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壩[10]

南壩[10]

南壩鎮隸屬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大巴山南麓,距宣漢縣城32公里,東與五寶鎮、天台鄉相接,南鄰上峽鄉、西靠下八鎮,北接峰城鎮。南壩鎮是全國重點鎮、中國特色小鎮;四川省級試點建設小城鎮,也是川東北四大古鎮之一, 還是前河流域20多個鄉鎮的經濟、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樞紐和物質集散地,宣漢縣的經濟副中心。南壩鎮幅員面積143.5平方公里,海拔在340米至1100米之間,有耕地49407畝。截至2016年,轄7個社區、24個村,總人口16.2萬人。城鎮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8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7.2萬人。2016年,南壩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9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16358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168元,同比增長12.7%。

基本信息

平武縣南壩鎮

簡介

南壩鎮是平武縣的一個轄鎮。1950年置南壩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6公里。面積297平方公里,人口2萬。南(坪)瀘(州)省道過境。轄古龍、何家壩、文家壩、舊州、通江、冒水頭、黃草灣、茅灣、互助、埡頭坪、檬子樹、建築、兩河、青華、建康、建全、新建、新坪、洪溪、興隆、建設、翻身、金林、党家溝、蘇家河、金鳳26個村委會和南壩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廠。農業主產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油菜子,特產核桃、蠶繭、木耳、桐油。境內有牛心山、叮噹泉等景點。

下轄村
古龍村 何家壩村 文家壩村 舊洲村
通江村 冒水頭村 黃草灣村 茅灣村
互助村 埡頭坪村 檬子樹村 建築村
兩河村 建康村 建全村 新建村
新坪村 洪溪村 興隆村 建設村
翻身村 党家溝村 金林村 金鳳村
蘇家河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0505
10806
9699
家庭戶戶數 5640
家庭戶總人口(總) 19385
家庭戶男 10103
家庭戶女 9282
0-14歲(總) 4929
0-14歲男 2545
0-14歲女 2384
15-64歲(總) 14004
15-64歲男 7496
15-64歲女 6508
65歲及以上(總) 1572
65歲及以上男 765
65歲及以上女 80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209
特色農產品

核桃,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油菜,蠶繭,木耳
南壩鎮特色農業突出,糧食以玉米、水稻、小麥、土豆等作物為主,經濟林以核桃、銀杏為主,其中核桃因質量好、成熟早、粒飽滿、出仁率高而遠近聞名,作為傳統的核桃集散地,南壩鎮年交易核桃量均在300萬公斤左右,“要讓核桃樹結出‘金果果’,帶領民眾增收致富”,一個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帶動農民奔小康的思路在南壩鎮黨委中形成。
鎮黨委規劃出科學的核桃產業目標:新發展核桃基地2000畝,改造核桃面積1000畝,並以此作為“引擎”,計畫新發展桑園面積600畝,改造低產桑園600畝,產繭800擔;魔芋連片種植面積800畝,並確定舊洲村、金林村等作為重點發展村,開始邁向特色農業的致富路。

5.12受災情況

平武縣處於綿陽北部,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全縣轄9鎮16鄉,全縣總人口186073人(2004年底),縣境總面積5974平方公里。平武縣境縣城一帶屬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雲多、霧少、天多的特點。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平武縣是屬於受災情況比較嚴重的一個縣,全縣25個鄉鎮,平武縣全面受災,其中有四個鄉鎮(南壩鎮平通鎮水觀鄉、石坎鄉)的受災嚴重程度很重。大部分房屋倒塌受損,道路受阻,通訊中斷。據平武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統計,截止5月18日17:00,地震災害已造成平武縣人員傷亡34523人,其中死亡1536人,傷31943人,下落不明1039人。災害共造成我縣房屋倒塌135萬平方米,形成危房454萬平方米,輕微損毀373萬平方米。

南壩鎮公墓南壩鎮公墓
南壩鎮作為平武縣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經濟實力最強的場鎮,南壩鎮在大地震中受災最嚴重,死亡1364人,占全縣因災死亡人數的45.2%。工業基礎全部損毀,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全部癱瘓,直接損失75億元。災後重建
通過三年艱苦重建,如今的南壩鎮煥發出蓬勃生機,白牆灰瓦的川西小樓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雄偉的江油關城樓與秀美的何家壩村生態園區隔江相依。整個場鎮由震前的0.7平方公里擴展到2.2平方公里,主體街道四縱九橫三巷,風貌統一,管網建設都按現代化城市標準設計施工。作為場鎮中軸線的龍州中路更是將南壩古鎮的歷史文化、民俗景觀相結合。煥然一新的場鎮為全鎮發展旅遊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南壩鎮也利用重建契機,集中規劃建設了工業園區,幫助困難企業恢復生產,進一步推進當地工業經濟發展。隨著工業園區的逐步建成,宏建木業公司、礦業公司、平武錳業集團相繼恢復生產,待園區所有項目完工後,可實現年產值8.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300多個,實現靈活就業1.3萬餘人,有力解決了本地及周邊老百姓的就業問題。為更好的利用災後重建成果促進民眾增收,南壩鎮還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建立了5000多畝核桃基地,新建8家大型生豬養殖場和5家肉牛、肉羊養殖場。
通過大力發展旅遊、工業、特色農業產業,全鎮2.1萬民眾在重建的新家園裡找到了新的致富門路。2010年,南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210元,超過了震前收入水平。隨著災後重建的全面完成,如何引領勤勞的南壩人民創造更美好的新生活,成為南壩鎮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風景區

