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皮部,是指體表的皮膚按經絡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區。故《素問·皮部論》說:“皮有分部”:“皮者,脈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由於正經有十二條,所以體表皮膚亦相應地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之為“十二皮部”。可以說,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範圍。同時,皮部不僅是經脈的分區,也是別絡的分區,它同別絡,特別是浮絡更有密切的關係。故《素問·皮部論》又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因此,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皮表的分區,也是十二經脈之氣的散布所在。
正文
十二皮部位居人體最外層,是機體的衛外屏障,有保衛機體、抗禦外邪的功能。當機體衛外功能失常時,病邪可通過皮部深入絡脈、經脈以至臟腑。正如《素問·皮部論》所說:“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人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入經脈,經脈滿則入合於臟腑也。”反之,當機體內臟有病時,亦可通過經脈、絡脈而反映於皮部,根據皮部的病理反應而推斷臟腑病證。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醫針灸臨床常用的皮膚針(七星針、梅花針)、皮內針、穴位貼藥治療等均是通過皮部與經脈絡脈乃至臟腑氣血的溝通和內在聯繫而發揮作用的
定義
十二經脈所屬的皮膚體系。
特點
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
配圖
經脈呈線狀分布,絡脈呈網狀分布,皮部則是面的劃分。 經脈、經別、絡脈、經筋,大體上都是分手足三陰三陽,在體表的皮膚也是按經絡來區分(見圖)。
主要作用
(1)反應病症:體內臟腑、經絡的病變,通過經絡可反映到皮部,如《素問·皮部論》所說:“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等。從外部的診察和施治則可推斷和治療內部的疾病。
(2)疾病傳變:外部的病邪,可從皮部影響到經絡、臟腑,《素問·皮部論》說:“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這樣皮-絡-經-腑-髒,成為疾病傳變的層次;
(3)臨床診療:皮部通過經絡與臟腑聯繫,構成表里內外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臨床上可以通過皮部診察疾病,而皮膚針、刺絡、敷貼等法,也都結合皮部理論運用。
十二皮部在診斷、治療時手足相通,所謂“上下同法”。楊上善說:“陽陰之脈有手足,手則為上,足則為下。又手陽明在手為下,在頭為上;足陽明在頭為上,在足為下。診色、行針皆同法也。余皆仿”。可知在診察或治療病症時可將十二皮部合為六經皮部,督脈合於太陽,任脈合於少陰,不另有皮部。六經辨證即以此為基礎。
六經皮部各有專名,分別以“關、闔(害)、樞”為首,這在說明六經辨證的機理上有重要意義(詳見第五章)。其名稱見下表:
由於手之三陰三陽皮部與絡脈在上肢,足之三陰三陽皮部與絡脈在下肢,而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望色及切膚時,上下同名經絡皮部是相通的,故稱作“上下同法”,所以十二皮部歸為六經皮部,並專門加以命名。《素問·皮部論》云:“陰陽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陰之絡也。”其他經皮部皆以此論述。少陽經皮部名樞持;陽明經皮部名害蜚;太陽經皮部名關樞;厥陰經皮部名害肩;太陰經皮部名關蟄;少陰經皮部名樞儒。此六經皮部名稱和理論與經絡根結終始理論相關,從而形成關、闔、樞理論。關、闔、樞理論描述了人體受外邪侵襲後疾病由外而內的傳變規律,從而為創立六經辨證論治體系打下了基礎。《靈樞·根結》云:“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
在臨床實踐中,皮部理論的運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診斷中的望診,其中望色就是望皮部之顏色變化。《內經》中有很多篇論述了色診內容。《素問·皮部論》云:“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為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這是望色之總綱。《靈樞·五閱五使》及《靈樞·五色》詳細載述瞭望面色而分部檢查之內容。此外,切診中也有切膚之檢查法,《靈樞·論疾診尺》專述此項內容,也散見於其他篇中,是為皮部切診。如“按其手足上,□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又如“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洗飲也。”即皮膚脫水之狀。在現代臨床診斷方法上依經絡理論所創製的各種診斷儀器,大多首先從皮部檢查開始,無論是電學、磁學、光學、熱學、力學等儀器都是如此。在臨床治療中,除用藥物貼敷等方法治療皮膚病外,主要是在針灸、按摩治療中,通過皮部、經脈的接受力學和熱學的輕微物理性刺激,從而激發人體經絡系統協調陰陽、調整虛實的作用而治療疾病。無論體針、耳針、足針、面針、頭皮針、皮膚針,或者艾灸、拔罐、挑刺、割治、藥熨、水浴、蠟療、泥療等,都是首先作用於皮部的理療方法。現代的一些治療儀也是如此。
從經脈研究的現狀分析,除從形態學角度,利用解剖學方法進行層次觀察外,凡按經絡現象進行實驗研究的內容,大多還只限於從皮部和絡脈進行研究的階段。所以,皮部理論尚有待於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