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滇菊

南澗滇菊

南澗滇菊原生長於哀牢山首段與無量山中上段“濮夷人傳說中的天堂”、“南詔彝王蒙細奴邏的故鄉”和著名的“中國民間(南澗跳菜)文化藝術之鄉”——南澗縣境內。是一種生長地域性極強的紫菀族,飛蓬屬、多舌飛蓬又名天仙,雲南滇西一帶稱“日精、更生、苦薏、傅延年、阿霧美朵”等。

基本信息

其特性首載於1472年陳昊所著《哀牢藥經》[1](野菊節)曰:“昔人謂之‘西天仙菊、西天仙草、哀老神草’,吾考稱‘滇菊’。此菊其性溫、辛,走肺、肝、脾三經,清熱祛風,明目解毒……”時珍本草曰:“除風熱,益腎補陰,用治諸風頭目,其旨深微。”1994年3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家楊增宏曰:“這種野菊花雲南滇西都有,但藥效與預防保健的作用唯‘南澗滇菊’最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滇菊具有益心通脈、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消炎止痛等功效。此菊種,於2006年被雲南滇菊生物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發現與開發利用。

10年前,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受七彩雲南旅遊等網發布的報告文學《美麗神奇的彝鄉:南澗》吸引,與全家人來到這個著名的“中國民間(南澗跳菜)文化藝術之鄉”踏青。
這是當地作家華源筆下,寫實的一幅幅“擴大的盆景和縮小的仙境”,是人們享受不盡的南國山水美景和人與山水之間那種密不可分、自然和諧的情調;還是傳說中黑虎大仙為濮蠻人創造的一個美好世界。紀元前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九年正月初九(彝族十月太陽曆)這一天,在黑虎大仙的暗中操作下,南天門下的‘朦朧仙洞’里(今哀牢首段的大殿山與無量山中上段結合部),產生了集‘神、人、獸’三位一體的第一位部族女王——濮蠻蒙貘;濮蠻人由此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民族,並初步具備了國家的雛形——原始母系氏族王朝。他們論功行賞、尊老愛幼,並尊奉黑虎大仙為阿尼樂(天神、祖先);尊奉濮蠻蒙貘為西靈聖母!
這是一座充滿靈氣的大山,植被茂盛,大樹參天,各色花兒遍地開放。漫遊林蔭下,微風徐徐,帶來陣陣清香,幾朵淡雅的紫色小花映入了孩子的眼裡。好奇的孩子很想知道這是什麼花,可我和他爸都不知道。於是我們請當地懂點植物常識的老藥農李遠山相助,李老告訴我們:這花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菊花,古時叫西天仙菊和哀牢神草,傳說是黑虎大仙和西靈聖母專門食用的養心延壽茶。是明朝來此打仗鎮守邊關的將軍把這種野菊花叫做滇菊,並寫進了藥書里的。如今,我們山區農民一直都延用這種野菊花,來防治心腦血管和中風偏癱,效果都很好。
閒聊間李老邀請我們去家中小坐,並用家中晾曬的野菊花泡茶相待,這野菊花茶入口幽香,清甜解渴,甚是好喝。中午時分,我們又在餐桌上驚奇地發現好幾道用這種野菊花做的菜,用植株煮的雞、花瓣蒸的蛋、涼拌的花朵、清炒的葉子,清淡爽口,非常美味。因為要趕路,午飯過後我們就向李老道別。李老慷慨地送了我們很多自家採摘晾曬的野菊花。
回到昆明後我們也像南澗山區人一樣,用李老送的野菊花泡茶喝。孩子的爸爸是高血脂患者,喝了這個菊花茶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頭暈、手麻的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精神狀態、記憶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到醫院檢查後得知血脂的指標降了3個點,這讓孩子的爸爸非常開心,開心之餘他不由得想起了李老送的野菊花,難道真是這種野菊花起了作用?
抱著這個疑問我們再次來到了南澗,走訪了當地10多個村莊,了解到當地中老年人常年飲用這種野菊花茶,並常用野菊花做菜食,目的是為了延年益壽。我們發現,這裡的老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很少,中風偏癱更是沒有。我們在山中採摘了大量的野菊花,回到昆明後送了一些給身邊的朋友,朋友們感覺效果也很好,紛紛詢問這是什麼花,哪裡可以買到?這一切極大地激發了我們對這種野菊花的興趣!
