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三百年

南北戰爭三百年

《南北戰爭三百年》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作者李碩。 我們通常對古代戰爭的想像源自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中的戰爭場面都不過是小說家的幻想與虛構而已。冷兵器戰爭究竟怎么打?這本書寫兵種、戰術之細節,補正史、古籍之缺失,全面呈現魏晉南北朝戰爭原貌。

編輯推薦

寫兵種、戰術之細節,補正史、古籍之缺失

中國古代的戰爭究竟怎么打?史書記載得往往不是那么詳細,本書試圖彌補正史、古籍中的這些缺陷,意圖通過一部軍事史的寫作,再度詮釋魏晉南北朝戰爭歷程。

全面呈現魏晉南北朝戰爭原貌

晉滅吳,隋滅陳,桓溫、劉裕北伐……數場重大戰役詳細分析,還原冷兵器戰爭原貌。

內容簡介

我們通常對古代戰爭的想像都源自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中的戰爭場面都不過是小說家的幻想與虛構而已,並不是真實狀況。本書對各種史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從散落史書各處的戰爭敘述中尋找線索,藉助最新的史學研究成果,為我們描繪出了魏晉南北朝各場重大戰役細節,展現出豐富、生動的歷史原貌。同時,本書對騎兵和步兵的作戰模式和戰術演變做了詳細的論述,對戰爭中如地理、季節、財政等因素對戰事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具體的討論。由此,本書也補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詳述之處,通過一部軍事史的寫作,對魏晉南北朝歷史進程做出了新的詮釋。

作者簡介

李碩,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現供職於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古軍事史、歷史地理、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鐵馬樓船北府兵》《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谷:南新疆探索圖文志》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歷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專業評論

中國歷史古籍浩如煙海,軍事與戰爭的著作也十分豐富,《新唐書·兵志》更開啟了正史中記載軍事制度的傳統。但是,即使是對於戰爭記載特別關注的《資治通鑑》,對於古代戰爭中兵種的運用、戰術性細節的展開,也往往語焉不詳。李碩的這部書,試圖彌補其缺失,功不可沒。

——張國剛(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些年來出現的各種軍事史著作中最有功力的一部。

——陳蘇鎮(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內文選摘

第一章

第三節

漢末三國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漢末北方軍閥對騎兵的建設和運用

中平六年(189 年),董卓軍隊進入洛陽,揭開了東漢末年大戰亂的序幕。當時,董卓所部只是一支不滿三千人的步、騎兵兼有的部隊,但因為其長期在涼州與羌人作戰,招納了很多邊地少數民族騎兵,戰鬥力很強,所以能夠震懾、兼併京師的禁軍,控制朝廷。時人恭維董卓說:“且天下之權勇,今見在者不過並涼匈奴屠各、湟中義從、八種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權以為爪牙……”這些來自並涼二州的異族騎兵就是董卓軍隊的中堅。在董卓退回關西,遇刺身死後,西部軍人勢力分化,經常陷入互相間的內斗,再也未能主導中原政局。211 年曹操準備征討關西的馬超、韓遂時,還在擔心“關西諸將,恃險與馬”。但此時曹操已經擊敗了東北的烏桓族,招降了大量騎兵,所以能成功平定關西。

在內戰初期,控制幽州的公孫瓚騎兵實力最強。因為幽州與北方匈奴、鮮卑、烏桓、東胡等遊牧族區域相鄰,歷來戰爭不斷,當地的生活方式也有些接近遊牧族,且盛產騎兵。史書公孫瓚的傳記中未提及他部下中是否有來自北方民族的騎兵。但劉備在崛起之初曾在公孫瓚部下效力,當公孫瓚與袁紹作戰時,劉備負責在青州對抗袁紹,當時劉備“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烏丸即烏桓,這些烏桓雜胡的騎兵應當是公孫瓚撥付給劉備的,所以公孫瓚騎兵中應有不少異族成分。

烏桓原本是數個獨立的所謂“三郡烏丸”部落。和楚漢相爭時匈奴冒頓的突然崛起一樣,漢末動亂初起時,遼西烏桓首領蹋頓統一了三郡烏桓,“邊長老皆比之冒頓”。袁紹和公孫瓚激戰時,蹋頓與袁紹通婚結盟,一起攻滅了公孫瓚。“袁紹兼河北,乃撫有三郡烏丸,寵其名王而收其精騎。”袁紹雖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武裝,但在使用方面乏善可陳,終於在官渡被曹操擊敗。據說張郃曾建議袁紹“勿與曹公戰也,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即將曹操主力牽制在前線,同時派騎兵遠襲其後方,但袁紹“不從之”。其實此說並不準確,因為袁紹在與曹操對峙於官渡時,曾派遣劉備襲擊曹操的根據地許昌,但劉備迂迴成功後並不願與曹軍作戰,反而藉機聯絡南方的劉表勢力為自己擴充軍力。可以說劉備此舉是袁紹敗亡的重要原因:

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辟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兵與辟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

