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縣第一中學

南漳縣第一中學

1942年秋創辦的南漳縣立初級中學,1948年秋改名為南漳縣聯合中學,1949年10月又改稱南漳縣人民中學,1950年9月改稱湖北省南漳縣初級中學,1956年7月始名為南漳縣第一中學,性質為國中。從1958年秋增設高中部,1970年秋又改名為南漳縣五七大學,其性質仍屬普通高中,1975年9月又更名為南漳縣五七大學,招收工農學員。1978年8月恢復南漳縣第一中學校名,實施高中學歷全日制教育,原為二年制,從1983年8月起改為三年制。1980年被列為襄陽市(原襄樊市)重點高中;1984年被列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108所重點高中,1987年8月被確定為正局級事業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簡稱“南漳一中”)創辦於1942年春,初名為南漳縣立初級中學;1948年秋,聯合南漳簡師和私立臨沮中學,組成南漳縣聯合中學;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改校名為南漳縣人民中學;1950年9月9日,按中南區教育部通知要求改稱湖北省南漳縣初級中學;1956年7月,改名為南漳縣第一中學;於1959年秋設高中部;1969年8月改稱南漳縣五七學校,其性質仍屬普通高中;1975年9月又改為南漳縣五七大學,1978年春,恢復原校名“南漳縣第一中學”至今,是實施高中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中,1978-1982年為二年制,自1983年以後均為三年制。

詳細介紹

南漳縣第一中學正門 南漳縣第一中學正門

1978年3月,縣委決定恢復南漳縣第一中學,任命了校長,收回原來被遣散的教師,組建學校領導機構,清理校產,整理教學用具,修繕房屋。當年秋天,在全縣範圍內實行統一考試,擇優錄取,招高一新生5個班250人,學制沿用二年制,1981年秋高一新生恢復三年制,到1983年秋全部過渡到三年制,分文理科教學。南漳縣第一中學恢復後,被確定為襄樊市重點高中,1984年被列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108所重點高中,學校規模逐漸擴大,穩步發展,到1984年高考上大專以上76人,中專26人,丁天洋考入北京大學,楊濤考入清華大學。

1986年,在校學生達到13個教學班776人,教職工91人,專任教師51人。1986年高考考入大專院校102人,中專19人。學校在教育管理中積極推行校長負責制,民主選舉和評議校長,校長作為學校法人代表和行政負責人,負責校內機構設定,人員調配聘任,教學管理和考核,負責管理和使用學校經費。校長負責制的實施,加強了教學管理。1987年5月,中共南漳縣第一中學黨總支成立,下設教師、行管、後勤三個支部,健全了學校黨組織,黨總支參與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審議通過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監督學校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通過民主集中制原則對學校重大事項做出決議決策,完善了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推行全員聘任制 、崗位責任制 、結構工資制提供了有力保證。1986年,為了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學校在教導處 、總務處的基礎上,增設政教處,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加強法紀教育和文明衛生教育。

1987年秋,學校試行年級組負責制,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由年級組負責人全面負責年級 的教學管理。使學校各項任務和計畫得以更快的完成,學校的決議、決定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1990年高考上大專院校173人,中專12人,李倩考入清華大學。

從1989年一年級新生開始,實行會考,高一考地理,高二考歷史、生物、物理、化學,高三考語文、外語、數學、政治,每學年進行勞技課考查,2000年會考停止。為了改善辦學條件,1986年投資15.3萬元,新建教師宿舍一棟525平方米;1986—1988年6月,投資30萬元,建四層實驗樓一棟1990平方米;1987年,投資8.3萬元,建校辦工廠廠房和商業服務用房935平方米;1988年,投資75萬元,新建教學樓一棟2364平方米,可容納22個教學班;投資6.3萬,建男生宿舍一棟417平方米,。1989年投資13萬元,建50×35×2.1米游泳池一個。1990年,投資2.5萬元,改造青年教師單元樓,新建面積400平方米;1992年,投資10萬元,建女生宿舍一棟720平方米。1992年投資40萬元,建400米環行跑道標準運動場一個。

由於經濟條件限制和骨幹教師返回原籍等原因,使師資不配套,南漳縣第一中學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1999年畢業252人,高考上省線19人,上重點線10人。1993年3月,南漳縣委調整了南漳縣第一中學領導班子,1994年7月成立了中共南漳第一中學委員會。1993年3月增設學校辦公室,1997年增設學校保衛處。

