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全國有二十一州﹐大致在淮河﹑桐柏山﹑秦嶺以北為司﹑兗﹑豫﹑青﹑徐﹑冀﹑幽﹑平﹑並﹑雍﹑涼﹑秦十二州(略有參差﹐部分州伸展至長江流域)﹐以南為梁﹑益﹑寧﹑荊﹑江﹑湘﹑揚﹑交﹑廣九州。十六國約當西晉北方十二州及南方梁﹑益二州地﹐各政權境域一般不大﹐但往往分置許多州﹐以致州境縮小﹐如劉曜在位時﹐前趙約占西晉雍秦兩州﹐卻分為雍﹑秦﹑朔﹑幽﹑益﹑並六州﹔苻堅在位時﹐前秦地域最大﹐約有西晉十四州﹐共分為司隸﹑雍﹑秦﹑南秦﹑洛﹑豫﹑東豫﹑並﹑冀﹑幽﹑平﹑涼﹑河﹑梁﹑益﹑寧﹑兗﹑南兗﹑青﹑荊﹑徐﹑揚二十二州﹔北燕僅有西晉平州之半﹐也設平﹑幽﹑冀﹑並﹑青五州。
各政權為求虛名﹐以示境域廣大﹐常將境外的州﹐取其舊名置於境內﹐造成西方的州名移至東方﹐南方的州名移至北方等。例如後燕置雍州於長子(今山西長子東)﹔劉聰時﹐漢置荊州於洛陽﹐成漢置荊州於巴郡(今四川重慶)﹔劉淵時﹐漢置幽州於離石(今屬山西)﹔劉曜時﹐前趙置幽州於北地(今陝西耀縣)﹔南燕置幽州於發乾(今山東聊城西)﹐夏置幽州於大城(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東南)﹔南燕置并州於陰平(今江蘇沭陽北)﹐北燕置并州於白狼(今遼寧建昌)﹐置青州於營丘(今遼寧錦州一帶)﹔前趙置益州於仇池(今甘肅西和南)﹐西秦置益州於川(今白龍江上游一帶)﹐等等。各政權並存時﹐往往同時存在幾個同名異地的州﹐如北燕﹑南燕﹑夏﹑北魏同時有幽州﹐後秦﹑北燕﹑北魏同時有冀州和并州等。
西晉永嘉以後﹐中原人民大量流遷﹐東晉設定僑州郡縣﹐以管轄南遷人民﹐另一部分人北遷到東北和西北﹐十六國也有專為流人設定的郡縣。約317年﹐慕容廆以流遷到遼東的冀州人設冀陽郡﹐豫州人設成周郡﹐青州人設營丘郡﹐并州人設唐國郡。347年前燕廢冀陽﹑成周﹑營丘等郡﹐以勃海人為興集縣﹐河間人為寧集縣﹐廣平﹑魏郡人為興平縣﹐東萊﹑北海人為育黎縣﹐吳人為吳縣。河西走廊西晉末已有為流民設定的郡縣﹐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以秦﹑雍流人設武興郡(今甘肅武威西北)。苻堅建元末年﹐江漢人萬餘戶﹑中州人七千餘戶﹑武威及張掖以東人數千戶西遷敦煌﹑晉昌﹐西涼建初元年(405)﹐以南人置會稽郡﹐中州人置廣夏郡﹐余置武威﹑武興﹑張掖三郡。這些郡縣略同於東晉南朝的僑州郡縣﹐只是並未全部採用流人原籍的地名。
十六國一些政權胡漢分治﹐如前趙劉聰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凡內史四十三﹐主要統轄漢人﹔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萬落置一都尉﹐主要統轄胡人。其它還有鎮﹑城等﹐如後秦有匈奴鎮﹑西秦有大夏鎮等﹔夏的州均置於城﹐州以下未見有郡﹑縣記載。
北魏統一中原後﹐著手劃一政區﹐但因州境縮小﹐郡就逐漸失去意義﹐到隋代又演變為州﹑縣兩級制。
相關詞條
-
便宜十六策
《便宜十六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蜀漢軍事著作。由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所著的重要兵法。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國治軍原則,為後...
作者簡介 原文 譯文 -
公平第十六
《公平第十六》是古代詩人吳兢寫的一篇文言文。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作品評析 作者簡介 -
唐史
和南詔亦在中唐之後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損失。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
唐史簡介 唐朝建立 唐朝的安史之亂 唐朝衰亡期 《舊唐書》介紹 -
《史記·曆書》
。三統曆與《歷術甲子篇》的最大區別是前者為八十一分法(日法取81),後者...大夫執國政,史官不記時日,為君者不行告朔禮,所以歷算世家的子弟紛紛出走...
內容提要 白話譯文 原文+註解 -
南北朝[中國歷史時期]
則託付給宗室皇族。宗室掌握軍權及政區,因而心生篡位之意,所以皇帝與宗室之間發生...宋文帝。 他後來與北府名將檀道濟剷除把持國政的徐羨之等人,又使宗室掌管...。然而蕭昭業奢侈荒戲,國政漸由蕭鸞掌握。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蕭昭...
名稱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隋唐建築
概況 隋唐建築 江蘇蘇州虎丘塔隋享國三十七年中,憑藉統一後的有利形勢,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建設。它創建了大興(長安)和東都(洛陽)...
概況 技術特徵 建築藝術 宮殿建築 隋唐佛寺 -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於萬曆十五年(1588年)六月正式頒定國政,自稱“淑勒貝勒...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於萬曆十五年(1588年)六月正式頒定國政,自稱“淑勒貝勒...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
明史[二十四史之一]
創作背景 明史 清朝入主中原後,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註: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
創作背景 創作過程 明史特點 全書目錄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