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盤[泰山十八盤]

十八盤[泰山十八盤]

十八盤修在竹節嶺上,依山勢起伏逶迤,一直通到風門口。可步行沿仙人橋、竹節嶺、十八盤登山,也可乘汽車直抵山頂。

基本信息

十八盤

十八盤修在竹節嶺上,依山勢起伏逶迤,一直通到風門口。可步行沿仙人橋竹節嶺十八盤登山,也可乘汽車直抵山頂。關於修建十八盤,有如下傳說:
十八盤路側有一塊石頭形似鯉魚,頭在地面,半截身子在地下。相傳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穩,派許多陰陽先生到各地去查訪和破壞龍脈。這天有一位來到雲台山,發現了鯉魚石,又見這條嶺上有個第一天門。他知道鯉魚只要跳過天塹便成了龍,托生在山主家,長大就會搶坐皇帝的江山。陰陽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他。山主很高興,便問怎樣才能使鯉魚跳過天門。陰陽先生對他說,只要在鯉魚石旁修個十八盤,就能順勢飛上天門。於是山主僱人晝夜施工建成了十八盤,陰陽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來鯉魚跳過天門才能成龍,若是落在十八個盤子裡,那只能是人間的一道菜,風水也就這樣被破了。

十八盤上石階構築

十八盤由1300級石階構築,呈九折十八彎之狀,在險壑峭壁間盤繞延伸,是太行山大峽谷王莽峽風景區主要景點之一。
十八盤始修於唐代盛期,重修於清康熙十年,曾為晉豫兩省交通要道之一。因位在僻壤,地勢險峻,故有詩句描述日:“過步每千慮,舉步如蹣跚,心膽掉欲碎,毛髮也為寒。”十八盤經開發修葺,已恢復了原有風貌。徜徉其間,仰俯古今,不僅可領略到獨特的風光,更會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偉大的創造力量。

泰山十八盤

[編輯本段]泰山十八盤[編輯本段]泰山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景點介紹

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高阜之上,雙崖夾道,舊稱雲門,今名開山,為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辟。十八盤自此而始。開山北為龍門,舊有龍門坊,後毀。西岩有清道光年間魏祥摹刻狂草“龍門”大字。坊址東為大龍峪,雨季眾水歸峽,飛泉若瀉。

前為新盤口。明萬曆年間,參政呂坤跨澗建渡天橋,並順龍峪上源修新盤道,直達碧霞祠南神門,登岱頂者上下甚為方便。橋與盤道均毀於清乾隆年間。

新盤口北兩山陡立,東為飛龍巖,西為翔鳳嶺,中有一線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門,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盤相連。南天門恰處於谷口,是泰山古建築充分利用地理環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環境的典範,是泰山的重要標誌物之一。仰視天門,盤路陡絕,似雲梯倒掛。石壁谷兩側有“天門長嘯”、“層崖空谷”、“天門雲梯”、“如登天際”諸刻。

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 泰山

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總計1630餘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岩懸空, 側影似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盤岩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

主要標誌之一

有詩為證: 十八盤 明朝 祁承濮

拔地五千丈, 沖霄十八盤。

徑叢窮處見, 天向隙中觀。

重累行如畫, 孤懸峻若竿。

生平饒勝具, 此日骨猶寒

泰山派絕學,由泰山石階化出,威嚴厚重。

傳說

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 泰山

在泰山一帶,曾流傳著一句“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這王靈官是泰山神——碧霞元君身邊的一名護士武將,手持一條火雷金鞭,據說,南天門下十八盤通道,就是他一鞭抽出來的。
自打碧霞元君當上泰山神主以後,泰山周圍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們安居樂業,為了感謝泰山神的恩典,每日進山朝供燒香的終年不斷,可南天門下古時候只有一條小道很難走,中間又有一個石橋,遇到山洪暴發,上山那就難了。
碧霞元君非常著急,就讓王靈官去開一條新山道,王靈官手持火雷金鞭來到南天門下,單臂一揮,金鞭一甩,只聽“咔嚓——轟隆”石崩山裂,這么大的一座山峰立時出現了一條丈把寬的山口,白花花巨石,塊塊大如磨盤,這些石頭若用肩抬人運,還不知要到哪年哪月才能搬淨哩。碧霞元君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駕起祥雲,飄悠悠來到天宮,奏請玉皇大帝派兵援助修山道,玉皇大帝當即派了三條巨龍,來到泰山,沒半天功夫,就把滿山的石頭都運到了山後,至今,泰山背後一條叫石塢子的山溝里,還擺著滿滿一山谷白花花的大石頭呢!這樣,修上山路就省勁了,不到兩個月,十八盤就修成了,為了感謝三條龍助修山路的功績,老百姓就把南天門東的一座山峰叫飛龍巖,並在南天門上修起一座“三龍殿”,這就是十八盤的來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