1993年-1999年,學校強化內部管理,提出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不斷修訂規章制度,先後決定通過了《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制度》、《黨委議事制度》、《黨委決策規程》、和《南漳一中內部管理制度》、《南漳一中學生管理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責任,強化勞動紀律,嚴格實行教師集體辦公制度,教輔人員上班簽到制度。把聘任和崗位責任結合起來,提高了教學成效獎勵標準。加強教師的引進和培養,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實行年級主任年級負責制度,校研組和備課組長學科負責制度,教案和作業批改檢查評議制度,月考周練制度和聽課制度。1996年起對一年級新生進行軍訓。1996年,在校學生達到29個教學班1924人,高考上省線88人,上重點線33人;1999年,在校學生35個教學班2565人,高考上省線336人,上重點線104人。山區綜合質量評估,一直位於山區市縣前列。

教學環境的最佳化,教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隊伍的加強,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到2000年,在校學生達到35個教學班2645人,高考上省線601人,上重點線180人,張雲濤考入北京大學,王威、朱大鵬考入清華大學,2000年-2007年連續8年,南漳一中年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2004年鄒輝以689分奪得襄樊市高考理科狀元,2007年付陽東以全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績,奪得襄樊市高考文科狀元。2003年,南漳縣教育局發出“全縣教育學一中”的倡議。

這一時期,學校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不斷開拓進取,以教育教學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成人成才並重。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樹立“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動力”的觀念,加強教研教改的組織領導,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實行校領導值周值日制度,和駐班蹲點制度、堅持例會制度和民主生活會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教研製度,加強了安全教育和安全防範,根據當代青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從2000年起設立心理諮詢室,幫助學生疏導心理障礙,矯正不良心理傾向。

學校建設

為了最佳化教學環境,學校建築整體重新規劃,1993年-1995年投資164.7萬元,建教師宿舍樓一棟40套,3997平方米;

1994年-1996年,投資115.5萬元,建教師宿舍一棟2116平方米;

1995年,新建教學樓五層10個教室800平方米,投資28.8萬元;

1996年,投資368.12萬元,建學生宿舍樓四層81間,女生宿舍樓兩棟兩層和辦公樓一棟,總建築面積5577.9平方米。新建大門和門口大橋,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1997年,投資126.42萬元,建教師宿舍樓和新辦公樓各一棟,總建築面積1966.3平方米;

1998年投資309.4萬元,建錯層式教師宿舍樓一棟7層,面積3793平方米。

實驗樓 實驗樓

2000年,投資379.5萬元,建綜合禮堂一棟2886平方米,投資33.65萬元,建共廁一所644.6平方米; 2001年,投入79.8萬元,改造擴建女生宿舍維修舊房2119平方米,新建1059平方米,使女生宿舍達到108間,3178平方米;另又投資180萬元,新建教學樓一棟1949平方米,投資30萬元,建學生食堂操作間600平方米;

2002年投資21萬元改造實驗樓,購買20多萬元實驗器材。

2003年,投資233.7萬元,購買教師宿舍樓一棟4411.平方米;投資30多萬元,擴建女生宿舍30間862.3平方米;

2004年,投資238.1萬元,新建教學樓一棟及附屬工程,5層20間2174平方米;投資30萬元,建教學樓後院共廁一所420平方米。

2005年投資451萬元,建學生公寓一棟6層7500平方米。6年中,在學校建起了三橫兩縱的道路,全部硬化,在校園內消滅了泥巴路、土渣路,總投資38.5萬元。在校園內栽種大型名貴景觀樹180棵,其他樹木600多株,綠地面積達到5640平方米。進行改水改電工程,以滿足學校正常水電供應,建水泥籃球場三個。投資60萬元建計算機教室兩個,配置計算機115台,建立了校園網和一個多媒體教室,基本滿足了教學所需。2006年在校生達到49個教學班4036人,高考上省線1311人,上重點線253人。

學校進一步提出了“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爭當學生歡迎的教師”,努力再創新成績,為創建市、省級示範高中而奮鬥。

