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國著名科普作家賈祖璋的作品,這篇文章準確、詳實地說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實以及貯運,對荔枝的習性、產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紹,並對我國荔枝生產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南州六月荔枝丹》選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課本,選入國中語文版九下語文書以及蘇教版必修五。

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1901~1988,浙江海寧人。早在30年代,他就有《中國植物圖鑑》等專著,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他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出版《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等,解放後出版的有《生物學碎錦》。賈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絢爛多彩的生物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有著相當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

作品原文

幼年時只知道荔枝幹的殼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國小,老師講授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讀到“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實在無法理解,荔枝哪裡會是紅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樣潔白,不是更可怪嗎?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也沒有見過鮮荔枝,無法說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現在,老師縱然沒有見過鮮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學的資料,給有點鑽牛角尖的小學生解釋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筆法來描寫荔枝的形態,的確也有不足之處。繒是絲織物,絲織物滑潤,荔枝殼卻是粗糙的。用果樹學的術語來說,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象龜甲,特稱龜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銳如刺,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種的不同而各異。

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生在樹頭,從遠處當然看不清它殼面的構造,只有紅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絳囊"、"紅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於整株樹以至成片樹林,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的絢麗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廣東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陰曆六月,正當陽曆七月。荔枝也有淡紅色的,如廣東產的"三月紅"和"桂綠"等。又有黃荔,淡黃色而略帶淡紅。

荔枝呈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通常蒂部大,頂端稍小。蒂部周圍微微突起,稱為果肩;有的一邊高,一邊低。頂端叫果頂,渾圓或尖圓。兩側從果頂到蒂部有一條溝,叫做縫合線,顯隱隨品種而不同。舊記載中還有一些稀奇的品種,如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因為缺少經濟價值,現在已經絕種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廣東調查得知,有鵝蛋荔和丁香大荔,重達四五十克。還有四川合江產的"楠木葉",《四川果樹良種圖譜》說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國果樹栽培學》則說大的重六十克。

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說它"如紫綃",是把殼內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明代徐勃有一首《詠荔枝膜》詩,描寫吃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是誇張的說法。

荔枝的肉大多數白色半透明,說它"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有的則微帶黃色。從植物學的觀點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層膜發育而成的,應稱做假種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說的連同果殼扔掉的那一層膜。荔枝肉的細胞壁特別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適宜於生食。有的純甜。早熟品種則酸味較強。荔枝曬乾或烘乾,肉就成紅褐色,完全失去潔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貯藏,正如白居易說的:"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現經研究證實,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三十天左右。還應進一步設法延長貯藏期,以利於長途運輸,因為荔枝不耐貯藏,古代宮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給人民造成許多痛苦。唐明皇為了寵幸楊貴妃,就乾過這樣的事,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荔枝的核就是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數品種為綠色。優良的荔枝,種子發育不全,形狀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現在海南島有無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隨品種而不同。廣東有雙季荔枝,一年開花兩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開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綠白色或淡黃色,不耀眼。花分雌雄,僅極少數品種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時開放,宜選擇適當的品種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機會。一個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結實總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諺語。荔枝花多,花期又長,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荔枝原產於我國,是我國的特產。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為我國是原產地的明證。據記載,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足見當時廣東已有荔枝。它的栽培歷史,就從那個時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對四川荔枝多有記述。自從蔡襄的《荔枝譜》(1059)成書以後,福建荔枝也為所重視。廣西和雲南也產荔枝,卻有少有人說起。

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清初陳鼎一譜,則對川、粵、閩三省所產都有記載。蔡譜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的果樹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內容包括荔枝的產地、生態、功用、加工、運銷以及有關荔枝的史事,並記載了荔枝的三十二個品種。其中"陳紫"一種現在仍然在廣為栽培。"宋公荔枝"現名"宋家香",有老樹一株,尚生長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開花結實。這株千年古樹更足珍惜。

荔枝是亞熱帶果樹,性喜溫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長的北限。漢武帝曾築扶荔宮,把荔枝移植到長安,沒有栽活,遷怒於養護的人,竟然對他們施以極刑。宋徽宗時,福建"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寫詩吹噓說:"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實際上不過當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詩,說常熟顧氏種活了幾株,"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亦萌櫱。"但究竟活了多少年,並無下文。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

