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裸女像

半裸女像

《半裸女像》(油畫)是弘一法師大約創作於1906年到1909年之間。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對民國時期藏品作了比較認真深入的整理,在庫房發現了李叔同代表作《半裸女像》(油畫)。這件作品的重見天日,可謂是中國文化史、美術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對於李叔同學術研究和中國早期油畫研究的意義重大。李叔同是中國二十世紀的傳奇式人物,他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創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還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1918年李叔同出家,人稱弘一法師。

概述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

《半裸女像》 油畫 李叔同

《半裸女像》所畫的模特一直以來認為是李叔同的第二個妻子。 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對民國時期藏品作了比較認真深入的整理,在庫房發現了李叔同代表作《半裸女像》(油畫)。

裸體寫生第一人

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這首膾炙人口的《送別歌》是李叔同出家前的名作,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弘一法師臨終前手書“悲欣交集” 弘一法師臨終前手書“悲欣交集”

李叔同是中國二十世紀的傳奇式人物,他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創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還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1918年李叔同出家,人稱弘一法師。

李叔同代表作《半裸女像》(油畫)。這件作品的重見天日,可謂是中國文化史、美術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對於李叔同學術研究和中國早期油畫研究的意義重大。

發現經過

希望把珍貴的藏品當一回事

記者(以下簡稱記):從《半裸女像》的發現過程來看,我們不禁存疑:還有沒有類似的這樣的塵封珍品?

王璜生(以下簡稱王):我覺得絕對很多。就連國家博物館的專家也說,這不稀奇,不用這么驚訝和感慨。因為國家博物館更多這樣的情況。我希望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把珍貴的藏品當一回事。在日本,他們的美術館對這些藏品的研究、資料整理都做得特別慎重。日本的博物館具有精緻管理的意識和傳統以及一代傳一代的接力棒式的工作方式。但是,中國的美術館管理系統一直是非常不規範的。

記:這樣就導致了對藝術品的收藏、保護、研究,包括向大眾推介等方面出現問題了?

弘一·蒙漢良篆刻 弘一·蒙漢良篆刻

王:對的!很多藏品收進來以後沒有進行很好的保護。作品檔案的登記欠缺、信息非常的不清晰,存放位置也非常的混亂。藏品的保護狀態模糊、破損也都是沒有及時處理的,更談不上研究了。

畫作流傳有序,是珍品無疑

記:根據什麼標準認定《半裸女像》是李叔同的作品?

王:首先,這件作品是流傳有序的。流傳的每個環節都與重要的人物有關,相關資料都有記載。李叔同是1918年8月份出家的,在1920年4月份,這張作品就刊登出來了。刊登在一直追隨他的最得意的門生豐子愷、吳夢非、劉質平3人創辦的上海專科學校刊物《美育》雜誌,這張作品也保存在上海專科學校。

有一個環節還不清楚,正在研究。一開始這張畫收藏在上海專科學校,後來到了夏丏尊先生的手裡。夏丏尊與豐子愷等三人也是師生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到了夏丏尊手裡?我們在夏丏尊的有關資料里沒找到相關記載。

夏丏尊是中國重要的教育家,與李叔同是同事。這張畫就掛在夏丏尊白馬湖的故居,很多資料可以證實這一點。後來,夏丏尊的女兒嫁給葉聖陶先生的兒子。夏丏尊與太太去世以後,正是上世紀50年代,當時非常亂,而這張畫又是裸體題材。葉聖陶的兒子徵求父親意見,這張畫該怎么處理?葉聖陶就說:“我幫你們送去中央美術學院吧。”

1959年8月30號,葉聖陶寫信給相關領導,這幅畫就移交到了中央美術學院,1959年《美術研究》刊登了該作品。

因此,這張畫的來龍去脈是沒問題的,但我們還是作了認真考證——請專家鑑定、研討,也請葉聖陶和夏丏尊的後人來做視覺認證。專家論證的時候,從圖像方面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1920年發表的圖像,與這張是不是同一張?1920年這張照

片比較模糊,而且有修版。

記:就是當時出版的時候修過版?

