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壇溫泉

南壇溫泉

南壇溫泉又稱桃源溫泉古池,名聞莆陽為時已久,距今有1100多年的歷史,五代時期軍閥留從效在南壇設靜邊郡,因其悠美,稱其桃源,並挖築一湯池,使用至今。

溫泉地域

已探明出水量達34.7升/秒,水溫42- 52℃,出水量為莆田溫泉最大。根據福建省環境水文地質監測研究中心的地質普查報告,南壇溫泉的地熱田分布範圍,南北寬約400米,東西長約850米,地表水熱異常面積約0.32平方千米。屬淡水,PH值為8.0,屬低礦化度富含偏矽酸和氟離子的偏鹼性地下熱水,流泉流量和水溫都處於相當穩定狀態,開採資源豐富,地下熱水總開採量日達4000-4500立方米,至今日開採量約300立方米。地下熱水水質良好,水流充沛,可長年開採使用,溫度適中,適合於洗浴和醫療保健。

南壇溫泉度假村 南壇溫泉度假村

位於莆田萩蘆鎮北隅的南壇地界,地下蘊藏大量溫泉。公車“涵江——南壇” 可以直達,導航直接輸入萩蘆南壇即可,在當地政府旅遊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經開發建設了“南壇溫泉度假村” 。

溫泉特點

南壇溫泉名聞莆陽為時已久,早在清末,當地百姓就自發開鑿男女浴池各一處,以供鄰近三個鄉村百姓洗澡。無論春夏秋冬,每每晨昏,洗溫泉澡者絡繹不絕。逢大年除夕,江口、梧塘、新縣等地百姓紛紛前往南壇,以一泡溫泉為快。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百姓又在附近開鑿浴池兩處。之後,一商家看好溫泉價值,在當地辦起規模頗大的養鰻場,利用溫泉水養鰻。儘管近幾年來溫泉用水量不斷擴大,但溫泉水仍源源不斷,從未曾枯竭。

在採訪中,據當地老人介紹,這裡溪邊仍有溫泉眼多處,一到冬天,熱隨溫泉外涌,煙霧飄繞溪邊,極易尋見,氣溫即使降到零度以下,這段溪水從不冰凍,溪草碧綠,分外茂盛。

溫泉功效

記者進溫泉浴池觀察,時值下午三點。洗澡者已紛至沓來。起初,浴池清澈見底,但一經攪動池底,便見污垢上翻,令人咋舌。據就浴者介紹,只因溫泉水對人體有諸多醫療功效,特別對皮膚、前列腺、關節炎、血液循環療效尤佳,即使一池人滿,人們也不覺“髒”。

莆田市溫泉資源不多,大儲量溫泉更少。隨著莆田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溫泉浴也成為時尚。早先木蘭溪溫泉、五里柴溫泉雖已開發,無奈規模有限,未能滿足人們洗澡。當地民眾對記者說,南壇溫泉具有得天獨厚資源優勢,而眼下浴池檔次太低,失去引力。若能開發利用,不但有經濟效益,而且有益人民身體健康。

在萩蘆溪支流,南壇澗之濱,有一口熱氣騰騰、清澈見底的溫泉,山區農民辛勞一天,脫下汗漬斑斑的衣裝,下到溫泉里去泡一泡,頓覺疲乏全消,精力加倍。南壇人把這口溫泉當作祖傳寶貝,珍愛它,建個亭子在它上面。

溫泉傳說

在萩蘆溪支流,南壇澗之濱,有一口熱氣騰騰、清澈見底的溫泉,山區農民辛勞一天,脫下汗漬斑斑的衣裝,下到溫泉里去泡一泡,頓覺疲乏全消,精力加倍。南壇人把這口溫泉當作祖傳寶貝,珍愛它,建個亭子在它上面。老人們常常在泡完澡之後, 坐在亭內石凳上,娓娓動聽地對後生們講起關於溫泉的傳說。