辦學理念

近年來,學校黨委立足現實,放眼未來,以人為本,謀求發展,對學校辦學思想做了深入思考,經過校領導班子和全校教師的廣泛討論和認真研究,最後得出兩點共識:

⑴學校定位要準確。明確學校既是市重點中學,也是南漳“第一學府”,既要為高等院校輸送合格新生,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勞動力資源,也要為普通中學的教育教學提供示範,發揮重點中學的實驗性和示範性作用; ⑵教育質量觀要變化。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作為山區學校,在激烈的辦學競爭中,唯有大膽改革,大膽創新,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特色之路,在辦學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求質量,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求領先,才能持續保持整體的高水平。

在這兩點共識的基礎上,學校黨委一班人,將他們的思想觀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與時代的先進要求相結合,將我校六十餘年的優良傳統、文化積澱與辦學思想相結合,將辦學理想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形成了我校鮮明的、先進的辦學理念:“構建學生良性的智慧型體系和人格體系,促進師生和諧發展。”

所謂“智慧型體系”是指人的智慧和能力體系,具體地說就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

所謂“人格體系”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也指個人的道德品質的綜合體現。

所謂“和諧發展”是指人在一種良性狀況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行為品質、生活質量、精神面貌、事業追求等達到協調、融洽、良好的境界,並得到日益提高。

所謂“構建”是指運用一定方法去建立一種體系。

“構建學生良性的智慧型體系”,即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長,積極創新課程內容,拓寬學生學習領域,全面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勞動技術、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科目,使學生不僅掌握事實型知識、經驗型知識,也掌握複合型知識,廣泛涉獵,兼收並蓄,不片面,不膚淺,不狹窄。知識是智力的基礎,但擁有知識不等於擁有智力(智慧),智慧高於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既注重最佳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更注重最佳化智力結構、能力結構;既注重知識的傳播,又強化智力開發、能力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即注重引導學生將知識與實踐和生活結合起來,活學活用,學以致用,能夠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解決實際問題,並激發出無窮的發展力和創新力。切實避免將知識和智慧對立起來,只重視知識的灌輸,忽視智慧的啟迪,從而導致大量的書呆子和缺乏創新的死板知識。為了構建學生良性的智慧型體系,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科學的記憶能力;四是培養學生縝密的思維能力;五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能力;六是培養學生無窮的創造力。

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就不能把兩者截然分開,二者是互相聯繫、相互促進、協調統一的。

“構建學生良性的人格體系”,就是通過學科教學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機滲透、融入,通過德育工作過程中鮮明的主題教育和積極的心理教育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有意識的鍛鍊、砥礪,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性格、氣質:堅毅勇敢不怯懦,心胸開闊不孤僻,寬厚開朗不狹隘,自信自尊不自卑,見善思齊不嫉妒,心底無私不猜疑,活潑熱情不抑鬱,遇事冷靜不急躁,寬以待人不暴戾,坦蕩達觀不敵對。使學生具有現代人應具備的良好道德品質:欣賞自我,接納自我,不自暴自棄,不悲觀消極;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與他人交往熱情,關係融洽;有自我擴展的能力,勇於超越自我;具有現實性知覺,務實不虛空;客觀地看待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有多種技能特長,並能專注於事業;有高度的自我堅持力及情緒穩定性,對事業矢志追求,永不言棄;遵紀守法,信守諾言;己所不欲,不施於人;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尊重人權;善於自製,能控制不良情緒;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敢於標新立異,具有創新精神。為了構建學生良性的人格體系,一是堅決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轉變教育觀念,切實樹立“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思想,把構建學生良性的人格體系放在首要地位;二是堅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教育教學的中心範疇,一切德育工作將圍繞這一主題有計畫、有目的、循序漸進地展開,工作方式要切合學生的角色特點,要靈活多樣,紮實有序,務求實效;三是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關注自然,關注民生;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社會實踐活動,磨鍊學生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五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學生身心受到美的薰陶。

通過構建、培育,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博大、寬容的胸懷,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積極進取的競爭意識,互利互助的團隊精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構建學生智慧型體系和人格體系,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部分;二者水乳交融,緊密相聯,又互相促進:做不了第一等人,就做不了第一等學問。教育教學必須圍繞這個核心來開展工作,不得厚此薄彼,尤其不得重智育,輕德育,否則,必是捨本逐末。

