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石塔

塔高18.04米,塔身為八面五級密檐式,立於八角形須彌座式的塔基上。 塔基上下兩層:第一層雕刻纏枝蓮紋,第二層鐫刻飛鳳、蓮花等圖案。 第一層塔室,八面刻有雕像。

南唐時(937~975),佛教又興,高越和林仁肇奉詔主持復修棲霞寺,仿舊日木塔,改建石塔,竣工後,高越曾為之撰寫《舍利塔記》一卷,敘述始末。建塔選用石灰岩和大理石兩種石料,預先雕鑿成配件,然後接榫安裝,壘砌而成,至今,歷經千年風雨兵燹而仍基本完好。
塔高18.04米,塔身為八面五級密檐式,立於八角形須彌座式的塔基上。塔基上下兩層:第一層雕刻纏枝蓮紋,第二層鐫刻飛鳳、蓮花等圖案。塔基之八面刻海水紋,並雕有龍、鳳、鳥、獸、魚、蝦、蟹、鱉等圖案,或騰雲駕霧,或出沒山林,或沉浮波濤。須彌座為仰蓮花座,上為束腰基壇,角柱上各雕金剛、力士、立龍、怪獸,以承塔身。基壇八面浮雕刻有釋迦牟尼八相成道圖,依次為托生母胎、樹下誕生、逾城出家、雪山苦行、降伏魔軍、樹下成道、鹿苑說法、鶴林入滅等,用藝術手法展現釋迦牟尼富有傳奇的一生。須彌座與塔身之間,雕以蓮花露盤三疊,花瓣上陰刻寶相花紋。塔身由五層密檐式塔室構成。第一層塔室,八面刻有雕像。第一、三、五、七面為四大天王像,武士裝束,披甲執戈,形象威嚴,並刻有雕刻者王文載、丁延規、徐知廉等姓名,第二面為普賢騎象,第四、八面為版門,門扉上有鋪首銜環及門釘,作緊閉狀,第六面已經毀壞,據考證,應為文殊像。其檐下的橫樑處,每面刻有兩“飛天”浮雕。第二層到第五層為塔室,四層八面每面均雕兩石龕,每龕中坐一佛,計有64尊小佛像,象徵著千佛世界。塔頂密檐成筒瓦狀,疊石六重飾以蓮瓣、束纓、雲紋,意為覆缽、相輪和火珠。各層腰檐,略有缺損。
舍利塔代表了南唐時代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在中國佛教建築史和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