由李白故里江油市溯涪江而上,約75公里路程便到了平武縣境內的南壩鎮。該鎮座落於涪江南岸一塊平壩之上,地勢雖較開闊,四周卻亂峰簇擁,“5·12”地震前街房建築等猶存一派古樸之風。南壩鎮似乎根本談不上什麼知名度,知道並了解這座小鎮的人並不多。然而,鎮端豎立的那塊“蜀漢古江油關”石碑,卻分明昭示著這座鎮子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和與李白及其故里江油市的密切關係。“5·12”地震中南壩鎮場鎮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在對口援建河北省的援助下,2月上旬南壩場鎮基礎設施建設正式開工,場鎮的災後重建羨慕建設全面啟動。河北省把南壩鎮組喲為重點建設的鄉鎮,提出了打造九環線明珠的重建目標,重慶大學規劃設計院結合該鎮地處的交通要道、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精心制定了重建規劃,規劃中充分考慮了旅遊配套要素,按照規劃南壩鎮將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三國蜀漢風貌和歷史文化特色的旅遊小集鎮,通過建設把南壩鎮建設成為全國具有三國歷史文化特色的著名小鎮。
南壩風景區以蜀漢江油關最為出名,江油關原名江油戍,系劉備入川以後,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曹魏徵西大將軍鄧艾兵出陰平邪徑,奇襲江油戍,蜀漢守將馬邈不戰而降,魏軍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蜀漢滅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聞名。此後歷朝歷代,多在此設關戍守,或稱江油關,或稱涪水關,成為蜀北名關之一。在南宋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間,這裡長期都是縣、郡、州治地,稱為古龍州,是涪江上游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江油關遺址附近,有牛心山、鳳翅山、叮噹泉、明月渡等主要景點,以及李白讀書台、李龍遷祠、玉虛觀、馬邈妻李氏故里碑、吳道子繪真武祖師像碑、宋徽宗書御筆手詔碑等名勝古蹟牛心山相傳為李唐王朝皇族遠祖李龍遷之墓,當年曾被武則天派人掘斷龍脈,李氏復國後,又多次派人填塞,流傳著許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叮噹泉叮噹泉

宣漢縣南壩鎮


南壩鎮地處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位於革命老區宣漢縣城30餘公里處的東南部,是省級試點建設小城鎮和原川東地區四大古鎮之一,興場立市逾千年之久,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也是前河流域20多個鄉鎮進出和經濟、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樞紐和物質集散地。東與五寶、天台相接,南鄰上峽、西靠下八,北接峰城。全鎮幅員面積143.5平方公里,海拔在340-1100米之間,全鎮轄26個村委會176個村民小組和5個社區34個居民小組。總戶數25858戶、105827餘人。城鎮建成面積6.3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聖燈山下,前河南岸,有駐鎮機關、企事業單位80餘家。鎮黨委、政府先後被授予“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市“紅旗鄉鎮黨委”等光榮稱號。2007年全鎮GDP達到56893萬元,財政收入8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45元。