隔今很遠很遠的年代,在那有天沒日頭的日子裡,上自帝王,下至官吏,合夥壓榨老百姓,南壇地方和全國一樣,人們一天到晚,當牛做馬地幹活,還吃不飽,穿不暖。大家常會到澗邊一個山侖上,企首遠眺,盼望山外有人來這裡變一變世道。可,從祖盼到父,從子盼到孫,還盼不到救星。久而久之,那個供人企望的地方,就名叫企侖。那時候,企侖出了個窮孩子,從出世到十幾歲沒講過一句話,大家都叫他“啞巴仔,”“啞巴仔”的祖父、父親和哥哥,經不起朝廷官府繁重徭役賊稅,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一家只剩下“啞吧仔”和他的老嫂子二人,“啞巴仔”年紀雖小,卻勤勞能幹,田裡山上的活兒,樣樣精通,體格健壯象只小老虎,每天,他日間跟嫂子上山下地勞作,晚上就找些書來,靠著松明燈,讀呀讀,常常讀到雞叫還不肯歇,他還有一個令人費解的特別舉動,一有空閒就捏泥巴人,並且全是持矛披甲,揮刀騎馬的士兵將領,個個威武得像天神,他把捏好的泥巴人,小心翼翼地放進大瓦瓮里,裝滿一瓮就扛到樓上藏起來。時間一久,泥巴人藏了好幾瓦瓮。

“啞吧仔”十六歲生日的那天晚上,他突然開口說話了,他尊尊敬敬地對老嫂子說:“嫂子,明天雞一啼,你就叫我起床。老嫂子聽到“啞吧仔”說話了,高興得不得了。她笑吟吟地說:“小叔呀,明天雞啼,你要去做什麼呀?” “啞巴仔”說:”我要替窮人打天下,去做皇帝,“啞巴仔”要做皇帝了,老嫂子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反正高興得她整夜沒合過眼,她急著要看“啞吧仔”怎么當皇帝,可是大公雞卻好像故意捉弄她,遲遲不叫,她等呀等,再也耐不住了,就拿根竹竿,衝到雞窩裡去撥撩,公雞受驚,跑出來伸長脖子,對著黑黝黝的夜空 “喔喔喔” 地啼了一聲。“雞啼了!”老嫂子三步並兩步跑去叫“啞巴仔” “啞巴仔”聽了趕緊穿衣起床,拿根扁擔壓彎,繃成一張大弓,拿根沖擔(倆頭裝著鐵錐的扁擔)當作利箭跑到院子裡,朝向北方,拉開大弓,搭上利箭,“嗖”地一聲,一支鋒利的沖擔,乘風駕霧,直向京城射去。

皇帝每天是雞啼之後才上朝的,這一天“啞巴仔”家的公雞提早一刻啼叫,皇帝還沒來上朝。“啞巴仔” 射去的沖擔,不偏不倚,正正地插在龍座上,沒把皇帝射死。皇帝上朝的時候見了沖擔,嚇得屁滾尿流; 馬上點將派兵去擒拿射沖擔的人,不到幾天,朝延派來的大隊人馬就圍到南壇來。“啞巴仔”聞訊,拿著平時砍樹的大斧頭,準備去迎敵。老嫂子見了,急忙阻攔,勸他說:“小叔呀,咱皇帝不做也罷了,快逃呀,你一個人如何抵擋得住他們大幫兵馬?” “啞巴仔”說:“嫂子,你別怕,請你上樓去把瓦瓮統統打破,我的兵馬就會出來幫助我

“。老嫂子架著梯子,爬上樓,看著那么多好端端的大瓦瓮,要統統打破,實在可惜。她就自作主張,掀開瓦瓮蓋,用手一堆堆地把泥兵泥馬捧出來扔到樓下去,不幸,那些兵馬被捧受摔,斷臂缺腿,渾身是傷,當然敵不過朝廷官兵。結果“啞巴仔”打了敗仗,皇帝沒當成,被逼到現在湧出溫泉的那個地方,橫刀自殺了,“啞吧仔”壯烈犧牲了,他那汩汩不絕的熱血,化成了一口千年不冷的溫泉。生前,他沒能實現替窮人打天下的願望:死後,他用自己的熱血來溫暖世世代代窮苦人們的身心,至今,南壇澗里,那些橫七豎八、形狀各異的石頭,有的像靴,有的像腳,有的像人頭,據說就是當年“啞巴仔”泥兵泥馬的遺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