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簡介

麻日村位於夏當山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注黃河。穿村而過的公路,連線循化積石鎮和黃南同仁縣。
大師故居在一棵高聳挺拔的參天古樹之下,故居一進三院,外院有停車場、雜物房、倉庫等;西院為舊居,是家庭成員住房;東院三面蓋有兩層藏式樓房,樓北正中為佛堂,其左側有會客室、大師臥室。梁棟門戶均用油漆彩繪,顯得富麗堂皇,莊重典雅。
佛堂門上方掛有“河源須彌”的匾額一方,兩邊配:“九曲安禪愛國早傳拒虜,八荒向化護教所以寧邦”的楹聯;是1983年10月1日縣城鄉誼為恭賀大師新居落成而贈。
大師生前學習的經堂,裡面懸掛著大師各個時期的照片和畫像,並有第九世和第十一世班禪的照片。經堂的門上有一副對聯:“九曲安禪愛國早傳拒虜,八荒向化護教所以安邦”,上懸“河源須彌”鍍金匾額。
宗教文化

地靈人傑寓呈祥,河源須彌自永昌;
愛國愛教渡眾生,英名禪心乾坤揚。
離開故居南行,翻過夏當山,到循化地區有名的文都大寺。文都寺院是大師早年學經、受戒和回鄉時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1991年農曆8月15日,建成大師紀念塔並舉行開光典禮,紀念塔具有藏傳佛教特色和藏式建築風格。殿之東側建有大師紀念館,用石雕、圖片、文字等形式介紹大師生平,常有信徒朝拜和旅遊者觀光。詩一首:
雲蒸霞蔚經幡揚,古剎歷劫重開光;
雕棟彩柱樑玳瑁,唐卡壁畫呈吉祥。
觀音菩薩羅漢像,神態各奕渡慈航;
神龕恭燈香菸繞;鋪金鑲玉紀念堂。
殿堂樓閣誦經聲,覺海唯有禪心誠;
松柏流水領神往,佛塔寺院兩輝煌。
故居主人

1941年被認定為九世班禪的轉世靈童。
1949年6月,經國民政府批准為十世班禪。8月在塔爾寺舉行了坐床大典。
1949年9月5日青海西寧解放,班禪大師派代表到西寧與人民解放軍聯繫。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班禪大師即致電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致崇高無上之敬意,並矢擁護愛戴之忱。”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復電勉慰。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確定和平解放西藏,班禪大師立即表示竭誠擁護。
1951年3月,班禪大師致電毛主席,誓願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效忠祖國,解放西藏。4月班禪大師率領堪布會議廳主要官員到北京,積極推動和支持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和平解放西藏的協定簽訂後,班禪大師向毛主席敬獻了用漢藏文寫成的“中國各族人民的大救星”錦旗。班禪大師歷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二、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1989年1月28日,為祖國的統一、繁榮奮鬥一生的班禪大師因操勞過度,病逝於西藏。