一、南壩各轄鄉

(史料依據來源於1993年出版<<宣漢縣誌>>,故行政區域為撤區前說法,段末加*是補充說明,為最新行政區域)
南壩
縣境東南,清康熙時建場,位在前河南岸,故名南壩。鎮政府駐南壩場。海拔360米,距縣城48公里,地當宣漢縣上五區(撤區前地理稱謂)水陸交通要衝。境內平壩、丘陵、低山交錯,平均海拔520米。總面積8.34萬畝。場鎮街道沿河岸修築,是宣漢縣東南經濟、文化重鎮。
鯤池
縣境東南,1941年置。政府置於謝家壩(現昆池街道),海拔365米。鄉人唐鯤字天池,明永樂7年(1409)進士,官至蘇州知府;此地因而名官池,之後,明王室命建“鯤奮天池”坊旌表,因而改名鯤池(簡寫“昆”者錯)。前河過南界與南壩隔江相望,又有官池河自北來匯,兩河沿岸平壩、階地相連,惟東西兩部地勢較高,平均海拔579米。總面積7.79萬畝。
下八
縣境東南,清乾隆中期建場。鄉政府駐下八畝,海拔340米,距縣城32公里。前河蜿蜒中部,河曲平地,河谷一二級階地都較寬展。文山海拔1080.3米雄峙境北,境平均海拔495米。總面積7.06萬畝。鄉人自詡為糧倉。
黃石
縣境東,清乾隆中期建場,因有黃石溪得名:又以江中有大石如鼓,名銅鼓石。海拔330米,距縣城21公里。前河彎曲穿東南境,河曲平地窄狹,低山深丘相間,平均海拔565米,總面積6.59萬畝。
黃龍
縣境南,1952年置。鄉政府駐黃嶺壩,海拔400米,距縣城34公里,境中部低山丘陵,四周略高,宛如一小盆地,平均海拔520米。總面積4.18萬畝。
涼風
清康熙時建場,名峽口場,1935年改名下峽,1949年改名中心,1950年改為忠心,1982更為今名。縣境南,南連開江,鄉政府駐涼風埡,海拔660米,距縣城64公里。地屬中低山地帶。鐵溪河上游大小溪流自東向西橫穿中部,溪淺谷狹,全境北低南高,觀面山嶺主峰海拔1373米,溪溝順坡切割,山谷、凹地、嶺脊交錯互見,平均海拔765米。總面積8.33萬畝。 產煤鐵,場院東南忠心水庫可儲水千萬立方米。
上峽
縣境東南,清乾隆時建場。鄉政府駐上八廟場,海拔415米,距縣城49公里。鄉南邊境以觀面山脊為天然分水嶺與開縣互界,山峰黑天池、尖山子、老君包等海拔1300米以上,山坡由南向北遞降構成低山深丘地貌。平均海拔691米,總面積10.42萬畝。煤藏較豐富,陶瓷業歷史久遠,有鐵礦、耐火石、石英砂。
塔河
縣境東南,1941年置,因境內葫蘆壩,諧音轉義名福祿,1982年改名塔河,境內有塔河壩,而且石塔猶存,鄉政府駐大店子,海拔390米,距縣城57公里。東洋溪橫貫北部,沿溪是小平壩;溪北鹿子山橫亘東西,主峰海拔1032.4米,坡陡土薄;溪南嶺脊交錯,向南抬升,直至觀面山(大梁)嶺,與開縣接壤,主峰觀音坳海拔1348米,鄉境平均海拔664米,總面積12.46萬畝。產煤、茶、有鐵。
雙柏
縣境東,1952年4月新建,名現印鄉,鄉政府駐三岔溪周家祠;1953年冬改名團結,1982年2月改名雙柏;1985年3月,鄉政府遷駐張家磅,海拔500米,跑縣城60公里。官池河縱貫中部,東西山嶺叢集,平均海拔827米,總面積4.39萬畝。
五寶
縣境東部,清嘉慶時建場,因當時清軍五寶營為剿殺白蓮教起義軍駐此數年,故名五寶。距城66公里,鄉政府駐五寶場,海拔390米。前河瑩流鄉境,又有長績溝自西北來匯,溪河兩岸,地勢緩坦,逐漸向四周升起,宛如小盆地,境平均海拔762米。總面積11萬畝。
天台
原名赤溪,縣境東,鄉政府駐赤溪寺,海拔380米,距城58公里,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場,1982年因境內有天台觀改句,河西坡緩土厚,向西遞升,河東坡陡岩峭,向東急劇升入高台地,平均海拔716米。總面積5.18萬畝。
平樓
縣境東,1952年新置,以境內有平樓山得名。鄉政府駐平樓場,海拔1030米,距城84公里。鄉域南北狹長,平均海拔1050米,屬桌狀山地貌,桌面多緩坡凹谷,邊緣坡陡岩峭。總面積6.17萬畝。
茶河
縣境東,東接開縣,清鹹豐時建場,名東安。1982年2月因場址名茶河壩改名。鄉政府駐東安場,海拔450米,距縣城69公里。暴溪溝自西向東流貫北部,沿溪多小平壩;溪北岸為桌狀殘山,坡陡谷狹;溪南岸緩緩抬升,至高城寨(海拔1153)一嶺兀立,嶺南低山深丘,地表形態零亂,平均海拔733米。總面積6.31萬畝。盛產茶葉。
龍觀
縣境東,清嘉慶二年(1797年)羅姓兄弟倡捐建場,場前石壁上石脈隆起如龍,合而名羅龍觀。1941年改名龍觀。鄉東接開縣,以觀面山為天然界線,鄉政府駐羅龍觀,海拔720米。距縣城72公里,全鄉平均海拔1110米,屬山原地,黑溪溝上游縱貫全境,溝深岩峭,群山縱橫,山腰、山頂有平台,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峰林立北境,紅東坪北端主峰海拔達1481米。總面積8.97萬畝。
*2003年將原黃龍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下八鄉,下八鄉人民政府駐下八。將原平樓、龍觀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茶河鄉,茶河鄉人民政府駐東安場。將原雙柏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昆池鎮,昆池鎮人民政府駐謝家壩。
* 2005年4月20日,撤銷昆池鎮,將原昆池鎮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南壩鎮,南壩鎮人民政府駐南壩聖墩東路
* 現南壩鎮行政轄區範圍:前南壩、昆池、雙柏所屬區域,合併成南壩鎮,其它鄉原南壩區所轄範圍,撤區後歸宣漢縣轄。

