具有了一定規模。1977年,學校改稱“南通縣八一中學”。80年代初,新建了第一座教學樓(求是樓)。
1984年,學校建立了黨支部,試行校長負責制。
1985年,學校改由鎮辦鎮管。觀音山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先後興建了生活樓、餐廳,擴建了操場,建造了教學樓(求真樓),初高中各達到九個班。
1989年下半年,為了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學校狠抓軟硬體建設,建成毓秀樓,修建封閉操場,更新完善辦公設施,並在內部管理上下功夫,狠抓入學率、鞏固率、合格率和畢業率,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90年,全鎮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1993年,江蘇省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會議在通州市召開,觀音山成為會議現場,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表彰。
1997年,鎮內觀山國中合併到八一中學。按通州市教育局規劃,觀音山鎮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學校在政府、社會支持下,多方集資,拆除剩餘的四幢平房,新建了2580m五層綜合樓(迪智樓)、閱覽樓和車棚,改建了水沖式廁所,全面修繕、改造了實驗室,98年順利通過了省級教育現代化驗收。
1999年,根據通州教育部門規劃,學校停辦高中。最後一屆高中班畢業後,利用住宿資源,在全省率先創辦農村寄宿制班。
2001年,觀音山鎮劃歸崇川區,校名改為“南通市八一中學”
2002年,首先實行中層幹部聘任制、課時津貼制,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行食堂、服務部經營和寄宿生服務的社會化,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生活管理水平,提高了學校生活服務質量。
2003年,抓住域內企業願意投資興辦教育的機遇,順應當時教育發展的趨勢和人民民眾對子女教育的需求,申辦的國有民辦股份制學校——南通市大通中學獲得批准。同年9月,大通學校開設了四個班,依託八一中學的管理和示範作用,辦得如火如荼,逐漸發展到十二個班(08年根據政府規劃停辦)。
2006年,為了使青年教師能迅速成長,整合、最佳化教學資源,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學校率先推行集體備課制,得到主管部門的稱讚和推廣。
2009年,為了嚴格執行省政府教育教學的“五嚴”規定,學校致力於減輕學生負擔,打造高效課堂,探索“課前預習,課堂點撥、拓展、鞏固”的“1+3”高效課堂結構模式,力求減時不減質,減負不減效。
一系列的舉措,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中考成績連續多年在區內領先,產生了多位區內中考狀元。04年,通中將八一首個命名為“優秀生源基地”。學校先後獲得“南通市文明單位”、“南通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輝煌的辦學業績,良好的社會信譽,被人們譽為崇川教育的“東方明珠”。
更可喜的是,在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的整體搬遷工程已經啟動。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占地88畝、設施一流、功能齊全、規模宏大的八一將以全新的姿態屹立在崇川的東方,它將永遠造福養育了它的這片沃土。
五十春秋,滄桑巨變。而今校園,樓宇高聳,修竹叢立;杏木參天,桃李芬芳;校興人和,生機勃發。一代代八一人,薪火相繼,遠志篤行,開拓進取,勤勉奉獻,不僅創造了輝煌的過去,也必將在教育的史冊上添上新的篇章。
所授榮譽
一系列的舉措,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中考成績連續多年在區內領先,產生了多位區內中考狀元。04年,通中將八一首個命名為“優秀生源基地”。學校先後獲得“南通市文明單位”、“南通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輝煌的辦學業績,良好的社會信譽,被人們譽為崇川教育的“東方明珠”。
03-04年度崇川區文明單位
05-06年度崇川區文明單位
07-08年度崇川區文明單位
05-06年度南通市文明單位
07-08年度南通市文明單位
09-10年度 崇川區文明單位
07-09年度江蘇省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2006年南通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9年南通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9年南通市最安全學校
2010年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牌
2010年 江蘇省青年文明號
2010年 江蘇省教科系統模範職工之家
2011年崇川區綜治和長安建設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