我國幅員廣闊,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產。因地制宜,努力發展本地區的特產,是切合實際的做法。盛產荔枝的地區,應該大力發展荔枝的生產。蘇軾有詩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但日啖三百顆,究竟能有幾人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荔枝生產,應該能夠逐步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教學教案

基本內容

這篇文章準確、翔實地說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實以及貯運,對荔枝的習性、產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紹,並對我國荔枝生產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8段),分三個層次說明荔枝的形態和果實。

第一層是第1段,以國小學習《荔枝圖序》向老師質疑為引子,引出“荔枝”這個話題。幼年時童稚的心裡只知道“荔枝幹的殼和肉都是棕褐色的”,與老師講的《荔枝圖序》中描述的荔枝不同,向老師提問,老師也無法說明白。這個開頭既親切活潑,又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原原本本地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詩句,為後文提到的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據。

第二層是第2~4段,主要寫荔枝的外部形態(外殼、顏色、果形、大小)。作者對白居易“殼如紅繒”的說法提出異議,認為“繒是絲織物,絲織物滑潤,荔枝殼卻是粗糙的”;在說明“成熟的荔枝”的顏色後,作者感覺不飽滿,又用“絳囊”“紅星”“珊瑚珠”作比較,形象鮮明、逼真;荔枝的果形有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由蒂部到頂端及兩側,介紹得井然有序;說到荔枝的大小,作者用列數據的方法介紹荔枝的大小和重量,真實可信。

第三層是第5~8段,主要寫荔枝的果實(膜、肉、核、花)。作者對白居易“膜如紫綃”的說法又提出異議,認為白居易“把殼內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應該是“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對白居易“瓤肉瑩白如冰雪”的說法再提出異議,認為“瓤肉”實際不是肉,而是“膜”發育的“假種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說的連同果殼扔掉的那一層膜”;隨後,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對荔枝核(種子)的形狀、色澤、種類做了具體說明。荔枝的花從內容上說不屬荔枝的果實,但花與果實分不開,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帶一起介紹。其主要特徵是荔枝花多,花期長。在這一層里,第8段還介紹了荔枝的貯運,很明顯,貯運不屬果實的範疇,但貯運主要是為了保持荔枝肉的鮮美,與果實關係甚密,所以放在“肉”後一併介紹。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荔枝果實,採用由外向內(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第二部分(第9段~12段),主要介紹荔枝生產的有關情況。

第9段寫荔枝的產地分布,用“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證明荔枝原產於我國;用南越王向漢高祖進貢荔枝,證明荔枝的栽培在我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第10段用現在知道的13種講荔枝的古書,特別是“蔡譜”,更有力地說明荔枝原產地在我國。第11段為說明荔枝“喜溫暖”的習性,“成都、福建是它生長的北限”,作者列舉漢武帝、宋徽宗和文徵明詩中的顧氏與荔枝間所發生的故事,說明前人酷愛荔枝而欲北移,但均未成功,而用“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這樣的話語激勵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刻苦鑽研,突破難關,創造科研新奇蹟。第12段引用蘇軾的詩句,古詩今用,意在於今。古代能享受荔枝的只有楊貴妃之流,今天我們發展荔枝生產,要造福於廣大勞動人民。

從全文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綜合運用

運用打比方和作比較的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動。如把荔枝比作“絳囊”“紅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種比作“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運用列數據的方法,使得事實確鑿,更具說服力。如介紹荔枝大小時說,“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紹荔枝貯藏時說,“現經研究證實,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30天左右”;又如介紹荔枝結實時說,“一個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結實總在一百以下”,等等。

運用舉例子的方法,增強文章的厚重感和說服力。如唐明皇為了讓楊貴妃吃上鮮荔枝,“就要派人兼乘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如為證明廣東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的例子。

應該指出,本文最突出的說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多達二十多處,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比如引用古詩文,引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給人感覺開頭新穎,引人入勝,並為後文作者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據。

語言因素

作者要把說明對象和內容客觀地、科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語言因素非常重要。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簡潔。如第12段,“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一句,加“現在知道的”就比較客觀,因為“13種”僅是從已發現的文獻來判斷,將來也許還會有新的發現,那就不止13種了。如第13段,“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用推測的語氣,實際上是說將來也許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但能不能發生還不一定。如第14段,“盛產荔枝的地區,應該大力發展荔枝的生產”,不是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大力發展荔枝生產,“盛產荔枝的地區”圈定的範圍較小,有條件大力發展荔枝生產。