二、沿革

南壩,古為殷商西方部族,土著民族為巴人。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以其宗姬封於巴”(《華陽國志》),地即屬巴國領域。
公前316年,秦滅巴蜀,地為秦國領屬。公元前314年,秦行郡縣制,屬巴郡(治江州,今重慶)宕渠縣(治今渠縣土溪鄉城壩村)地。
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都南鄭,統巴、蜀、漢中31縣,地即屬漢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宕渠縣為益州巴郡所領。公元24年(以下省公元二字),公孫述稱王巴蜀,地為他所建立的大成國管轄。36年冬,東漢滅述統一巴蜀,和帝永元年間(89~104年),分宕渠縣北部地方置宣漢縣(今達縣市)取義宣揚漢王德威,仍屬益州巴郡。獻帝建安六年(201年),改屬巴西郡(治今閬中保寧鎮)。宣漢縣其時管轄現在的達縣、宣漢、開江、萬源、通江、城口等地區。
214年劉備占據益州。216年,劉備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今渠縣土溪鄉城壩村),領宕渠、宣漢兩縣,屬益州,222年省宕渠郡,後主劉禪延熙(238~258)中曾復置,“郡建九年省”,地劃歸巴西郡。仍屬益州。263年,曹魏滅蜀後屬梁州。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立平州縣(今平昌縣),廢宣漢縣。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分巴西郡復置宕渠郡並宣漢縣,郡領宣漢、宕渠、漢昌三縣,屬梁州。303年,梁州郡縣沒於李特,宕渠郡實廢。304年(永興元年)李雄建立了成漢政權,復置宕渠郡,仍領宣漢等3縣。347年東晉桓溫滅成漢,地歸東晉;373年,則為符堅的前秦所領;385年又還東晉,404年為譙縱所據,413年再還東晉。
420年,東晉滅亡。統治長江流域的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依次領有巴蜀地方。宋初(此處指420~439年間)新立巴渠郡(治今達縣)轄與郡新立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始安、下蒲(440~462年間立)、晉興7縣,其中2縣在今南壩鎮鏡內,即巴渠(治今南壩鎮黑溪寺)、東關(治今五寶鄉境)。齊梁領屬仍舊。
553年(西魏廢帝二年),西魏攻取巴蜀,改宣漢為石城。恭帝二年(555年)分新安縣東部鄉里置東鄉縣(治今普光羅家壩),並在此置石州、巴渠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廢石州及巴渠郡,仍於東鄉置三巴郡,郡領東鄉、下蒲,改南晉郡為和昌郡,省東關入宣漢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十一月,“罷天下諸郡”,省巴渠、下蒲入東鄉縣,廢三巴郡改屬通州;廢和昌郡,宣漢屬并州。五年(585後),自并州(前南晉郡)北二百里遷宣漢縣治於東關故城(指和昌郡,今五寶鄉境)。隨即又廢并州,宣漢也改屬通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州為郡”,通州改名通川郡,宣漢等四四縣為其所屬。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通川郡為通州,轄東鄉、石鼓;又於宣漢置南并州,並置東關縣(今五寶鄉境)為其所屬。貞觀元年(627年),廢南并州,省東關入宣漢。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全國為10道,鎮境屬山南道。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分全國為15道,鎮地屬劍南東川道。
907~964,前蜀、後蜀統治期間,道、州、縣的領屬關係未作變動。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通州為達州,轄東鄉、巴渠、石鼓、宣漢。五年,省宣漢入東鄉縣。鎮地屬巴渠縣,達州管轄。
1279年,元朝統一了四川。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東鄉縣、巴渠入通川縣,隸屬四川行省川南道夔州路的達州。1363~1371年,四川為反元農民領袖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國所統治。
1371年6月,明朝控制四川,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夔州府。正德九年(1514年)改屬達州。崇禎十八年(1645年)五月,張獻忠部破東鄉城,屬農民革命政權大西國。
1644年,清政權在北京建立,但到順治十四年(1675年)張獻忠餘部楊秉胤,在今塔河鄉小城寨戰敗降清,地始屬清朝統治。初屬四川省川東道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改屬直隸達州,嘉慶七年(1802年)升達州為綏定府,東鄉仍為所屬。
1911年(辛亥)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義,11月30日東鄉起義,東鄉軍政府成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東鄉為重慶軍政府所轄。2月,成渝兩軍政府合併,即屬蜀軍政府;3月,蜀軍政府改名四川都督府,東鄉為川東道綏定府屬地。民國3年袁世凱廢府設道,鎮地屬四川東川道。秋。因避免與江西省東鄉縣同名,且古為宣漢縣地,改名宣漢縣。宣漢縣先後(民國5年4月至22年10月)為護國軍、靖國軍、江防軍、西北自治後援軍和援川陝軍、川陝邊防軍所統治.
1949年12月17日解放軍入城,宣漢解放,屬川北區達縣分區。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改屬達縣專區。1968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地區,1993年更名為達川地區。2000年又撤除地建市,改為達州市。南壩仍為所屬,至今未變。
2005年4月20日,撤銷昆池鎮,將原昆池鎮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南壩鎮,南壩鎮人民政府駐南壩聖墩東路(四川省人民政府 川府民政&#91;2005&#93;6號 )。

三、自然地理

氣候特徵
全鎮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溫受海拔高度影響大,境內立體氣候明顯。海拔500米以下地區春早夏熱,雨水集中,旱澇交錯,多風、秋雨,冬暖霜雪少,屬四川盆地嚴熱帶氣候。海拔800米以上地區春遲秋早,夏短冬長,具有分緣山地溫帶氣候特徵。鏡內四季分明,傳統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初日。
季風環流對鏡內氣候產生影響。冬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常受西北冷空氣影響,氣候乾冷,夏季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受東南及西南暖濕空氣影響,濕熱多雨。

境內河流屬嘉陵江水系,前河縱貫全境於縣城東匯入州河;州河、巴河於渠縣三匯鎮匯為渠江,南流於合川注入長江的一級支流----嘉陵江。
前河,又稱前江,唐名東關水,宋曰大江、溉江。有二源,北源(正源)出城口縣燕麥鄉光頭山,水從二穴湧出,西北流,至蓼子口折向西南名前河;南源較短,出自城口縣鹹宜鄉明月村,西北流,名漢昌河。前河、漢昌河匯於巴壁店,西北流,成為宣漢、成口兩縣界河。至土堡寨入縣境,西南流,經雞唱、龍泉、渡口、樊噲、土黃、華景入境內,經五寶、天台、南壩、昆池、下八、黃石、三河、東南14鄉鎮,於縣城東與後河交匯入州河(州河以流往達州得名)。
前河各支流表
注入岸 溪名 發源地 入口處
右岸 長績溪 東升鄉木王坪 五寶鄉徐家壩
左岸 杜家溝 月溪鄉潘家溝 天台鄉丁家壩
左岸 黑 溪 龍觀鄉皇木老林 天台鄉小河口
左岸 東陽溪 宣開界大梁山地 南壩鎮東溪口
右岸 昆池河 峰城鄉任家溝 昆池謝家壩
右岸 向家溝 桃花鄉核桃灣 下八鄉大河壩
右岸 蘇家溝 桃花鄉堰池灣 昆池鄉墩子口
左岸 石槽溪 塔河鄉將軍山 下八鄉墩子河口
左岸 跳墩河 黃龍鄉楊家溝 下八鄉曾家壩

