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寶劍的發源地之一:大理南詔國
南詔寶劍作為南派寶劍的代表作,與北派寶劍有顯而易見涇渭分明的差異:北派寶劍線條粗獷、樣式簡練、鋒芒盡顯;南派寶劍工藝繁複,特別注重劍裝之美,刀劍之身宛如二八少女靈巧酥體極盡寡柔之美,暗藏殺氣;鋒利可逼纖毫,柔韌可折月圓。南詔寶劍是南詔國烏蠻白子的天馬行空之作,打破了當時以中原格局為主的刻板刀劍制式。歷史
南詔寶劍:鐸鞘、郁刃、浪劍漢晉時代,洱海地區的墓葬中,就已發現了鐵器。南詔統一前的初唐時代,洱海地區鐵質武器的製作已很普遍。《西洱河風土記》說洱海地區“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已大量生產鐵質武器。南詔是個軍事奴隸制的國家,經常對外發動 擠壓性的軍事力量的增長,武器不僅數量龐大,種類也十分繁多,有弓、箭、弩、矛、刀、槍、劍、甲、胄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稱為“南詔寶劍三寶”的鐸鞘、郁刃、浪劍。
鐸鞘又稱“鐸槊”,形狀像“刀戟殘刃”,柄部飾金,十分鋒利,“所指無不洞也”。白族古語又把它分為六種:“綠婆摩求、虧雲孚、鐸菆、鐸摩那、同鐸、朱苛”。這些古怪的名稱,體現了“鐸鞘劍”的神秘、高貴和持劍者對它的尊敬及喜愛。南詔王出巡時,不但“禁衛軍”人手一柄,南詔王自己也常常隨身攜帶。劍川石鐘山石窟《閣羅鳳議政圖》中,武官手持的“曲柄寶劍”,許多學者認為就是著名的“鐸鞘劍”。
郁刀又稱“郁刃”,名貴程度僅次於鐸鞘,鑄造方法秘不示人。根據零星史料記載,只知鍛造時要用毒藥、蟲魚,淬火時要用白馬血,真是稀奇古怪。郁刀含有劇毒,刺人見血,即可致死,令人望而生畏。
南詔劍是當時最普遍的一種武器,南詔的一般將士和普通民眾,都攜帶,所謂“不問貴賤,劍不離身”。造劍方法為“鍛生鐵,取迸汁,如是者數次,烹煉之。劍成,即以犀裝頭,飾以金碧”。南詔劍中最著名的是“浪劍”,雙稱“浪川劍”,因原產於“三浪詔”即鄧賧、浪穹、施浪詔(今洱源鄧川一帶)故地而得名。浪劍“石鐵如泥,吹毛透風”,是最犀利的南詔劍之一。
鐸鞘、郁刀、浪劍三種兵器,南詔王經常作為貢品,獻給唐王朝,足見其鋒利和名貴。如果說針鞘、郁刀、浪劍是南詔三寶,那么大理國時期的“大理刀”(又稱“雲南刀”)則更為著名。《桂海虞衡志·志器》稱:“雲南刀即大理的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鋖,南人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畫比花文。一鞘兩室,各函一刀。把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所謂“一鞘兩室,各函一刀”,就是武俠小說中經常描寫的“龍鳳劍”、“雌雄雙刀”之類,十分名貴。《嶺外代答》的作者在比較了雲南的傜刀、黎刀和大理刀這後說:“以大理所出為佳”,並讚頌道:“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
文化
南詔寶劍是雲南省著名旅遊城市——以風花雪月著稱的大理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大理南詔寶劍。南詔寶劍是大理歷史上著名的冷兵器劍種,作為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代表,將鑄造出承載南詔國歷史與工藝結合的比較完美的傳統寶劍,彰顯大理的非凡氣度和白族優良超絕的工藝水平。南詔寶劍作為大理最有特色的旅遊文化工藝精品,既有禮品的屬性又有收藏品的價值,南詔寶劍在大理傳統旅遊市場和未來工藝收藏品市場會有厚積薄發的表現。
