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麥交易市場

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在靖江閃亮面世絕非偶然,得益於靖江獨特的區位優勢,更得益於靖江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長三角重要糧食物流基地的超前理念。

概述

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在眾人矚目中迎來首場交易會。這標誌靖江糧食產業,經過30多年蓬勃發展後,昂首走進了糧食電子交易的新商業時代。 地圖

構建長三角重要糧食物流基地

靖江地處長江下游北岸,襟江臨海、承南接北,背靠蘇北糧食主產區,緊連黃淮海大糧倉,是全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過渡帶。經靖江糧食人十幾年的拼搏,已成為我國糧食南通北達的“要塞”。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的糧食企業湧入江蘇尋糧,大都選擇在靖江新港進行中轉,該市糧食物流業得以快速發展。1996年前後,該市糧食集團公司通過外拓市場、內活機制,靖城、金茂等多家購銷企業,利用小麥產業由江北向江南、由產區向銷區過渡的區位優勢,成功地將江蘇小麥銷往廣東,該市小麥經營走入重要機遇期。此後的十多年裡,靖江將水運優勢竭力放大,在淮河、京杭大運河、長江等大動脈上,構建出一個覆蓋山東、河南、安徽及江蘇等省份的區域性小麥採購網。

小麥產量不到全省1%的靖江市,糧食購銷企業卻實現了全省10%以上的銷量。靖江發展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小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弱筋小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優質中高筋紅小麥集散地。2007年,靖江被國家確定為糧食六大通道中50個糧食物流節點之一。

開啟“糧食全產業鏈”新征程

以小麥起家,因小麥做大。靖江沒有就此停步,站在高的起點上,靖江確立“建成糧食全產業鏈”目標。借著沿江開發的東風,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優勢。2006年10月,揚子江現代糧食物流中心開工,開啟了靖江特色糧食產業園的發展之路。

吹沙,開挖內港池,建設平房倉、立筒倉……短短几年時間,一個集碼頭、倉儲、加工、交易於一體的糧食特色產業園在長江側畔崛起。寬闊的長江岸邊,14幢平房倉排列整齊,24個立筒倉拔地而起。內河港池兩岸,六架紅色吊機每日忙著裝卸作業。靖江糧食產業園面積2.5平方公里,可用長江深水岸線1000米。園區已建成6個5000噸級內河泊位,兩個5萬噸級糧食專用泊位和1個4萬噸級油品專用碼頭,糧油倉容55萬噸。

2011年,靖江全市實現糧食購銷經營總量357萬噸,銷售收入40.9億元,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位居前列;碼頭糧食吞吐量達到330多萬噸,靖江逐步形成集倉儲、租賃、物流、配送等於一體的現代物流基地。

打造“虛實結合”糧食市場

在靖江糧食產業迅猛發展過程中,靖江糧食人敏銳地意識到,糧食安全離不開糧食總量平衡和產銷區有序流通。在市場購銷中,買方市場“眾里尋他千百度”,賣方市場卻是“藏在深閨人未知”,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弊端。

“靖江可以依靠已建成的糧食流通設施,構築網上糧食交易平台,有利於購銷雙方及時掌握信息,更方便、更快捷地實現產銷對接,提高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靖江市糧食局副局長介紹。2009年,投資8000萬元的南方小麥交易市場開建,今日正式開市投運。

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充分利用信息網路技術,建設南方小麥網和電子交易中心,將有形的市場和無形的市場相結合,傳統的協商交易和現代的電子交易相結合。交易方式主要包括現貨競價、現貨掛牌、連續現貨等多種方式。採用這些電子化交易,客戶通過交易大廳或電腦網路就可進行糧食交易。無論相隔多遠,購銷雙方甚至無需見面,只要在網上給出商品種類和期望價格,便可尋找或等待交易對手,在網上確定價格,生成電子契約等。

網上交易,網下配套。靖江將參與糧食流通服務的各個節點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為交易市場配套糧油質量監測所、港務中心、倉儲中心等設施,建成一條完整的糧食交易服務鏈。現貨檢測、倉儲、結算、中轉、貨運等工作,均可選擇小麥市場的網下配套機構來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