四、教育

1. 南壩中學
宣漢縣南壩中學始建於1938年,原名“私立精英中學”,現己發展成為達州市示範性高中、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中央教笠所校園文化基地學校。南壩中學頭枕聖山,面臨前河,山清水秀,環境宜人,是政府辦學和學生讀書的好地方。學校占地40畝;在編教職工226人,其中專任教師210人,有研究生學歷16人,本科生142人,中學特級教師1人,特級後備人選3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中學高級教師48人,中學一級教師90人,市、縣學科帶頭人32人,承擔國家、省、市、縣教改實驗項目的有72人次。現在校生人數達4600多人,教學班65個,其中高中班40個班,國中15個班。
2.昆池職業中學
四川省宣漢昆池職業中學創立於1976年6月,始名宣漢縣昆池中學, 1983年7月經原達縣地區行署批准改制更名為宣漢縣昆池職業中學。2006年7月經宣漢縣人民政府批准,將原陶成初級中學併入我校,現全校分為校本部和陶成校區兩部分,學校占地面積68.8畝,建築面積24300平方米,教職工220人,5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餘人。其中職高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25人,專任教師75人,取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30人,雙師型教師16人。
3.聖燈中學
宣漢縣聖燈中學創辦於1980年,位於前河中游的宣漢縣南壩鎮聖燈山麓。學校占地面積22000平方米,有教學班32個,學生3500餘人,教職工139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成績顯著,承擔了國家級實驗課題一個、市級實驗課題三個,目前已結題三個。教師有27人次獲縣科學進步獎。學校先後被授予“市級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縣級校風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五、經濟、旅遊、特產

南壩物產豐富,有著豐富的資源;人傑地靈,南壩人有著大巴山人民勤勞樸實的作風;交通便利,農林牧產業發達,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為宣漢縣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鎮。南壩是旅遊開發的希望之地,南壩鎮天生麗質、處處是景,境內群山環繞,峰巒疊翠,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多種國家保護植物和動物。文山景觀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非常值得一游。位於南壩上游的國家AAA級旅遊區四川百里峽,更是雄奇峻秀,婀娜多姿,不是三峽勝似三峽。
南壩尤其以著名企業--巴人村的牛肉特產系列而著名!

六、如何利用自身資源發展?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南壩黨委、政府實施工業強鎮戰略,放開市場,搞好服務,全方位招商,借力開發。築巢引得金鳳來,中石化、中石油相繼投資數百億元進行天然氣開採與開發。
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在上周末已成功競得合作開發四川天然氣的機會。引人注目的是,合作開發的區塊中包括羅家寨高含硫氣田,這樣,羅家寨將成為第三座中外合作開採的天然氣田。但截至昨天下午,此訊息仍未得到中石油官方的證實,但據中石油在川從事天然氣研發的一專業人士透露,此事“早有耳聞”。
據介紹,目前,在我國已探明的天然氣田中,高含硫氣田就有100多個,占總數的近一半,僅四川盆地,就有各類高含硫氣田20多個,天然氣儲量高達2000億立方米,四川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產區。羅家寨氣田探明可采儲量為581.1億立方米,含硫量在7.13%至10.49%之間,而含硫量超過2%的氣田都屬高含硫氣田。羅家寨地區地勢崎嶇,我國現有技術尚無法保證氣田的安全開採,過去幾年間,該氣田曾發生過數起嚴重事故。
2003年12月,羅家寨一口井發生大規模井噴,致243人因硫化氫泄漏而死亡。2006年3月,羅家寨2號井又發生天然氣泄漏事故,迫使數千民眾撤離。
知情人透露,由於缺乏先進的防腐和回注技術,四川盆地內至少有兩座高含硫氣田遲遲未得到開採,遂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合作開發。2006年12月,中國產量最高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中石油對羅家寨氣田開採權進行了公開招標,以邀標形式進行,除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外,另三個參加競爭的有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由於羅家寨氣田靠近高密度人口區域,從某種程度上挫傷了部分潛在競標者的積極性。中石油因此擴大了招標範圍,將鐵山坡和渡口河兩座氣田也“搭”了進來。這兩座氣田探明可采儲量733億立方米,含硫量分別為14.19%和15.27%。
另據了解,為了儘快開發高含硫氣田,中石油目前正在四川修建3座高含硫天然氣淨化廠。這3座淨化廠建成後,日處理天然氣能力將達到2400萬立方米。

來南壩觀光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南壩特產--牛肉干,實為居家旅行必備食品。 ^_^ ^_^ ^_^七、方言志