南詔土司刀,是內蘊於大理白族手藝人多年來研製鑄造藏刀的經驗之上,憑藉個人超絕的領悟力和工藝的精湛水平,設計鍛造出來的符合南詔國文化底蘊的手工藝收藏品。注重手工參與的重要性,力求產品達到手工極致之美,再現南詔國時期古人尚武精神的凝練。
南詔土司刀是對滇西北曾經盤踞一方的地方土司(最高行政首領)的精神面貌的重構,使這個被如此命名的類別的刀系具有滇西北剽悍的風格,同時作為頌揚大理古代工藝文化的最高禮遇。意圖通過白族手藝人卓絕的銅藝來表現大理文化的豐美壯觀,因此刀鞘的裝飾圖案既繼承了受藏區文化影響的紋飾留痕,又保留了大理幾千年來積澱的傳統吉祥圖案的韻味。
作為獨特的冷兵器時代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作,捨棄了冷兵器的鋒芒利刃給人的冷血印象,努力鍛造的,是大理白族工藝文化之美,展現深厚的別於漢劍的工藝之道。發揚一種埋沒已久的對手工藝術的鑑賞,而秉承精要的手工藝文化的白族工匠恰是對南詔土司刀的完美詮釋。用“小錘敲出千年富”的手工匠人的精神去傾注每一把南詔土司刀,寄魂魄與其上。
南詔寶劍的特點
南詔寶劍的特點:1、滇西傳奇鑄劍藝術的發揚,盛唐時南詔國已向唐朝政府敬獻南詔寶劍;
2、南詔劍當時大量地在軍事和民事領域得到使用;
3、南詔劍也是官職人員的隨身佩劍。
4、南詔劍是大理白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代表;
5、南詔劍的劍鞘或刀鞘以白銅錘揲、鑄模、浮雕、鏨刻等工藝為主;
6、南詔劍的劍裝體現了白族千百年工藝傳承的精湛。
龍泉寶劍的特點:
1、因歷史上一把龍淵劍發展而來;
2、民國時龍泉有過工藝劍的打鐵鋪;
3、八十年代中期龍泉有一家國營龍泉寶劍的工藝品廠;
4、國企改革後,原龍泉工藝寶劍廠解散,以前的技術員紛紛另起爐灶;
5、九十年後,當地政策大力支持,發展起了龍泉寶劍產業。
南詔寶劍傳奇
南詔劍成為吾家族輝煌的祖業之後,吾家族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南詔國的名門望族。遺憾的是,吾家爹爹是個敗家子,他生在金磚玉瓦的錢窟窿里,打小就是南詔國著名的街少,招搖鄉里,成天就乾尋花問柳的事情。爺爺說吾爹爹是個紈絝子弟,南詔劍的獨門手藝怕是要在兒子這茬青黃不接,以致吾爺爺仙逝之前還在奮力地取婆姨替他傳宗接代,糟糕的是,吾爹爹之後,爺爺娶下的九個婆娘生的全是女兒,眼看著家道已出現敗落的跡象,祖輩積攢下來的家業,被整天聲色犬馬花天酒地的爹爹揮霍得日趨窘迫,爺爺死不瞑目啊!
為拯救家族於水火,爺爺奮不顧身地留下《造劍秘籍》,囑託家人將來把此書留予後人,或能重振家業,把南詔劍發揚成源遠流長的南詔國粹。
爹爹四十歲上誕下吾,喝酒縱慾搞壞了身子骨,母親前幾胎都沒保住,爺爺差點就沉不住氣了,何怕家族絕技失傳,還落個無後收場。吾的出生為家族帶來了希冀。好長賴活到七歲,爺爺撒手人寰。吾家族雖蒙皇恩,家當著實經不起爹爹那些年的酒色豪賭,加之兵器的加工製造已被皇族插手,收成銳減,以致入不敷出。爹爹其時的身體即便想重振家道,也是力不從心。母親主持了整個家族的經濟,遣散了爺爺的九個姨太,到頭來,家族產業已衰敗不堪。母親又拉起爺爺的劍鋪旗號,召集從前的匠人,依照爺爺的《造劍秘籍》醞釀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