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②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於君曰:“請④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⑤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⑥事死馬而捐⑦五百金!”涓人對⑧曰:“死馬且⑨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⑩王為能市⑾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⑿,千里之馬至者三⒀。
注釋
①選自《戰國策·燕策一》。題目是編者加的。
②千里馬:能日行千里的良馬。
③涓(juān)人:指在國君身邊的人。
④請:請允許我。客氣用語。
⑤反:通“返”。
⑥安:怎么
⑦捐:捨去。
⑨且:都;還。
⑧對:下級對上級的回答
⑩以:認為。
⑾市:買。“能市馬”的意思是能夠真心買馬。
⑿期(jī)年:滿一年。
⒀三:指多匹,並不是準確地指三匹。
譯文
有一個國君願意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一匹千里馬,可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侍臣找了3個月,終於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返回交給了國君。國君非常生氣:“我所要的是活馬,怎么買死馬回來而且還用了五百兩黃金呢?”侍臣回答說:“(您)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訊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
題目
1、涓人為什麼用五百金買下馬的骨頭?(用原句回答)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2、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要招聘人才,不僅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誠心,要拿出實際行動。
附加
戰國時,燕昭王即位之初,面對的是燕國 剛剛被齊國打敗,民生凋零、國力疲弱的 局面。當其時,燕昭王考慮的是,必須招 賢納才,才能復興燕國。但對如何才能招 到人才,卻頗費思量。為此,他向謀臣郭隗討教。 郭隗進言:屈尊折"節"對待有才能的人,並虛心向他們學習,那么,才能超過自己 百倍的人就會來到;如果別人已在招人才,你跟在別人的後面,並用同樣的方法去 招聘人才,那么招來的只能是與你同樣水 平的人才;如果舉止放縱,行為粗魯,態 度惡劣,實際招來的只能是奴才。接著,郭隗以"千金買馬首"為喻,進一步闡述其 觀點:古代有一個君王想用千金購買千里 馬,三年未能買到。一個管清潔衛生的小 吏自告奮勇去買馬,但買回來的卻是已死的千里馬的頭。君王大怒,小史說"死馬尚 且用五百金買回,更何況是活馬呢?天下人知道大王能買千里馬,千里馬就要到來了。"果然,不到一年時間,送上門來的千 里馬就有三匹。 燕昭王聽從郭隗的建議,並以郭隗為師。 訊息傳出後,樂毅、鄒衍、劇辛等分別從 魏、齊、趙等國前來歸依,其他有才能的人也紛紛奔赴燕國。燕昭王救死扶傷,與百姓同甘共苦,經過28年的積聚生息,燕國國力大盛。此時,燕國與秦、楚、三晉 合謀伐齊,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一 號令各國軍隊,對齊國開戰,一鼓作氣,戰而勝之。21世紀伊始,針對類似的情況,上海徐匡迪市長也有自己的感觸。徐匡迪市長是博士生導師。一次,他問其即將畢業的博士生準備到哪裡做事,該生回答說準備到深圳。聞此,徐匡迪市長為之一震,立即派 員飛赴深圳調研,在反覆的思考中,他得出結論人才高地不是一個靜態概念而是一個動態概念,只有高層次的優秀青年人才 嚮往的地方才配稱人才高地。也即是說, 只有使優秀青年人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地方,才能聚集人才。 嗣後,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上海市相繼出台了構築國際人才高地的六大戰略、為緊缺的創業人才發準入證走快車 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上海正以強勁之勢,高速推動著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當前,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各級黨委、政府都把人才 問題提高到戰略的高度,並相繼制定和出台人才建設五年計畫、十年規劃。這無疑 是振興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工程。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不能付諸實際行動,其結果將會陷入"計畫計畫,牆上掛掛 "、"計畫,等於鬼話"的可悲局面。為此,各地必須真心實意地營造尊重知識、尊重 人才的良好氛圍;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人才計畫、規劃落到實處;必須知人善人,人盡其才,為人才提供實現其人生價值的軟環境。誠能如此,則"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將一定會到來。 這也許是"千金買馬首"對今人的啟迪. 本人理解:有些事情不一定要從一個方面 去想,有可能你從另一個方面著手,會收 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寓意
提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招聘人才,不僅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誠心,要拿出實際行動。郭隗的聰明睿智令人佩服,他的勇於自薦,自我推銷的方式也很有藝術性。
目的:以高價買馬首,生馬更不用說,以高價吸引千里馬的到來。
啟發:辦任何事情要講究方法策略。
相關典故
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以後登上王位,他禮賢下士,用豐厚的聘禮來招摹賢才,想要依靠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為此他去見郭隗先生,說:“齊國乘人之危,攻破我們燕國,我深知燕國勢單力薄,無力報復。然而如果能得到賢士與我共商國是,以雪先王之恥,這是我的願望。請問先生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么辦?”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師,成就王業的國君以賢者為友,成就霸業的國君以賢者為臣,行將滅亡的國君以賢者為僕役。如果能夠卑躬曲節地侍奉賢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誨,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會光臨;早些學習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別人過後再默思,那么才能勝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別人怎么做,自己也跟著做,那么才能與自己相當的人就會來到;如果憑靠几案,拄著手杖,盛氣凌人地指揮別人,那么供人驅使跑腿當差的人就會來到;如果放縱驕橫,行為粗暴,吼叫罵人,大聲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隸和犯人來了。這就是古往今來實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廣泛選用國內的賢者,就應該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就一定會趕著到燕國來。”
昭王說:“我應當先拜訪誰才好呢?”郭隗先生說道:“我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想用千金求購千里馬,可是三年也沒有買到。宮中有個近侍對他說道:‘請您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三個月後他終於找到了千里馬,可惜馬已經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腦袋,回來向國君復命。國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死馬有什麼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這個近侍胸有成竹地對君主說:‘買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為大王您擅長買馬,千里馬很快就會有人送了。'於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馬就到手了。如果現在大王真的想要羅致人才,就請先從我開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況那些勝過我的人呢?他們難道還會嫌千里的路程太遙遠了嗎?”
於是昭王為郭隗專門建造房屋,並拜他為師。訊息傳開,樂毅從魏國趕來,鄒衍從齊國而來,劇辛也從趙國來了,人才爭先恐後集聚燕國是不過一年,有多匹千里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