南壩話屬川東方言語系。南壩、昆池一帶方言點,其語音對〔f〕、〔h〕兩類聲母字讀音顛倒混淆。如“花”念〔fa-〕,“風”說〔hong〕等。(省略拼音及專業介紹、方言字也用近音字代替^_^,直接上辭彙)。
辭彙:
1.氣象、地理、時間
霍閃(閃電) 遭雷抓(人或物被雷擊) 雪彈子兒(冰雹)
凌冰兒(冰) 亮賞(光線好) 團轉(周圍)
當門(跟前、面前) 以頭(裡面) 塌塌(地方) 扯常(常常。例:呢娃兒扯常都在哭)
往回子(往常) 先跟兒(剛才) 緊倒(時間長) 晏朝些(晚一點)
2.稱謂、日常生活
嘎嘎(外婆,南昆等地) 老挑(連襟) 皮老漢兒(繼父) 細娃兒(小孩子) 貓鼓槌兒(小孩子) 架架兒(無袖無領的上衣) 搖褲兒(內褲) 粑粑(泛指餅類食物) 歡喜團兒(糯米加紅糖油炸的一種食品)
格格兒(微型蒸籠、指蒸出的食物) 懶起(涼拌/懶用的同音字)
拋撒(浪費) 相因(便宜) 期抹活(白吃) 花兒(背簍)
刷子(水瓢) 夜壺(方便之用)
3.人品、交際
莽子(智力缺陷) 棒老二(土匪) 扒老二(扒手)
不日哉(言行粗野、脾氣刁頑) 不昌盛(不講理,胡鬧)
二沖二沖(說話做事不踏實,自吹自擂) 二桿子(輕浮自大的人)
扯把子(撒謊) 古倒(強迫,態度粗暴) 尖白嘴(賣弄乖巧) 看笑神(譏笑人出醜) 國孽(鬧糾紛)
改交(解圍) 打總成(支持) 勞慰(謝謝)
日BIA(聊天,吹牛) 沖殼子(吹牛)
眼起(故意在人面前顯擺) 見巴樣兒(仿照他人行事)
4.身體、病痛、禮俗
天皮眼兒(囪門) 額髏兒(額頭) 下per兒(下巴) 定子(拳頭)
倒拐子(胳膊肘) 磕膝包兒(膝蓋) 連二桿(小腿脛骨部份)
疙癆(疥瘡) 交待(出嫁) 哭棱(鞭、棍之類打後的傷痕)
夾舌子(口吃) 勾子(臀)
5.植物、動物
顛顛兒(植物的梢) 格兜兒(蜘蛛)
灶雞兒(蟋蟀) 洋叮叮(蜻蜓) 切馬(青蛙) 半偷檐(蝌蚪)
6.形容、指代
漩打打的(液體潤滑又粘糊) 毛焦火辣(焦急不安) 猴爪武抓(動作不規矩)
拿把式武(動作快,麻利) 喔火連天(連聲大叫) 欒砣砣(球形物體)
筋蹦(身體硬朗) 架細(認真) 奈不活(勝任不了) Mie到(以為)
Niou(微微動一下,例:那蟲還在一niou一niou的) 三不打時(偶爾)