“促進師生和諧發展”,即通過規範辦學行為,實行人文管理,完善評估機制,促進教師和學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充滿人情味的師生關係,獲得教學相長的雙贏效益。分而言之,一、辦學以教師為貴。教師在民主、自由的管理體制下,以校為家,以生為子,以事業為精神支撐;在事業出成績的同時,物質待遇、精神待遇、政治待遇也同步提高,他們不再把教書當作謀生的職業或謀生的飯碗而厭煩隔膜,他們不再是在獎懲的機制下以損害學生和自己身心健康為代價去違心地換取考試分數,他們對事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和痴迷,乾工作、搞事業有一種充實感、成就感、快樂感、幸福感,在熱愛的驅動下,潛心致力於提高專業水平,最佳化教學手段,自覺地充實自我,和諧地發展自我。嘔心瀝血卻心甘情願,夜以繼日卻毫不倦怠;“蠟炬”成灰卻無怨無悔;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精神煥發、敬業樂業,即使清貧也淡泊自足,即使勞累也怡然自樂,對學生情如父母,對事業孜孜以求,對新生事物如饑似渴,教學青春得以永葆,教育“年齡”得以延長。二、教育以學生為本。學生在業務精良、師德高尚教師的教育下,快樂學習,不再視學習為畏途,個性得以張揚,特長得以發揮,潛能得以挖掘,充分享受教育資源,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同時也享受到素質教育的成果:在陽光一小時中,他們身體健康成長;在科學的心理疏導中,他們心裡一片溫暖,充滿陽光;在豐富多彩的德育、美育活動中,他們人格體系得以健全;在公益活動、社會實踐中,他們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得以增強,動手能力、勞動意識得以激發;在成長過程中,意志品質、抗挫能力、尊重人權、關助弱小等品質得以提升。總而言之,一所好學校就是要通過它良性的教育教學和管理行為,促進師生和諧健康的發展,背離了這一點,即使其升學率再高,也可能有悖於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治國理念。

學校進一步提出了“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爭當學生歡迎的教師”,努力再創新成績,為創建市、省級示範高中而奮鬥。

學校榮譽

學校積極開展文明單位和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襄樊市文明單位。1998年獲湖北省綜治委授予的安全文明小區稱號。堅持校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學校,每年組織召開一次職代會。1996年,學校獲襄樊市民主管理學校樣板單位稱號,校工會被襄樊市總工會評為“先進教職工之家”;1999年,學校黨委被中共襄樊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被授予“湖北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把婦委會、共青團、關工委工作納入學校管理體制之中,組織開展“巾幗建功”和“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關心女職工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積極維護女職工的權益,調動了女職工的工作熱情,2003年,南漳一中英語教研組被襄樊市婦聯授予“巾幗文明示範崗”稱號。校團委積極根據學生特點,開展理想教育、公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組織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和學生成人宣誓儀式;2001年又成立了南漳一中業餘黨校。校關工委既關心在校學生,又關心校內教職工子女,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高考,南漳一中畢業生蘇中旭以文科607分的優異成績,名列襄樊市前四名,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爭相錄取,現清華大學已與蘇中旭簽訂錄取協定。據悉,全市除四中、五中外,南漳一中是襄樊市所有縣市高中唯一一所保持這項記錄的學校,將創下連續11年有17位學子考入北大、清華的記錄。

從目前公開的公數來看,南漳一中高考上線率明顯高於全市上線水平。我校實際參加高考1436人,上本科線1081人,比全市59.6%的本科上線率高出 15.6個百分點,其中上重點本科(一類 本科)線177人(招錄為南航飛行員的雙倍計算人數),比全市11.2%的一本上線率高出1.1個百分點。上省線 1405人,比全市90.9%的上省線率高出6.9個百分點。

另外,南漳一中考生在招飛、考北體上實現新突破。該校李炟和張仕偉兩名學生有望被南航錄取為飛行員,王釗和張昕悅兩名學生有望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

歷屆校長

歷屆校長 歷屆校長

聶在榮 餘澤華

學校地址

建校初,校址在縣城西郊珍珠泉,1943年8月遷入城內文廟,1959年秋高中部遷入縣城北郊的便河東崗現址,至1962年全校遷入,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城關鎮便河北路11號,現學府路北端,校園占地面積12.2萬平方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