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等海域。深度
水深2~20米。特徵
本魚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稍凹。口小;兩頜齒呈尖形。前眼眶骨具數棘,後緣游離,且中央具深刻;前鰓蓋後緣具鋸齒;前鼻孔圓形,小於卵形之後鼻孔。體被中大圓鱗,頭部與奇鰭較小;側線完全,但止於尾柄。成魚為淡灰褐色,雄魚在身體的上半部有許多黑色不規則的細橫紋。而由頭頂向後,沿著黑橫紋的末端有片前寬後窄的黃色區域,幼魚皆為雌相,僅在尾鰭基部及上下葉有黑帶。身上無其他斑紋。背鰭硬棘14~15枚,軟條16~1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7枚;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尖形;腹鰭尖形,第一軟條延長至臀鰭;尾鰭成弧形凹入,上下葉並略延長,上有些橘色小點散布。體長可達18厘米。生態
本魚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區,屬肉食性魚類,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有性轉變的現象。經濟利用
體色奇特,可做為觀賞魚,很少人食用。海洋魚類之一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此外,在體型結構、繁殖生長、攝食營養、運動等方面都有其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