八、人物誌傳記

向守志將軍
向守志(1917年- ),原名向守芝。宣漢縣南壩塔河人。1935年5月入團。1936年9月轉黨。1933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專學歷。上將軍銜。1933年參加少先隊。1934年7月參加紅軍,任紅9軍76團2營4連戰士、班長、副排長,紅軍步兵學校學習組長、班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1團1營機槍連副連長、連長。1938年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1團特務營營長、2營營長,771團副團長,太行軍區10團團長,太行軍區1支隊副支隊長。1946年任太行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2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1949年任第2野戰軍第15軍44師師長兼政委,在軍事學院學習。1951年任志願軍第15軍44師師長。1954年任陸軍軍參謀長、第1副軍長兼參謀長。1956年任陸軍軍長。1958年在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學習。1960年任西安炮兵學校校長、炮兵技術學院院長。1965年8月任炮兵副司令員,第2炮兵司令員。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關押。1972年在炮兵幫助工作。1975年4月任第2炮兵司令員、黨委第1書記(1975年3月起)。1977年9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1977年11月起)。1982年10月-1990年4月任軍區司令員、黨委常委、書記(1982年12月起)。中共11大代表,12屆中央委員,13屆中顧委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獲3級八一勳章、2級獨立自由勳章、2級解放勳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7月被授予1級紅星功勳榮譽章。譽為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奠基人。
曾旭清將軍
曾旭清(1909~1998年),又名曾緒慶,1909年出生於宣漢縣下八場曾家壩。1932年參加農會,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黨支部書記,並組織了戰鬥連隊,後編入紅4軍10師。1934年任區委書記、游擊隊中隊長。1935年曆任獨立營營長、區委書記、特委組織部長、縣委書記。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到達陝北後,入中央黨校學習,畢業後任援西軍政治部民運幹事。抗日戰爭時期,任129師771團民運幹事、支隊民運股長、營教導員、科長。1939年到抗大學習,1940年畢業後任冀魯邊教導6旅17團政委、2分區政委。指揮和參加了齊河、濟陽的反掃蕩,王家樓、劉大屯突圍戰,陵縣、平禹、臨邑、濟陽、德平等多次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縱隊第7師師長兼政委,33軍98師政委。率部參加了濟南、淮海、解放上海等戰役。1952年入朝作戰,任志願軍23軍代副政委。回國後,任華東軍區工程兵部主任。1958年任工程兵特種工程指揮部副司令員。1963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1964年後任工程兵副參謀長、中國後勤部隊第2支隊指揮部主任。文革期間遭受迫害。1974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2年離休,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98年去世。
顧浚
顧浚(1895~1927年),又名顧嘉茂。南壩人。六歲入私塾,後就讀於昆池陶成書院,綏定府聯合中學。1917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後轉入廣州嶺南大學。曾任校學生會主要領導。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他率領嶺南大學的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貼標語,撒傳單,作演講,寫文章,進行愛國宣傳。1921年9月,到德國柏林學習軍事。1922年冬與朱德相識,受到熱情的幫助。1923年5月,隨朱德到哥廷根,入哥廷根大學進修社會科學和哲學,課餘閱讀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唯物史觀》、《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書,從而產生了要振興中華民族之決心。1924年5月,回國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他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堅持國共合作。參加周恩來等領導的“青年軍人聯合會”。畢業後,留任第二期學生步兵科排長、第三期三支隊第九隊隊長、第四期步兵科軍官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少校連長。1925年秋,領銜聯名黃埔軍校官兵100餘人,通電聲討駐紮在廣東花縣的第一軍教導師補充團團長李果生活腐敗,軍紀廢弛,屠殺農民協會幹部和會員的罪行,要求國民黨中央依法予以嚴懲。1927年1月,調往南昌,任憲兵團第一營營長,與任南昌公安局局長的朱德過往甚密。在南昌起義的籌備中,多次受黨的派遣,奔赴武昌、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傳遞情報,籌資購買武器。8月1日,率全營官兵參加了由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領導的南昌起義,任憲兵團團長。不久,受黨的派遣潛回南京從事地下活動,不幸被捕,囚於老虎橋模範監獄。同鄉前往看望時,他說:“我即使犧牲也毫不足惜,希望家鄉在外青年不要因我而沮喪,應當看到中國的未來,選擇好自己所走的路……。”1927年8月24日,被害於南京雞鳴寺,時年32歲,顧浚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收入《軍隊烈士英名錄》。
李正恩
李正恩(1906~1928),宣漢南壩人。1913年啟蒙受書於陳家河溝私館,1918年3月轉入南壩陶成書院,1920年進綏定聯合中學,成績優秀,常列前茅。1924年考入成都大學理科預科班,1926年升入成都大學生物系本科。期間,開始接觸進步思想,積極購買、蒐集、閱讀進步書刊,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中共成都市委委員、成都大學團支部書記、黨支部書記、共青團川西特委委員。在成都大學,發起並組建革命組織“社會科學研究社”(簡稱社科社)、“三民主義研究小組”,廣泛團結同學閱讀進步書刊,學習革命理論。創辦進步刊物 《野火》,傳播馬列主義,宣傳革命思想。團結黨、團員和“社科社”成員,在校內外與國民黨右派的“健行社”、國家主義派的“惕社”等進行尖銳激烈的鬥爭。1927年,在成都大學創辦校工夜課學校,任首屆校長並每周授夜課三次。在工友中發展共青團員,建立了校工團支部,為建立成都大學校工工會作了組織準備,併到省師附小辦的“平民夜課學校”講課,與參加學習的長機工人談心交友,支持和鼓勵工人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進行鬥爭。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反動軍閥在成都大搞“清黨”,對中共黨員和革命者進行瘋狂迫害。1929年7月,被以所謂“赤化”的罪名逮捕。在獄中,毫不屈服,與敵據理力爭。三個月後由成都大學保釋出獄。1927年11月,為支持成都教育界爭取教育經費獨立的鬥爭,“成都學生聯合會”成立,與龔堪慎一起被推選為學聯主席。12月5日,帶領學聯6名代表,列席當局被迫召開的教育經費獨立會議。在會上,他代表學聯,提出參加教育經費收支機構,派代表參加監督等要求,遭到當局拒絕後,學聯代表憤然離席。立即組織、發動民眾,押著教育廳長遊街和向民眾自供罪狀。1928年1月,奉中共川西特委的指示,組織成都學生聯合會所屬各校革命社團,聯合工、商、學、教各界團體,在鹽道街四川省第一師範學校舉行成都“反抗劣幣大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四川各界民眾反抗劣幣大同盟”。會上,他代表學聯提出的議案得到通過。率領成都大學的學生走上街頭,深入民眾,張貼標語,散發傳單,斥責劣幣,揭露軍閥罪行。迫使反動當局接受“反劣幣大同盟”的嚴正要求,使鬥爭取得勝利。1928年初,反動當局採取改換一些學校校長的辦法,藉以削弱、緩和日益高漲的學生運動。這一陰謀引起四川省立一中等校反對。同年2月5日,他奉命與龔堪慎率學生舉行支援省立一中學擇師運動的示威遊行。2月14日,省立一中發生打死反動校長事件。2月16日凌晨,當局藉此為由,派重兵包圍了成都各大中學校。在逮捕中,被軍警監押離校。當天午後,與龔堪慎、袁詩堯等14人,未經審訊,即被殺害於成都下蓮池。
修燾
修燾(1907~1934),即修陶,南壩人。1925年宣漢中學畢業,考入四川大學工學院。1926年冬,由校長廖恩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川西特委領導下,與李正恩,龔堪慎、等在校內發展黨的組織。組織成都大中國小罷教、罷課,鬥爭矛頭直指四川軍閥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等。
1929年8月畢業返鄉,擔任中共宣漢縣委書記,隨即以擔任黃金場祥柏國小教師為掩護,主持召開縣委第四次擴大會議。同時修燾積極在黃金坪、水鼓壩等建立農會分會。區長劉紹東帶人將農會負責人羅南山等逮捕。1930年,修燾轉任縣立高小教員,積極營救被捕同志。1933年,修燾調紅33軍政治部工作,隨即動員大哥修烈、二哥修傑、三哥修宗木、四哥修宗哲加入紅33軍,修傑任獨立營營長,在塔河壩遭地主武裝暗襲犧牲。在反“六路圍攻”中,修燾弟兄四人先後轉戰於南壩、峰城、萬源一帶。次年春,行軍萬源途中被張國燾的“左”傾“肅反”路線殺害,時年27歲。1951年,王維舟率中央慰問團來宣,為修燾平反,頒發烈士證明書。
向君卿
向君卿(1881~1944),本名此祿,號作賓,南壩人。少進陶成書院,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為附生,三十二年就讀四川通省師範學堂。宣統元年(1909)舉己酉科“孝廉方正”,二年入北京法政學堂肄業。三年返川襄理屬聯中校務,繼任校長。民國元年,當選為東鄉縣臨時議事會議員。翌年,被下川東18縣選為國會眾議院候補議員。五年,任宣漢縣勸學所視學,協同知事景昌運、校長冉崇樞創辦宣漢縣中學堂。1919年,去廣州參加非常國會,擁護孫中山護法運動,獲孫中山大元帥“有功於國”的題詞。1920年任宣漢初級中學校長。1921年,復任縣視學。1923年參加北京政府召開的國會,屈於脅迫利誘,選曹錕為民國總統,獲賄銀五千元、二等嘉禾章一枚及簡任官階分發山西候缺。本鄰各縣人士,責有煩言。迨10月,廣州元帥府下令討代曹錕,通緝賄選議員,向君卿復去廣州,聯名通電聲討曹錕罪行,以贖前愆。1927年向君卿出任縣教育局長。1928年,捐房擴建南壩明德初級女校,繼改為明德女子兩級國小,方便東區各場女子就學。1929年辭教育局長。1938年,向君卿與梁列五等感南壩偏居縣左,文化低落,籌辦私立精英中學,負責捐資募款,為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1939年,四川省政府遴選向君卿與石體元為省臨時參議會議員,復入政途。1941年任萬源縣長,守法尚廉,人多稱道,任職年余交篆返縣。
向君卿待人誠摯,泛交不擇,均與過從。縣人以“好人”譽之。1944年病歿,終年64歲。王君奇教授為撰墓誌稱:“公之事業,政學兼商,修短相較,功著塾庠”。

