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片名 | The Night Listener |
中文譯名 | 午夜聽眾 |
對白 | 英語 |
地區 | 美國 |
類型 | 恐怖 驚悚 |
顏色 | 彩色 |
聲音 |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
時長 | 82min |
IMDB評分 | 5.9/10 |
演職員表
導演
派屈克·斯特納(Patrick Stettner)
編劇
派屈克·斯特納(Patrick Stettner)
演員
喬·莫頓(Joe Morton)
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托妮·科萊特(Toni Collette)
鮑比·坎納瓦爾(Bobby Cannavale)
吳珊卓(Sandra Oh)
羅瑞·卡爾金(Rory Culkin)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Hart-Sharp Entertainment (美國)
IFC Films(美國)
fortissimo Film (荷蘭)
發行公司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美國)
Encore Films (新加坡)
Eurocine Films(西班牙)
Icon Film Distribution Ltd. (英國)
A-Film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Alliance Atlantis Home (加拿大)
FS Film Oy(芬蘭)
Sunfilm Entertainment GmbH(德國)
上映日期
美國
2006年1月21日
德國
2006年2月12日
加拿大
2006年8月4日
英國
2006年9月15日
新加坡
2006年9月28日
芬蘭
2007年1月10日
劇情簡介
蓋布瑞爾·努恩是紐約WNYH電台夜談節目的主持人。每到夜闌人靜處,失意的人總會扭開收音機,聽努恩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娓娓道來;努恩也會接聽熱心觀眾來電,傾聽他們關於人生的感慨與落寞,用他的聲音去陪伴這些飄蕩在午夜空中的孤獨靈魂。
但努恩無法用這副嗓音去彌補自己與患愛滋病的男伴傑斯日漸破裂的關係,也無法阻止自己的節目在別人的操控中示威。在他對事業與生活感到疲乏的時候,一個陌生聽眾的來信提起了他的興趣:一個叫彼得的男孩向努恩講述了他被雙親和同性戀性虐待的經歷,他染上了愛滋病,無望的疾病和往日的噩夢長久地糾纏著這個只有14歲的孩子。或許出於好奇,或許出於對愛滋病患的特殊感情,也或許是被彼得特殊又怪異的早熟吸引,努恩開始與彼得和收養他的社工唐娜頻密地聯絡。努恩成為了彼得最親密的傾訴對象和精神夥伴,他不斷地有時近乎蠻橫地要與努恩通話,努恩也很享受這段忘年交情。當努恩想知道彼得的真實身份時,卻發現彼得或許從未存在過。原來這一切都是唐娜幻想出來的小孩,她是太缺乏別人的關注和同情了,所以才會這樣。
幕後花絮
羅賓·威廉斯想必是好萊塢最快樂的中年人了。在拿到了電影界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之後,整個2006年也都充滿著他對電影事業的無限熱愛、忠誠和執著。在這一年裡,威廉斯一會兒跑到喜劇片《娛樂車》中帶著全家野外冒險,一會兒又躥到卡通片《快樂的腳丫》的幕後,為多達五個角色獻聲,細數下來,整個2006年,威廉斯總共有數量驚人的七部影片先後上映。對於這樣一個年齡的老戲骨老說,堪稱老當益壯、絕不服老。並且,老威廉斯還特別鍾愛到各種小成本電影中一試身手。該部由暢銷小說改編的《午夜聽眾》,就因其曲折複雜的故事情節,和極具深度的社會視角,吸引了老戲骨敏銳且挑剔的目光。儘管該部獨立製作的小影片只有可憐的一千萬美元的預算,但威廉斯為了爭取出演機會,不惜自降價位,只象徵性地收取六萬五千英磅的片酬,此舉一時成為好萊塢佳話。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威廉斯在片中扮演的角色還是個同性愛好者,與其演對手戲的是只有36歲的巴比·卡納佛,雖然影片的重點並不在於二人的情感發展,便兩人仍有不少細膩溫婉的感情對白,這對演藝事業登峰造極的威廉斯來說,不失為一項新的挑戰,同時也構成了影片的一大看點。
影片簡評
影片改編自美國當代作家阿米斯泰德·毛平的同名暢銷小說,故事以作者親身經歷為藍本激情創作而成。毛平自從入行文學創作以來,發表了為數眾多的關於同性情感的小說和散文作品,在世界內範圍內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在《午夜聽眾》中,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做過電台午夜節目DJ的經歷,以細膩動人的筆法,穿插必要的故事敘述,娓娓道來,在美國文化界和讀者們當中深得讚譽。在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過程中,作者阿米斯泰德·毛平更是親自出馬協助導演派屈克·斯特納一同擔任改編工作。在經過反覆爭論之後,決定完全保留下原著中的敏感內容:同性情感、兒童性虐待、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欺騙等,以求為該部小成本影片打下厚實的社會話題基礎,從而達到發人深省的效果,直抵人心。不過,蘊含了眾多敏感話題的影片向來都會在一定範圍內受到人們的極度關注。
一句話評論
該片作為一部懸疑驚悚片實在過於沉悶,而作為一部劇情片又實在過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