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十七中學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創辦於1941年,當時的校名是“浦鎮私立育才學校”。 其後歷經滄桑。幾度易名,先後用名為“私立育才學校”南京市十七中學食堂(1945年),“南京市第四初級中學”(1952年),“浦鎮農業中學”(1958年),“浦鎮中學”(1959年),1965年又恢復校名為“南京市第十七中學”,沿用至今。學校辦學經驗豐富,有著優良的傳統,輝煌的業績,廣大教師發揚紅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創下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南京市十七中學食堂 南京市十七中學食堂

學校地處聯合國開發小城鎮——泰山鎮。2004年由浦口區泰西路39號

遷入新校區。新校區地址為南京市浦口區大橋北路85號。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原址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原址
原十七中教師樓最初為操場 原十七中教師樓最初為操場

歷史

南京第十七中學原址地處南京浦口明城古鎮東門背靠朱家山河最早的名稱是“浦鎮私立育才學校”創建於民國30年(1941年11月),由浦口明城古鎮東門人陳子文、劉先培等人出資在浦口東門創辦。當時的“浦鎮私立育才學校”,分國小部和國中部。到了民國34年(1945),國小部從學校分出單獨組成獨立的東門育才國小後才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初級中學。 1952年更名為“南京市第四初級中學” 在1957年又易名“南京市第十七中學” 到了1958年改名“浦鎮農業中學”,南京浦鎮中學 是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在1959年到1965年時的名稱. 在1965年又重新使用“南京市第十七中學”的校名。 2004年8月南京市第十七中學易地遷址,南京浦口泰山國小的遷入此地。 2013年學校因為寧天城際軌道交通建設,被建設方徵用拆遷之後夷為平地,該地作為學校的歷史徹底結束。

辦學規模

校園占地面積為22885M2,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其中綜合樓一座。內有現代化管理的圖書館,藏書量達標的書庫,多功能室、語音室、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等儀器裝備精良。二座教學樓,每間教室配有電視一台。辦公樓一座,寬敞明亮、整潔、典雅。並配置有現代化教學設備。主控室、微機室、一體機、複印機等。運動區有兩個水泥球場,一個封閉式運動場。生活區有一個能容納一百多人的學生食堂450M2的腳踏車棚。按照區政府對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學校準備遷址到日月潭路,校園面積將擴大五十畝,由三十畝增加到八十畝,並按照省級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要求來進行基礎建設,將發展成為十二軌的初級中學。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建校於1941年,2004年8月易地新建後遷入新校區,新校區占地110畝,擁有三幢教學樓54個教室,三幢綜合實驗樓、食堂以及400米標準塑膠跑道,總投入近四千萬元。2007年新建辦公樓及報告廳,總建築面積25000多平方米,配備“六三三”的理、化、生實驗室,“二一一”的音、美、勞功能室,四個計算機房以及銅管樂室、心理諮詢室,擁有四萬餘冊圖書和師生閱覽室,學校共有29個教學班,1245名在校生,其中借讀生470名,學校在職教師109名,其中35歲以下青年教師約占60%,中高級教師50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共17人。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二十個教學班,學生數1015人,現有教職工99人。其中專職教師79人,高級教師18人,一級教師36人,二級教師10人,未定級5人。具有本科學歷33人,專科學歷37人,中師、高中學歷9人。而且35歲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35.44%。

辦學方針

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突出德育,學會做人”的素質教育放在五育之首,以“辦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為我校辦學宗旨。形成“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校風;“嚴、實、細、精、活”的教風;“勤學苦練,善思好問”的學風。 學校有一支團結向上,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凝聚力、業務能力、領導能力強的領導班子。同時有一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朝氣蓬勃的老師隊伍。

取得成績

學校歷史悠久,辦學經驗豐富,有著優良的傳統,輝煌的業績,廣大教師發揚紅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創下了不平凡的業績。高考曾在南京市名列前茅。三中全會後,南京市教委提出“辦好國中”的要求,學校認真貫徹,接連上幾個台階,中考合格率始終在90%以上。三率均在全區名列前茅,考取省重點高中人數逐年遞增。學校軍民共建成績突出。連續幾年被南京市政府評為“市雙擁工作先進集體”“市紅十字先進單位”“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位”“市兩個條例優秀學校”、南京市廣播操比賽第一名、區首屆運動會上獲團體總分第三名,區第四屆廣播操比賽二等獎、獲“擁抱新世紀”區中學合唱比賽二等獎。學校獲省、市、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科帶頭人、教育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光榮稱號有35人次;青年教師獲區“優質課”16人次。化學教研組被評為市“優秀教研組”,英語教研組被評為“師德先進教研組”,學校獲區綠化達標先進單位。 在教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省、市、區教科研課題8個,市語文課題組學校,教師優秀論文獲全國、市級獎34人次,區級若干人次。刊登論文24篇,在十五家全國、省市雜誌發表。

特色教育

物理實驗室 物理實驗室

學校始終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每周一升旗儀式,校禮儀小分隊,少先隊文明監督崗,體、耳檢查小組,每周填寫檢查情況,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熱愛校園、維護集體榮譽,增強團隊精神。校團委定期給學生上團課,讓他們了解團的知識,明確團隊精神,明確團的任務和奮鬥目標。同進開設了各種類型的“興趣活動課”,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增強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和藝術才幹,陶冶了情操。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校有自己獨特之處。在泰山鎮福利院建立了“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基地”。自1989年以來我校堅持十多年如一日,定期前往泰山鎮福利院,為老人、傷殘人服務。這一敬老助殘活動深得社會的肯定和好評。走出去、請進來,是我校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不僅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而且還注重與家長溝通,舉辦家長學校。由於工作出色被區教委授予“合格家長”稱號。為此,我校在2001年被市教委驗收合格為南京市“示範國中”學校。 憶往昔,碩果纍纍;看今朝,意氣風發;展未來,任重道遠。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將不斷發揚優良傳統,精誠團結,勵精圖治,為培養和造就更多的適應二十一世紀建設人材繼續嘔心瀝血,努力奮進。

物理準備室 物理準備室

學校易地新建後,擁有了一流的校舍和硬體條件,但離成為江北名校差距甚遠,撇開優秀生源與教師流失的因素,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因此:首先抓師哲、師德、師能的培養,以師德、師能的提升帶動全校的德育工作,抓住振興十七中的兩個大前提,即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更先一步抓德才兼備的幹部隊伍)和德育為首,為全校師生營造安全、厚德、尚美、和諧的學習、工作環境。第二,強化思想,理念引導,自下而上參與管理,對學校制度健全打下基礎。形成一套既科學又充滿人文關際的現代學校制度,為學校可持續、快速發展打下基礎。在這個工作環節中強化合理的執行力與精細化,強化評價的即時性、科學性與激勵性。第三,注意貫徹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形成學校特色,重塑十七中文化,在制度有效合理的同時,努力使全體師生擁有共同的願望,形成統合的十七中文化,特別是核心價值觀。在學習型組織建設、書香校園、健康綠色校園,文化藝術校園打造上狠下工夫。努力在五年時間裡把十七中打造成名師眾多,質量一流的學校,成為一所在校師生喜愛學校,離開的師生眷戀的學校,成為一所特色明顯、效益領先、文化雋永、社會高美譽度的學校。

前景

操場 操場

近幾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辦學效益有了一定提升,2006年121名學生;2007年133名學生第一批次錄取省重點中學,2007年浦口區教育教學綜合評估列全區第七名,其中,德育、體育、藝術、科技工作列全區國中第一。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教研組建設,教師繼續教育,家長學校,教科研等工作均受到市、區的表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