九、大事記

(由於資料缺乏,僅從清代記錄至公元1983年)

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王朝派左路總兵官馬寧戰敗東鄉縣南壩小城寨(今塔河鄉境)農民起義軍楊秉胤,置東鄉縣清政權
嘉慶元年(1796年)9月20日,桃花鄉蓮池溝農民王三槐,冷天祿聚白蓮教徒700餘人起義反清。
嘉慶三年(1798年)7月,白蓮教東鄉縣首領王三槐被清軍騙擒,押送京師,次年2月9日凌遲,時年35歲。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天主教傳入。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6月21日,饑荒坪決河,沿河之雙河口場,樊噲殿全毀;土黃壩漂沒三分之一;華景、五寶、南壩、下八、三河等場被洪水淹沒。同年農曆七、八月霪雨48天,茶河鄉大面山,潰裂數里。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旱潦相間,大饑荒,人相食,路屍枕籍。
中華民國(民國元年1912年)
民國7年1月,靖國軍控制宣漢。七師團長王維舟率部清剿土匪,社會秩序由亂轉治。靖國軍一部份駐南壩鎮。
民國13年5月上八廟(上峽)青年顧家茂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習。
民國15年,電報局成立,設線四路,縣城,南壩、天生等10鄉和達縣、萬源通話。
民國19年7月,北洋軍閥頭子吳佩孚敗退宣漢,隨從官兵1200餘人,8月上旬移駐下八廟文家祠堂,20年5月11日離宣,尚餘300多人,半皆徒手。
民國20年春,川東遊擊軍鋤惡團,擊斃黃石場團總修本江。5月,中黃四川省委決定,王維舟任川東軍委書記兼川東遊擊軍總指揮。
民國21年3月,川東遊擊軍於黃石場擊斃國民黨軍部提款委員伍超和叛徒、國民黨縣指導委員覃明光。夏,霍亂流行,縣城、南壩尤為重。
民國22年10月19日,紅四方面軍第9軍25師解放宣漢縣城。10月25日,紅9軍副軍長許世友同川東遊擊軍總指揮王維舟,在宣漢縣下八場文家祠堂會見,商定兩軍配合進軍。27日,攻占南壩場。12月紅軍和川軍激戰,川軍損失4000餘人,17日夜紅軍撤退,18日川軍進城。
民國23年冬,時任國民宣漢清共委員會委員長唐式遵下令先後於昆池書院壩、南壩龍駒壩修築飛機場。
民國25年,縣征工築路委員會成立,道次整修縣城至達縣、萬源、開江、南壩4條人行大道。
民國28年春,冉純卿、向君卿等倡辦私立精英中學(現南壩中學),招生開學。
民國29年,上峽鄉亞美陶瓷廠建立,為富商集資新建,仿江西瓷型為縣內唯一生產全釉的陶瓷廠。
民國37年4月,縣政府著手在全縣城鄉編查戶口,發給國民身份證,“以防奸宄”。同年, 南壩鎮“五一”紗廠建立,為集資經營企業,購有木織機20台,紡紗機11台和彈花、漂染等設備。是縣內唯一的紡織印染聯合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217日宣漢解放—1983)
1949年1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唐山一支隊42軍124師372團一營指戰員入城宣告宣漢正式解放。
1950年1月縣人民政府布告:人民幣為唯一合法貨幣。5月24日,謀圖襲劫南壩區,殺害工作人員的匪徒百餘名全部落網,匪首孫老四(孫文成)潛逃,其餘首犯正法,脅從者教育釋放。
1954年,縣委試辦昆池鄉新農社、天生鄉新旗社、勝利鄉新星社三個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5年3月1日,人民幣換新,新幣1元等於舊幣1萬元。
1956年春,縣委試辦昆池鄉新農社、天生鄉新旗社、勝利鄉新星、常寧鄉新鋒社四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7年8月7日,宣漢中學、南壩中學、宣漢師範學校教職工集中達縣專區開展整風學習。
1958年6月,宣(漢)南(壩)公路動工興建,1959年12月建成通車。
1959年4月28日,縣委召開萬人大會,糾正“大躍進”中無償調用農民財物的錯誤,進行算帳、賠付。7月,天旱37天,稻穀和旱糧嚴重減產。
1962年9月,停辦上峽鐵廠,停辦五寶中學。。
1974年7月7日,前河暴雨,南壩、昆池沙灣渡口發生重大沉船事故,落水97人,64人獲救,33人喪生。
1975年元月,忠心水庫動工興建,庫容1255萬立方米,1982年底主體工程竣工。
1976年5月,南壩經峰城至東升公路建成通車。年底南(壩)樊(噲)公路興建,1978年5月1日通車。
1982年7月15日,暴雨成災,13個小時降雨量達233.9~247.5毫米,前河出現百年不遇的洪峰,南壩水位高達12米。
1983年1月,南昆大橋開始籌建,3月動工,次年9月1日建成通車。同年3月初,南壩火電石籌建,次月15日動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