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十八里屯村
十八里屯村,現為十八里屯社區,位於“九州”之一的青州之北,中茅津河之源頭,引彌乾渠南側,益王府路北段。該村得名於明朝萬曆年間,因距原青州府城區十八里,故...
歷史沿革 村莊名士 村鎮榮譽 兩委建設 歷史事件 -
八里河鎮
八里河鎮位於潁城南部,距城5公里,南臨淮河,中貫八里河,上接第三湖,下連潁河,地形複雜,崗坡湖窪交錯。全鎮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1467人,耕...
歷史沿革 地理 行政區劃 人口 經濟發展 -
八里河[安徽省潁上縣八里河鎮]
八里河鎮位於潁城南部,距城5公里,南臨淮河,中貫八里河,上接第三湖,下連潁河,地形複雜,崗坡湖窪交錯。全鎮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1467人,耕...
歷史沿革 地理 行政區劃 人口 經濟發展 -
阜陽市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
阜陽市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是占地面積為3600畝的風景區。
八里河 歷史與傳說 主要景點 精華景點詳細介紹 人與自然的和諧 -
阜陽八里河
到了清朝,人們熟知的河已是八里河了。
景區介紹 景區榮譽 主要景點介紹 八里河的傳說 -
別失八里
別失八里是元代西北重要城鎮。又譯別十八里、別石八里、鱉思馬、別石把等,突厥語“五城”之意。也稱為北庭。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境內。五城之名初見於《舊唐書》...
歷史沿革 元代歷史 明代歷史 -
毗伽可汗碑
《毗伽可汗碑》立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時,唐朝與突厥的關係大為改善,突厥毗伽可汗尊唐玄宗為父。《毗伽可汗碑》位於今蒙古國和碩柴達木湖...
碑石發現 翻譯研究 文字意義 碑文翻譯 -
曹植碑
此碑正書,參雜篆隸俗體,錯綜變化,渾為一體。 從北魏開始,在一些碑刻墓誌作品中,往往是楷書間雜篆隸字形。 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曹植碑》的書刻者於作品中大...
-
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敕修河道功完之碑,修建於山東陽穀縣八里廟村神祠內,碑身高2.2米,寬0.95米,厚0.28米,書體為行楷。碑文記載了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明代徐有...
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
曹植廟碑
曹植廟碑,位於山東東阿西八里魚山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