曹操自從起兵反對董卓以來,也組建了一支稱為“虎豹騎”的騎兵部隊。曹操很重視並直接控制這支騎兵,他的族子曹真、曹休都曾受命統領“虎豹騎”,從弟曹仁統帥騎兵的時間更長,且多次親自帶領騎兵進行衝擊作戰。袁紹被曹操擊敗後,其二子逃亡到烏桓,借蹋頓幫助繼續對抗曹操。曹操遂於建安十一年(206 年)遠征烏桓。由於曹軍選擇了比較偏僻的路線,行軍直到距離蹋頓所駐柳城百里時才被烏桓人發覺。此時蹋頓做出了一個錯誤決策:沒有採取遊牧族慣用的主動撤退、誘敵深入戰術,反而與曹軍迎面決戰。事實證明,烏桓騎兵對衝擊戰術的運用遠不如中原軍隊,此戰烏桓軍大敗,蹋頓被斬。曹操將萬餘戶烏桓人遷入內地,徵調其騎士參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此後曹操平荊州劉表、關中馬超、漢中張魯等,這些烏桓騎兵都曾參與。

中原和南方地區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和西部高原地區。所以與這些產地不相鄰的割據勢力難以獲得戰馬補充。呂布出身并州軍官,又曾在董卓部下任職,非常擅長騎兵作戰,但當他流動到徐州一帶時,還需要到北方買馬:“建安三年春,布使人齎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劉)備兵所鈔。”戰馬來源被切斷後,呂布軍隊戰鬥力迅速下降,他在這年底兵敗被殺。

目錄

序言(張國剛)

前言

第一編 騎射、衝擊與軍陣:步、騎兵戰術的演變

第一章 早期騎兵戰術特徵:騎射與游擊

第一節 匈奴騎兵戰術與其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的關係

第二節 《六韜》中的戰國騎兵戰術原則

第三節 秦漢之際的騎兵戰例

第二章 漢匈戰爭與騎兵衝擊戰術的肇端

第一節 漢軍與匈奴的戰術區別及社會背景

第二節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騎兵進攻戰略

第三節 衛青、霍去病的騎兵戰術革新:從騎射到衝擊

第四節 再論李廣與李陵

第三章 騎兵衝擊戰術的發展期(東漢到西晉)

第一節 劉秀時代的“突騎”作戰

第二節 漢末三國騎兵衝擊戰術的強化

第三節 漢末三國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節 西晉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章 騎兵的馬鐙戰術革命與北方民族政權轉型

第一節 關於馬鐙研究的學術史和考古證據

第二節 騎兵衝擊戰術的成熟:馬鐙與馬槊

第三節 衝擊騎兵的戰術運用特徵

第四節 遊牧族對騎兵衝擊戰術的適應

第五章 4—6 世紀南北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一節 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二節 北方騎兵對南作戰的特徵

第三節 南方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四節 南方騎兵作戰特徵

第六章 古代步兵軍陣的戰術特徵與發展歷程

第一節 古代步兵軍陣的佇列特徵

第二節 軍陣的“非理性異動”

第三節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軍陣變化趨勢

第四節 南方步兵的特殊戰術形式

附錄 戚繼光對軍陣戰術的探討和對世俗觀念的糾正 … 184

第二編 南征與北伐:經典戰例

第七章 東吳的江防作戰與晉滅吳之戰

第一節 漢末三國時期的隔江對峙與攻防戰

第二節 伐吳的前期部署及司馬炎對將帥的戒備

第三節 滅吳之役的部署

第四節 伐吳之戰過程

第八章 陳朝的江防作戰與隋滅陳之戰

第一節 立國之初:與北齊的戰事

第二節 560 年代陳內戰與北周、北齊的渡江作戰

第三節 隋軍滅陳之戰的部署

第四節 滅陳戰事實際進程

第九章 桓溫對前燕的北伐

第一節 南方對北作戰的地理因素

第二節 晉軍北伐中的黃—淮航道

第三節 桓溫伐前燕

第十章 劉裕對南燕和後秦的北伐

第一節 劉裕伐南燕

第二節 劉裕北伐後秦

結語 地理環境並非戰爭的決定因素

第三編 成功轉型與積重難返:南北朝的戰爭與政權

第十一章 北魏開國初期的戰爭模式

總論 拓跋北魏戰爭模式的三次轉型

第一節 拓跋珪伐燕之戰的戰爭形態

第二節 北魏前期的複合戰備形式(5 世紀前期)

第三節 420 年代拓跋嗣的對宋戰爭

第十二章 北魏政權中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 拓跋燾時期魏軍的戰爭模式

第二節 北魏進占淮北青齊與作戰模式轉型

第三節 北魏中期的步兵來源

第十三章 北魏政權後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 孝文帝時期的魏齊戰爭形態

第二節 魏宣武帝初年的對南擴張

第三節 505—506 年蕭宏北伐與魏梁戰事

第十四章 南朝的財政與戰爭

第一節 劉宋時期的戰爭與財政

第二節 南齊的財政與戰爭

第三節 梁、陳的財政與戰爭

總結

第十五章 南朝軍人勢力與皇權

第一節 陳朝的“軍人共同體”特徵

第二節 宋、陳軍人改立皇帝的選擇

第三節 皇權對軍事將領的打擊與控制

第四節 皇權、將領對士族文化的追求

餘論 文武分途與“南朝化”命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