解題指導

本題旨在訓練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脈絡、把握思路的能力。

說明荔枝的生態,按照由外到內或由表及里的順序;介紹荔枝的生產,按照由古到今的順序。從全文看,兩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本題旨在讓學生理解引用的說明方法,同時積累一些古詩句,豐富文學素養。

具體分析見課文說明。

本題旨在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組織成平實文字,可以幫助學生體會生動的說明與平實的說明的不同特點和效果。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蒐集相關的資料,寫作文藝短文。

教學建議

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條理也很清晰,建議以學生自讀為主,讓他們一邊自讀一邊完成練習一。在理清全文內容和思路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二。教師不必對課文進行串講,過細的講解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可用一課時。第二課時用於練習三、四的寫作和交流。

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簡潔。在閱讀中,注意讓學生學會捕捉一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培養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的敏感。

北方和邊遠地區的一些學生,也許從未見過或嘗過荔枝,教師可通過引用詩句、講述故事等形式,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彌補他們對荔枝缺少感性直觀認識的遺憾。

有關資料

關於《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通信

李鄉瀏同志在《賈祖璋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回憶與賈老的一次通信》一文中說,他於1983年暑假備《南州六月荔枝丹》課,頗感課本注釋不詳,曾寫信向賈老請教。信中詢及以下三點:1.標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全詩能否錄示,以便解題;2.明代徐的《詠荔枝膜》詩,請示予全首,有助於分析“誇張的說法”;3.“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8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希望得悉這13種的書名及其作者。

賈老作復如下:

1.陳輝《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萬顆累累簇更團。絳雪艷浮紅錦爛,玉壺光瑩水晶寒。高名已許傳新曲,芳味曾經薦大官。烏府日長霜暑靜,幾株斜覆石闌乾。

2.徐《詠荔枝膜》:曾向忠州畫裡描,胭脂淡掃醉容消。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白玉薄籠妖色映,茜裙輕裼暗香飄。嫣紅狼藉誰收拾,十八閩娘裂紫綃。

3.×廣中荔枝譜  唐(?) 鄭熊(粵×書已失傳)

荔枝譜宋蔡襄(1059) 閩

×增城荔枝譜宋張宗閔 粵

×莆田荔枝譜宋 徐師閔 閩

圖片 圖片

閩中荔枝譜 明屠本畯(1597) 閩

荔枝譜明 徐 閩

荔枝乘 明 曹蕃(1612) 閩

荔枝食譜 明宗珏閩

荔枝通譜 明鄧慶采(1629) 閩

記荔枝 明 吳載鰲 閩

荔譜 清陳定國閩

荔枝譜清陳鼎粵閩川

嶺南荔枝譜 清 吳應逵 粵

(摘自《中學詩文釋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幾點商榷(劉學仁)

1.倒數第四段寫“荔枝原產於我國,是我國的特產。”理由,一是“有野生的荔枝林”;一是很早已在我國培植。這兩點似乎還不足以說明“原產我國”,是不是別國也有野生的荔枝呢?是不是別國也早有栽培呢?沒有反面的論據。如果確有根據,應該明確提出。

2.第六段說“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說它‘如紫綃’,是把殼內壁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這兩句話不易理解。前一句是說“膜”,後一句是說“花紋”。仔細體會好像是這個意思: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著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由於殼的內壁有紫色花紋,透過白色薄膜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便把這紫色花紋看作是薄膜的花紋,而說成“膜如紫綃”了。後面引徐詩描寫吃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好似“荷瓣”“桃花”,似乎是“殼”和“膜”分開了,似“荷瓣”“桃花”的是殼呢?還是膜呢?好像是膜才恰當,“薄”才“盈盈”“片片”,才“嬌”,才隨“風”飄落,可是膜又是白的,不像“荷”也不像“桃花”了。總之,這一段似乎說得不夠明白。

3.第七段寫荔枝“肉”也不夠明白。指出通常說的肉實際上是“假種皮”後,又說明前面說的“膜”才是真正的果肉。下面接著說“荔枝肉的細胞壁特別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這句話里的“肉”指的是習慣上說的“肉”呢,還是前面已經講清楚了的“膜”呢?從後面的“入口……”看,應仍是指習慣上說的“肉”,那么這“肉”的“細胞壁”又指的是什麼呢?顯然不會是“膜”(真正的肉),那是要扔掉的。

(摘自《高中語文教材新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