李叔同自畫像 李叔同自畫像

王: 應該是有修過。當時的印刷和出版條件是很糟糕的。所以,有專家質疑:這張作品是不是當時的那張——會不會出現臨摹或者其他的情況。當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論證和考究。通過用當時的圖片和畫進行比對:圖像疊加90%以上是重疊的。至於是否存在臨摹品的可能,我認為,臨摹不至於重疊到這種程度。

還有一方面,見證者的意見。見證者分為兩方,年齡較大的一方認為就是這張畫;年齡相對年輕的一方則認為:這張畫不對——第一,他們當時看到的那張畫是全裸的,而這張是半裸。第二,印象中這張畫是長方形、比較扁的。但是,這張看起來比較方正。

根據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我們嘗試從見證者的年齡構成進行分析:認為這張畫對的一方,看到這張畫時的年齡應該是17至18歲左右,可信程度比較高;而說不對的一方,當時的年齡大約是8至9歲。想想我們8、9歲的時候,還能記得什麼?至於說到全裸和半裸的問題,對於不搞美術的人來說,只要胸部一露出來,就已經認為是全裸了。而關於畫幅的比例問題,完全有可能因為畫掛得很高,而小孩比較矮小,由於透視的原因使畫看上去比較扁、長。

代表中國早期油畫的高度

記:這張作品在當時處於什麼水平?從作品上分析,技術和觀念的來源是什麼?

王:《半裸女像》代表了清末、民初時期油畫創作的一定高度。

這張畫大約創作於1906年到1909年之間。我們能看到的、唯一的李叔同油畫的彩色圖片是當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作品《自畫像》,應該是1911年畢業的前夕畫的,這張畫的創作的風格比《半裸女像》相對成熟,但是相對老實與拘謹。

記:這幅油畫跟他的書法、音樂、戲劇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

王:弘一法師早期與晚期的藝術是非常安靜、平和的,包括我們熟知的那首《送別歌》、也包括他後期出家後的書法作品。但是,我們在做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在辛亥革命前後,到1905年去日本留學之前,他曾經留下了一些非常亢奮而激動人心的詩詞,他演茶花女也好、黑奴也好,都顯示出他曾經是熱心介入社會的人。

弘一法師的書法是他後期藝術的呈現,而他的早期藝術在對人性的表達方面有更激昂的態度。回到油畫,有關資料顯示:他是到了日本才開始學習油畫的,處於學習階段而不是風格形成階段。而《半裸女像》一直以來都被認為畫的是在日本的一個女模特,這個女模特後來跟他一起回國,成為他的第二個妻子。

記:李叔同這輩藝術家,首先把西方寫實的概念引入了中國。這種寫實與中國傳統的惟妙惟肖,以及後來的現實主義之間的區別在哪裡?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書法

王:寫實並不是完全西方所獨有。從現存南京博物院館的明清中國人物肖像可以看出,中國人的寫實功力是非常強的。西方油畫的方式帶有一種很強的藝術模仿論的觀念,模仿形象、模仿自然,技術含量發揮到了極致。

李叔同是中國早期學習西方油畫的先驅者,與後來的現實主義有很大的區別。從美術史的角度看,中國從寫實主義到現實主義的轉換與延安有關係。現實主義更多的是用寫實的方式與現實發生關係。而現實主義發展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主流應該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把西方寫實教育體系引進中國的徐悲鴻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做出了這方面的嘗試,新中國成立以後,他還在不斷地努力適應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使自己變成一個現實主義的藝術家。

《送別歌》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半裸女像將展出

本報訊(記者胡蘭傑)2013年3月1日,“芳草長亭:李叔同油畫珍品研究展”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此展將展出封存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李叔同代表作《半裸女像》和日本借展的《自畫像》。

據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透露,2011年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品《半裸女像》重新浮出水面。隨後,此作被鑑定為李叔同的油畫代表作。這件在眾多中國現代美術史書籍中刊出但是都不明其收藏處的李叔同代表作,就在庫房裡靜靜地躺了半個多世紀。

據記載,1918年李叔同曾將他的油畫作品寄贈當時的北京美術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但這批作品後來下落不明,據傳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丟失了。李叔同存世的油畫作品非常少,一般認為僅有兩至三件,其中,現藏於中央美院美術館的《半裸女像》,曾在很多的雜誌及美術史著述和李叔同的傳記中刊登過圖片,很多文章中也有過相關描述。而另一件重要油畫作品則是現藏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自畫像》。

10月25日,《歷史的溫度:20世紀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展》將在金陵美術館正式開展。公眾可以看到中央美院眾多的壓箱“寶貝”,很多都是百年來第一次出“家門”赴展。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展品,光保險金額就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