於是,我們第三次來到南澗,經多人介紹,終於找到了“哀牢藥祖”的後裔——當地“傳統醫藥和歷史文化”學者,搞清了這種野菊花對當代“三高”有如此功效等問題。於此產生駐足雲南開發“滇菊”的奇想,我們把在南澗採回的野菊花植株送到有關權威部門進行認定,結果:該花為菊科植物,是雲南特有的野生植物資源之一;她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亞高山帶開闊迎陽山坡草地和林緣地帶。研究發現:這種菊花不僅在舒筋活血、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抗菌消炎上效果顯著,而且對人體的各種大腦神經類及心血管類疾病,更是具有很好的預防和保健作用,同時還具有排毒、養顏的功效,對電腦等輻射造成的疲勞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同時發現:滇菊的地域生長性極強,在“三高”保健茶飲效果遠遠高於各地種植出來的同類菊花。究其因果:一是南澗縣地處東經10006~10041´、北緯2439´~2510´,平均海拔1650米;二是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940毫米、年日照天數300天左右;三是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深厚,民間對此菊藥性及食用情形記載古今完整。原始森林周邊山高土淨、坡緩向陽、光照充足、雨豐霧霾等自然條件,是造成該花極強地域生長的特殊環境。
經過8個春秋的摸索與探研,歷經千辛萬苦和無數次的失敗,從最初的野生採摘到後期的人工培育,再到產品的開發、提煉等實踐證明:南澗地區種植的野菊花的食療效果,遠遠高於其他地區。我們終於在2014年成功開發出了“滇菊”系列產品,並成功註冊了“雲南滇菊生物發展有限公司”。這不僅昭示了她的產地,同時也寄託著開發者對她的期望,希望她能夠成為天然植物王國——雲南的一種象徵;也期望其獨特而神奇的效果,能成為全人類的“心血管健康衛士”。
形態特徵
株高約45一50厘米左右,葉深綠色全緣,葉和莖有極細白色短絨毛,葉長約30厘米左右,在陽光下葉面有光澤,半肉質根直立或偏斜向下而生,花莖約3分之1至3分之2以下青綠色,以上部份紫色略紅,花瓣淡紫藍色,花芯金黃色。開花期3一4月份,但常年也有零星開花。
分布範圍
南澗滇菊——原產於雲南哀牢山首段與無量山中上段,以南澗縣為中心的原始森林及“高山淨土”區域。多數生長在海拔2000米至4000米左右,朝南或朝東南的,土壤較潮濕的坡地灌木林緣。
栽培技術
一、種子繁殖方法
南澗滇菊種子的繁殖方式通常採用的是自然繁殖。採收後對種子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及發芽率試驗,發芽率達80%以上方可使用。
二、選地整地
宜選向陽、地勢平坦、排灌條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種植地。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的中粘性土壤。整地時耕翻20厘米左右,每畝施入腐熟農家糞肥3000—3500公斤作基肥。要求做到精耕細作,使表土充分疏鬆細碎,鬆緊適當,然後整平做畦,畦寬1.5米(包溝,溝寬30厘米)。
三、育苗
將處理好的種子用腐熟過篩的細糞土或有機土混勻,然後勻均撒在已整理好的畦上,然後蓋上遮陽網,澆透水,育苗發芽至幼苗期,要有足夠的水分。約45天,苗長至4cm高時進行移栽。
四、移栽
育苗移栽是常用方法之一,優點是可保證大田種苗生長整齊一致,有利於管理和提高產量。移栽的密度為每平方米200棵苗左右。無論何時移栽,都應隨起苗隨移栽,不要傷害根系,把有凍害、病害、蟲咬斷及挖傷挖斷的苗子挑選出去。移栽時,不要傷害根系,稍壓緊後,澆透定根水。移栽後最好遮陰一段時間,以保證苗成活。
五、播種時間
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夏播在5—6月雨季進行,秋播在8—9月進行,冬播在11-12月進行。
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滇菊病害主要為根腐病和黑莖病為主,發病時期為6—9月較重。防治方法:注意做好輪作、合理密植和排水降濕,藥劑防治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噴霧,原則是防重於治,提倡以農業防治為主。
2、蟲害防治:
菊苗蟲害主要有蚜蟲、夜蛾類及蝗蟲,可用高效低毒類農藥進行防治,並在收穫前25天停止用藥。嚴禁使用氧化樂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南澗滇菊是民間常用的一種草藥,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全草對預防偏癱、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胃痛、牙痛、感冒等疾病療效顯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